最近,小印被小夥伴安利了《人世間》,一集入坑,每次看完都是哭著睡著,第二天還要準時蹲守更新。
小印還發現,最近出圈的很多劇,都是我們從前並不怎麼關注的年代劇。
那麼,為什麼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愛上這些“老掉牙”的劇了呢?
年代劇成“新寵”
如果要問大家:最近你在為哪部劇上頭?恐怕會得到不少重複的答案:《人世間》。
它改編自作家梁曉聲的同名小說,原著曾於2019年獲得“茅盾文學獎”。
故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講起,橫跨五十年、三代人,走遍東三省、行至大西南,被稱為“平民史詩”。
這部劇有立體的人物群像,也有濃厚的時代氣息,是一部標準的年代劇。
所謂年代劇,指的是發生在清末至改革開放時期,含有諜戰、革命戰爭、時代鉅變、民國等元素的作品。
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苦難與溫情,描摹世態刻畫人性。
真正精良的年代劇,會讓人忘記“主旋律”與“高大全”,只感受到那股直擊人心的力量。
《人世間》從最樸素的事件出發,刻畫了平凡人在大時代下的種種經歷,溫暖又有力量。
主人公是居住在“光字片”的周家。
長子周秉義作為第一批下鄉知青,後憑藉聰慧和勤奮考上大學,畢業後從政。從低谷到高位,在大刀闊斧的改革中經歷沉浮。
二女兒周蓉為了愛情與詩人馮化成一起遠赴貴州山區,一句“我絕對不會和馮化成離婚”是其對愛情篤定和獨有的浪漫。
但她在現實中卻情路坎坷,最終還是婚姻破裂,在迷茫中努力尋找未來的方向。
老三週秉昆留守家中,是一名普通工人,是世俗眼光中最沒出息的孩子。
全劇卻以他為主線來講述一家人各自的故事。
他經歷過下海和家庭鉅變,卻始終溫暖堅定的守護著家、守護著平凡的生活。
其實近年來,此類年代劇持續出圈,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之上頭。
《覺醒年代》帶火了一百年前的那群驚才豔絕、心懷天下的90後、00後。
《山海情》讓觀眾認識了湧泉村,認識了“扶貧村官”馬德福,認識了永遠堅韌永遠微笑著的水花,還認識了西北土地上許許多多的可愛的努力生活著的人。
《大江大河》從農村到城市,從各型別企業的不同角度,展現了20年的壯闊歷史,還展現了宋運輝的情懷,楊巡的堅持,雷東寶的魄力。
講述透過雞毛換糖走上人生巔峰的《雞毛飛上天》就更是傳奇。
它讓人看到:小人物不再是時代的註腳,而是成為了改變時代的主角。
還有以老酒館為舞臺講述抗日故事的《老酒館》。
首播過去一年仍然雄踞熱播榜位,叫好又叫座,後勁十足。
它們都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講述了那個年輕人未曾經歷過的時代,也受到了年輕人越來越多的關注。
除了越來越愛看年代劇,現在的年輕人還愛上了“考古”老劇。
有些劇,越老越香
除了這些年代劇,“年代久遠”的老劇也備受年輕人喜歡。
比如當年播出時引起萬人空巷的《渴望》。
“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嘆宋大成”,成為當年的一道獨特風景。
《渴望》也因此被稱為中國電視劇發展的歷史性轉折的里程碑,創下的巔峰效應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神話。
據說1990年末,人們只關心兩件“大事”:海灣戰爭和“宋大成到底娶不娶慧芳啊?”
還有百看不厭、常看常新的《潛伏》。
餘則成與左藍、翠萍、晚秋三位女性之間的感情至今仍牽動著無數人的心腸。
站長的金句永遠讓人津津樂道,百看不厭。
小印覺得《潛伏》還特別適合被作為“跑步機伴侶”:注意力全集中在緊張刺激的劇情上,不知不覺就跑完了一整集。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不愛運動了。
還有電視機裡的常駐嘉賓《父母愛情》。
小印用了很多辦法,都無法查出這部首播於2014年2月2日的44集電視劇至今到底重播了多少次。
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只要一開啟電視,就能看到它又在重播。
而比這更神奇的是,這部劇無論重播多少次、無論從哪裡開始看起,都可以津津有味地看下去,百看不厭。
來自農村的大老粗軍官江德福和資本家大小姐安傑攜手走過的一生,沒有出軌、沒有家產爭奪、沒有一絲一毫的狗血劇情,有的只有發生在上個世紀的平淡生活和幽默言語。
上頭似乎來得猝不及防,又有跡可循。
不得不提的當然還有《亮劍》。
畢竟,誰能拒絕李雲龍的魅力表情包呢?
說起這部老劇的名字,99%的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在鬼畜影片裡罵孃的李雲龍,和他的義大利炮。
即使是從沒看過《亮劍》的人,也聽說過裡面的八大經典片段:大彪摔帽、雲龍開炮、雲飛打鳥、乃超奔跑、寶慶溜冰、有勝閱兵、和尚吃肉、丁偉捱揍。
總有那麼一個點,能讓人入坑、進而沉迷,然後邊笑邊哭,把這部劇重刷一遍又一遍。
說了這麼多讓人上頭的老劇,那麼,我們到底為什麼會如此迷戀它們呢?
為何愛上看“老”劇
“老”劇能吸引年輕人,最首要的因素無非是它們真實、貼近生活。
老百姓的日子哪有那麼多大風大浪?誰家的日子不是細水長流、小打小鬧地過?
真實的生活哪有那麼多主角光環?大家都是普通人,憑什麼主角生來就能自帶外掛?
看多了浮誇的濾鏡和無腦的奇葩劇情,年代劇樸素的質感就顯得格外難得。
此外,年代劇選角考究也是它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年代劇大都由演技精湛的老戲骨壓陣,年輕的人氣明星加持。
很多明星在年代劇中展現了與在其他型別的劇中截然不同的一面,這無疑是年代劇吸引年輕人的重要看點之一。
《喬家的兒女》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還在於它們總能在不同的年代散發出源源不斷的藝術魅力,從而和低質量的劇區分開。
當人們談論一部老劇的時候,除了直接的笑,直接的淚,被探討更多的,是它究竟能留下什麼。
有的劇留下的是一片空白,而有的劇留下的是對於時代、對於生活的反思。
真正優秀的劇集,其探究的問題和傳遞的精神是永不過時的。
縱使時代更迭,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獲得鼓舞、獲得力量、找到自身與國家的聯絡,找到個人實現普世價值的途徑。
年代劇不是簡單的人工做舊,而是讓我們真正看到歷史中人性的試煉與蛻變,真正做到:時代照映人物,人物推動時代。
若能讓觀眾感受到創作者對時代、對歷史的尊重,觀眾自然也會被故事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