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日下午,在單板滑雪女子障礙追逐的決賽中,36歲的美國運動員琳賽·雅各貝利斯為美國隊奪得了本屆冬奧會上的首枚金牌。
目前,此事已經迅速成為了美國社交網路上的熱門話題之一,與中國有著晝夜時差的眾多美國主流媒體,也陸續開始在北京時間9日晚間激動地報道起了此事。
頗為有趣的是,不少美國媒體還在報道標題中打出了“終於奪金”的字樣,就好像是一個憋急了的人,長舒一口氣。
雖然此前中國的網路上流傳著“美國人不在乎金牌”的說法,但在9日下午取得這枚首金之前,美國的一些主流媒體確實是著急了。
美國《紐約時報》就在美國時間8日一篇題為“為啥美國還沒有在北京贏得任何金牌”的文章中寫道,北京冬奧開幕已經5天了,31枚金牌已經發出去了,可美國至今卻沒有拿到任何一塊。
《紐約時報》採訪的一位美國奧運歷史學家也表示,雖然美國算不上是冬奧專案的強國,但他覺得在開幕5天后美國按理說也該有一枚金牌入賬了,可看起來美國的運氣並不怎麼好,此前被廣泛看好的高山滑雪金牌選手米凱拉·謝夫林還因為失誤出了局。
這名專家還表示,上一次美國在開賽這麼久還沒拿到金牌,還要追溯到1988年的加拿大卡爾加里冬奧會。
比《紐約時報》更著急的是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這家花了大價錢買了奧運會轉播權的美國媒體,早在美國當地時間7日便刊登了一篇題為“本屆冬奧會會不會成為美國奪得首金最遲的一次?”的文章,並在開篇第一句中流露出了一種“鬱悶”的心情:
“冬奧會在週五正式開幕,可美國代表團至今(即美國時間7日)還沒有拿到一枚金牌”。
同時,NBC也回顧了一下歷史,稱如此漫長的金牌荒,美國此前只在1988年的卡爾加里冬奧會和1939年德國的加爾米施-帕滕基興冬奧會遭遇過。前者用了7天,後者用了9天。
所以,當此前並不在《紐約時報》和NBC等媒體“金牌選手名單”中的雅各貝利斯——而且還是NBC新聞網口中本屆冬奧會美國代表團中“年齡最大”的女運動員——於9日下午為美國奪得了首金後。美國媒體的興奮便不難想象了——也不止美國媒體,這些媒體釋出在美國社交平臺上的貼文,很快就獲得了海量的點贊。
不少美國媒體更是在報道標題中寫出了“終於奪金”這樣的內容,彷彿“長舒了一口氣”般。
美國NBC新聞網還第一時間更新了耿直哥前面提到的那篇說美國為啥還沒奪金的文章,把雅各貝利斯奪金的訊息補充了進去,並寫道“(這)終結了美國代表隊連續5天的金牌荒”。
不過,除了美國的首金,這枚金牌對於雅各貝利斯本人的意義才是最為非凡的。一些美國和西方媒體就指出,她雖然拿到過多次世界大賽的冠軍,但在奧運會上卻一直表現欠佳,曾在16年前的義大利都靈冬奧會與奧運金牌失之交臂,之後甚至再沒拿過奧運獎牌。
所以,這枚金牌也是36歲的她運動生涯中一場偉大的“自我救贖”。
這也才是奧運會乃至體育競技的最大魅力。運動員不斷地挑戰自己、超越自己、最終取得證明自己的成績。
因此,耿直哥願意為這位美國女運動員的不凡經歷和成績獻上鼓掌。雖然此時此刻,美國政府仍在地緣政治上不斷地攻擊中國,但奧運會終歸是無關政治的體育賽場,每一個真心為了體育而拼搏的美國運動員,也不等於他們的政府。
作者:耿直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