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的目的:研究人體感染新冠全程的資料變化。
實驗人員:18-30歲,從未感染過新冠,也沒有接種過疫苗的年輕人。
方法:透過主動感染,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仔細檢查他們從感染、到出現症狀、到免疫應答、再到恢復、最後到是否留下後遺症等一系列情況。
最後得出幾個結果:
1. 透過往鼻腔裡噴灑原始新冠病毒,按指定劑量讓一般人感染。最後噴灑了34人,18人感染。佔比54%,說明劑量把控上還是比較準確的。也側面說明,只有在一定劑量下,感染比例是可以算出來的。
2. 噴灑2天后,才可以在試驗者的鼻咽部位測驗到病毒,病毒濃度在5天后達到最高值。其中,鼻咽部分的病毒濃度高於喉嚨。這說明,捅鼻子的準確率更高,同時也告訴我們,出行當天去做核酸檢測,很容易得到一個不準確的結果。所以最好能檢測兩次。
3. 平均10天后,試驗者體內就測不到活病毒了。但依然有1/3的人在第28天還能在咽喉裡測試出核酸陽性。也就是說,一個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不一定具有可傳染性。同時也會導致實際沒有傳染性,但依然需要多隔離半個月。
4. 有89%的感染者都有症狀,但都是輕症,沒有重症。而且病毒量的多少跟病症輕重沒有關係。
5. 18個感染者,有12個嗅覺出現了改變,都是在接近痊癒時才出現的症狀。這裡的嗅覺改變並不是失去嗅覺,而是和一起拿感覺不一樣了。
內容來源
得到卓克·科技參考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