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未年,烽煙四起,干戈不息,盜賊蜂起,群雄逐鹿。其中十二路反王,縱橫馳騁,一時天下大亂,海內紛爭,然觀群雄之輩,多出斯役之中,無寸天之資,抑亦陳、項之徒,不足為福先,恰足為禍始。正所謂“不有所廢,君何以興”。
十二、首倡亂階——楊玄感
楊玄感(?——613年),陝西華陰人。楚公、司徒楊素之子。體貌雄偉,美鬚髯,好讀書,便騎射。少時晚成,性雖倨傲而愛重文學。以宰相之子荷國重恩,位至柱國,累官郢、宋二州刺史,襲爵楚國公,遷禮部尚書。自以累世尊顯,因煬帝之猜忌,內不自安。君之失德,當竭股肱。未議致身,先圖問鼎,遂假伊、霍之事,將肆莽、卓之心。黎陽起兵,職為亂階。人神同疾,敗不旋鍾,兄弟就菹醢之誅,先人受焚如之酷。
十一、弒君篡位——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619年),內蒙武川人。左衛大將軍宇文述長子,輕薄陰險,兇殘貪夢,以庸凡下才,負恩累葉。即屬剝崩之期,居不起之地,不能致身竭命,因利乘便,發動江都政變,躬行篡逆之禍,釁深指鹿,可謂梟獍兇魁。終為竇建德擒殺。
十、席捲河東——劉武周
劉武周(?——620年),山西交河人。驍勇善騎射,喜交豪傑,投楊義臣,從徵高麗,以功授建節校尉,值隋未群雄並起,舉兵佔據晉陽,依附突厥,受封定陽可汗,舉兵南向,以爭天下,大破裴寂、齊王李元吉,席捲河東,威逼關中,"始為鼠竊,偶恣鴟張。然軍無積蓄,虜掠為資。不用君璋之謀,競為突厥所殺”。
九、負固隴西——薛仁杲
薛仁杲(?——618年),性賊悍,多力善騎射,軍中號為萬人敵,繼父親之業,割據隴西之地,雖雄猛無儔而傷於苛虐,與物無恩,負固無謀。兵敗眾叛,國破身虜,斬於長安。
八、縱橫河朔——劉黑閥
劉黑闥(?——623年),河北衡水故城人。本一介無賴,嗜酒好博弈,不治產業,輾轉群雄之間,投奔竇建德,封漢東郡公。素驍勇,多奸詐,寬仁容眾,恩結於士卒,及竇建德敗亡,河北群龍無首,率舊部恢復故土,建號抗命,破李神通、敗徐世勣、擒羅士信,猖獗一時。及兵敗眾散,為麾下所殺。
七、保據荊襄——蕭銑
蕭銑(583年——621年),江蘇常州人,梁宣帝蕭詧之曾孫。乘天下之亂,起於文吏,寬仁大度,聚烏合之眾,當鹿走之時。放久以奪將權,殺舊以求位定。奄有荊楚,割據一方。武雖不足,文則有餘,及力困計殫。系虜在廷,抗辭不屈,卒以殊死。
六、瓦崗首義——翟讓
翟讓(?——617年),河南安陽滑縣人。驍勇有性略,瓦崗聚義,攻倉濟貧,一時群雄薈萃,威震中原。然職為首義,終是亂階。貽厥無謀,禪位李密,擔任司徒,致麾下親信不服,構陷生隙。終為魏公李密設計殺害。
五、威鎮東都——王世充
王世充(?——621年),字行滿,陝西臨潼人。鄙險貪忍,器度淺狹。好經史,知兵法,奉命平叛討逆,所至有功,遭逢時幸,既蒙獎擢,據洛陽,敗李密,擁立越王楊侗,專擅朝綱。上則諛倿詭俗以取榮名,下則強辯飾非以制群論。安忍殺人,矯情馭眾,忌刻深阻,自恣陸梁,終行篡逆,兵敗身虜,不致顯戮,其乃幸甚。
四、鷹揚江淮——杜伏威
杜伏威(584年——624年),山東濟南人。出身貧寒,值隋未喪亂,揭竿起義,轉戰淮南,鷹揚一方,擊破李子通,盡有淮南江東之地,見機歸國,入朝封太子太保,位望超然。因部下輔公祐叛亂,致疑於高祖(李淵),內懷憂懼,降年不永,於長安暴卒,終年四十一。
三、竊兵為叛——輔公祐
輔公祐(?——624年),山東章丘人,與杜伏威起兵,縱橫江橫,任長史之職。見機歸唐,封淮南道行臺左僕射,封舒國公。及杜伏威入朝,後竊兵為叛,兵敗身死,傳首長安。
二、鷹揚河朔——竇建德
竇建德(573年——621年),河北衡水故城人。世代務農,重諾守信,尚豪俠。逸氣縱橫,鷹揚河北,撫友士卒,招集賢良。沉機英斷,建號一方,中斷世充,終斬化及。然天命有歸,人謀不及。失計於救鄭,致敗於臨敵。可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兵敗身俘,斬於長安。
一、始亂終逆——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字玄邃,陝西長安人。出身勳貴之家,折節耽學,尤好兵書。多策算,才兼文武,志氣雄遠,常以濟物為己任。“遭會風雲,因民不忍,首為亂階,心斷機謀,身臨陣敵,奪其麟翼,思封函谷,將割鴻溝。期月之間,眾數十萬,破化及、摧世充,聲動四方,威行萬里,雖運秉天眷,事屈興王,而義協人謀,雄名克振。”然志性輕狡,殺翟讓而人心離散,終致偃師失律,比陳勝則有餘,擬項羽恐不如。文武器度有餘,壯勇斷果不足。始則稱首舉兵,終乃甘為降虜,進退狼狽,始亂終逆,自取誅夷。
圖片來自網路!
參考資料《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