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節已經過去,但我們還沒有看到“返鄉置業潮”,過去春節前後是房地產開發商的“小陽春”,但沒想到今年春節是“冷”。購房者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由於現在買房不划算,房價或將繼續顯現2021年下半年跡象,整個樓盤繼續降溫,整體價格和銷量會迎來拐點。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7.9億平方米,銷售額18.2萬億元,成交單價突破1萬元/平方米,平均65個城市的房價為每平方米17388元,看來買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基於此,很多人說“買房是一件大事”。
以前,人們賺了一些錢後會把錢存入銀行。但是現在,賺到錢後,人們會用這筆錢來償還房貸。據瞭解,現在中國有五分之一的人揹負著各種貸款,這極大地限制了中國居民的消費能力。
有人認為買房不是一項好的投資,因為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樓市會如何發展。用這筆錢買房後,我們每年都要向銀行支付高額利息。付完利息後,我們剩下的錢就不多了,嚴重影響了生活品質。如果我們把買房的錢存入銀行,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福利。
因為錢存入銀行後會有更多的利息,相當於白撿了錢。但也有人認為,把錢存到銀行並不能發揮其價值,買房才是硬道理。畢竟,還清貸款後,房子就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將錢存入銀行還是用來買房,一直是人們爭議較大的問題。
一、房貸vs銀行
以國家標準來說,如果要買100平米左右的房子,至少需要百萬以上。如果首付30萬,貸款70萬,30年還清,平均按揭利率5.3%計算,需要多少利息?
如果70萬買房,30年等額本金還款利息約55萬,30年等額本息還款利息約69萬。但房貸利率會隨著城市加點的變化而更新,所以只能用固定的房貸利率來計算。
房貸利率會改變,存款利率也會改變。因此,30年期利率以現有利率為固定值計算。首先,根據國有銀行的分析,以五年期定期存款為例,存款利率為2.75%,30年後的利息約為81萬。
如果存款是小銀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達4.5%,30年後的利息約為166萬。但是,很多銀行可以提供4.5%的利率,有的甚至提供5%以上的利率。因此,我們可以多考慮銀行選擇,找到最合適的銀行。
房貸是普通人可以向銀行借款的一種金融槓桿,貸款金額最大、貸款時間最長、貸款利率最低。房子涉及的金額非常大,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一次付清真的不容易。因此,房貸是非常必要的,對於一些低收入家庭來說,有時甚至全家才勉強能支付首付。
很多人說房貸是國家給予普通人的一種福利,因為房貸實現了普通家庭的住房夢想。因為是普通人接觸到的成本最低、貸款時間最長的貸款,所以必須抓住這個機會。但是,也有人說,就算是全款買房,也要貸款買,這句話不一定是對的。
如果只是想在買房後家裡有一點現金來應對意外情況,可以貸款,但時間不要太長,可以在五年內償還。因為如果償還30年,所支付的利息幾乎和房價一樣,這顯然是虧本了。
二、兩種方式哪個更合適?
買房遇到的問題很清楚,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一次付清所有的房款是不可能的。他們只能靠貸款,貸款支付的利息幾乎等於房價。這存錢的問題是,30年後,同齡人有了房子,而你只剩下一筆錢。即使與30年前相比,這筆錢的消費能力也大打折扣。
然而,通貨膨脹一直存在,人民幣逐年貶值,現在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了6.8%。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銀行存了200萬元,即使不動,其第二年的購買力實際上也只有186萬。不經意間,兩年減少了4萬元。30年後呢?如果由於某些自然災害或特殊原因,通貨膨脹率的變化值遠高於上一年。
如果遇到通貨膨脹,今年的形勢就非常危急,俗話說,“錢不當錢了”。就像全球經濟危機時一樣,到處都是白花花的鈔票,卻沒人撿。如果遇到通貨膨脹,我們普通人遇到的情況是,一個雞蛋可能賣幾百塊錢,一瓶可樂可能賣幾百塊錢,而原本的月薪可能只夠買一雙絲襪。
而房貸的價值從我們申請的那一刻起就永遠不會改變,因為我們簽訂了合同。假設在上面提到的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一個雞蛋可能賣到幾百塊錢,房子的價值會上升到一個很高的水平。有可能之前的房子通貨膨脹超過100萬,只有一套房子可能價值千萬。
換句話說,隨著通貨膨脹的稀釋,房貸的購買力被大大削弱了,這意味著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只需支付一小部分就可以償還所有的房貸。房價一直在上漲,如果用來做投資,也是不錯的。
曾經一段時間房價飆升,所以不少專家認為,房價上漲可以沖淡房貸利率的成本。再加上通貨膨脹和家庭收入增長,我們的貨幣是不值錢的。用這些不值錢的貨幣來償還固定數額的房貸,其實是購房者賺了。然而,中國房價已基本見頂,在人口紅利和金融紅利消失的背景下,房價出現回落跡象。因此,單純依靠房價難以稀釋成本。
對於普通家庭條件的人來說,手頭的資金是有限的,你別無選擇。只有選擇了貸款買房,才能真正擁有自己的家。也能讓孩子早日享受到城市的教育、醫療和學習資源。可見,貸款買房還是有必要的,生活雖然有壓力,但沒有壓力,也就沒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