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在大山大水間演繹理想信念與革命豪情

作者:王琪森

日出東方,百年風華,世紀輝煌。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這個特別的年份,回眸中國畫藝苑對黨史這一重大題材的藝術創作與名家名作,從韶山沖到寶塔山,從黃洋界到大渡河,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可謂翰墨流香,丹青留芳,筆歌墨舞,經典留傳。不少著名畫家踏訪革命老區,行腳長征之途,深入紅色聖地等,創作出了一批富有歷史意識、時代氣息、主義精神的精品力作。

相較於紀實性油畫在繪製現實或歷史性題材方面的深厚傳統,用煙雲供養、講究筆情墨趣的國畫來表現重大歷史或現實題材顯得殊為不易。這些前輩畫家所創作的紅色經典主題畫,首先在題材上進行了重大的突破與開拓。傳統的山水畫無論“元四家”還是“清四王”,大都是閒山秀水等。傳統人物畫是以名儒仕女、隱士佛道等為主。紅色題材畫則是以恢宏的氣魄、壯麗的景象,在大山大水、宏闊場面中,演繹一種理想信念與革命豪情。而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這些前輩畫家也敢於打破固有的“文人畫法”與“筆墨陳式”,力求“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敢於用重筆濃彩、紅亮之色的效果來自創新法,謳歌領袖,讚美英雄,緬懷先烈,從而喚醒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

這樣一批紅色題材經典國畫,不僅在美術史上獨具意義,是留給我們寶貴的丹青財富,他們的藝術精神、創新方法、審美觀念、筆墨追求,乃至深入生活的理念,“用長征精神畫長征”的踐行觀,也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併發揚光大的,從而讓我們不負理想、記錄時代,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出發。

石魯:著意於意象的凝聚與構造

在霞光普照、群峰聳立的高山之巔,一代偉人毛澤東正神定氣閒地屹立在那裡,深情地觀望著蒼莽的黃土高原和奔騰的黃河浪濤。領袖正懷著必勝的信念,憧憬著一個新的時代到來。這幅紅色題材經典《轉戰陝北》,就出自“長安畫派”領軍石魯之手。在新中國成立十週年大慶的1959年,石魯應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之邀創作此畫。歷時三個多月,終於完成此傳世之作。

在大山大水間演繹理想信念與革命豪情


石魯創作於1959年的《轉戰陝北》

石魯(1919-1982),原名馮亞珩,自幼喜愛繪畫與文學,因崇尚清代大畫家石濤與現代大文豪魯迅而改名為石魯。15歲即考入成都東方美術專科學校圖畫系,學習勤奮,以石濤、八大、吳昌碩等為師法,畫名漸起。1939年,20歲的石魯奔赴革命聖地延安,從此在寶塔山下戰鬥、生活近十載,在陝甘寧邊區文協美術工作委員會任創作員,足跡踏遍延安的溝溝壑壑、山山水水,踐行著“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理念,其筆端凝聚著深深的“黃土情結”。因此,石魯領命創作《轉戰南北》後,可謂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彷彿又回到了那段崢嶸歲月。石魯是多才多藝的,他不僅是位畫家、詩人,也是位電影劇作家。因此,他在構圖上放棄了原先想用的敘事形態,而是採用了電影特寫鏡頭方式,聚焦於毛澤東屹立於高山之巔的偉岸造型,凸顯了領袖胸中自有百萬兵、運籌帷幄操勝券的主題。其筆墨厚重豪放而雄健奇崛,山石的“折帶皴”線條剛勁粗獷而硬朗暢達,一種壯闊豪邁的氣勢和磅礴陽剛的氣韻溢位畫面。在色彩上更是施以厚重的紅硃色,形成了光明而溫馨、壯美而明媚的暖色調,洋溢位紅色題材特有的色彩造型觀,具有意象的凝聚與意境的構造。

李可染:崇尚“可貴者膽、所要者魂”

群山蒼茫逶迤,險峰雄峙高聳,江流回繞相擁,就在這萬水千山之間,一支雄壯的隊伍,正高舉著鮮紅的戰旗,行進在曲折崎嶇的山道上,向著光明的前景豪邁地挺進。這幅氣勢磅礴、氣象壯麗、氣魄豪放的山水鉅作,是著名中國畫家李可染創作的史詩名作《長征》。

李可染(1907-1989),原名永順,自幼即喜好丹青,讀小學時,美術老師王琴舫見其早慧且勤奮,贊謂:“孺子可教,素質可染”,遂以可染為名。他日後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拜見吳昌碩真跡,崇尚缶翁的筆墨功力與金石精神。1929年,李可染入杭州西湖國立藝術院研究生部,參加“一八藝社”。魯迅曾為“一八藝社”在上海的習作展寫序,李可染開始為美術界關注。1946年李可染應徐悲鴻之邀,到北平國立藝專任教,並拜齊白石為師,十年執弟子禮甚恭甚勤。李可染相當重視水墨寫生,多次歷時數月作長途採風。他的從藝宗旨是“可貴者膽,所要者魂”,倡導“採一煉十”的藝術思想。李可染的山水畫根植於傳統,吸納於西畫之法,從而融中化西、變匯通融、推陳出新、自創己法。他既能重筆濃墨、厚重雄渾地將傳統的線性筆墨化為團塊筆墨,形成具有丹青質感的效果,又能在構圖上重視塊面結構呈現,運用光影組合強化空間的分隔與視覺的張力,凸顯了他主張的“用最大的功夫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的理念。也因而,他的山水畫被藝界尊為“李家山水”。

在大山大水間演繹理想信念與革命豪情


李可染創作於1959年的《長征》

1959年,在新中國成立十週年之際,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邀請李可染以毛澤東的《七律·長征》為題,創作一幅山水畫。李可染隨之進行了認真的創作構思。為了藝術地再現和傳神地表達領袖詩意,他匠心獨具地採用了新穎的橫斷面構圖法,以展示宏闊縱深的空間感,將群山疊嶂、萬峰競險、千壑爭幽、江水蜿蜒全部容納於一體,互為呼應。在技法上,以濃墨重色、塊面組合為基調,以展示壯偉渾樸的立體感,以“厚、滿、黑、澀”的效果,來營造一種真實的場景體現。而點睛之筆就是一支紅軍隊伍正在紅旗的引領下,登攀奮進,並用色調的濃淡變化,光感的明暗處理,人物的不同造型,來使畫面具有一種生命氣息與立體效果,從而生動地演繹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的詩意。

魏紫熙:遒勁中顯清淳,雅緻中出氣勢

魏紫熙(1915-2002)是金陵畫派中代表性的畫家。他出生於中原河南遂平,畢業於開封河南藝術師範,繪畫胎息於清“四王”,後又取法於南宋馬遠、夏圭,曾執教於河南大學,新中國成立後赴江蘇南京工作。1958年他與傅抱石、亞明等參加江蘇省國畫院的籌建,並任辦公室主任,多次組織畫家深入生活,如震撼畫壇的二萬三千里寫生行。魏紫熙是一位精研傳統,取法經典,融古通今,善於變法的丹青高手。他早年主學山水,上個世紀50年代後轉向人物,創作出了一批富有生活氣息與思想內涵的佳作。70年代又再次回師山水,筆墨蒼秀樸拙,氣韻渾穆朗逸,風格清新質樸。他原本是出於“長安畫派”,後又加盟“金陵畫派”。因此,他的繪畫既有中原的雄健豪放,亦有江南的靈秀奇譎。婉約中見風骨,遒勁中顯清淳,雅緻中出氣勢。著名畫家傅恆曾感嘆:“魏紫熙的山水畫可媲美張大千。”

在大山大水間演繹理想信念與革命豪情


魏紫熙創作於1976年的《黃洋界》

《黃洋界》是魏紫熙山水畫的壓卷之作,全圖以俯瞰的視角,浩渺的場景,雄峭的峰姿,再現了井岡山黃洋界的險峻壯麗。其山石的質感與山壑的交錯,他用勾皴相間的筆觸,勁健凝重的線條,表現出了山勢高聳的磅礴氣勢和豪邁氣度。而那高聳入雲的黃洋界保衛戰紀念碑,成為全畫的聚焦之點、華彩之筆,謳歌了“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的偉大勝利,讚美了紅軍戰士英勇無畏的精神。在用彩施色上,魏紫熙更是突破了傳統山水畫的淺絳點綴、淡雅為之的陳法,而是施以大面積的赭紅重敷,使整個黃洋界、乃至遠處的峰湧雲浮、天光山色,全部洇潤在象徵著勝利、希望的紅光之中,凸顯了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詩情畫意,給人以巨大的審美震撼力與視覺衝擊力,從而使全畫彌散出濃郁的現實主義豪情和激越的浪漫主義精神。

傅抱石:詮釋“筆墨當隨時代”

傅抱石(1904-1965)是位全能型的畫家,尤其擅長山水,他以獨特的“抱石皴”享譽海內外畫壇,其筆致飄逸奇譎,氣勢豪放雄渾,構圖精湛嚴謹,意境豐瞻內蘊。郭沫若評其畫為:“沉浸濃郁”而“含英咀華”。傅抱石既崇尚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寫生方法及“筆墨當隨時代”的別樣追求,又很推重王翬的“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而澤以唐人氣韻,乃為大成”的創作理念。因此,他時常外出寫生,腳染塵土,人在旅途。唯其如此,他的腕底筆端總洋溢著時代激情、藝術信念與創作探索。

在大山大水間演繹理想信念與革命豪情


傅抱石創作於1951年的《強渡大渡河》

1951年,正是新生的共和國進入激情燃燒的歲月,而作為金陵畫派的掌門人,傅抱石在熱情地擁抱這個時代的同時,也在開始思考傳統的中國畫如何與時俱進、適應時代、變化筆墨、更新方法。為了紀念長征,謳歌長征,傅抱石歷時數月,反覆推敲,精心創作了《強渡大渡河》,主題鮮明,立意宏大,氣勢雄壯。他首先大膽突破了傳統山水畫“山隨平視遠”的常規構圖法,而是大膽採用了從高俯視的空間構圖和新穎視角,營造了開闊浩翰的場景,這種造境方法為整個畫面增加了驚心動魄、變幻莫測的氛圍。江岸壁立千仞、奇峭峻偉,右上角那塊烏黑的礁石,更是突兀而險情四伏。江面上水霧雲氣縹緲而波濤洶湧,傅抱石在此處使用了特有的“抱石皴”筆法,縱筆揮灑,酣暢淋漓,以光影效果形成了一種意境營造與場景氛圍。一隻滿載紅軍戰士的小船正搏風迎浪而進,戰士們奮力划槳,吶喊前行,勢不可擋。而站在船頭的指揮者正手指前方,鼓舞激勵著戰友突破天塹,奪取勝利。從而筆墨傳情地塑造了英雄群像,突出了長征戰士不怕犧牲,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大無畏精神。整幅畫在筆墨的揮灑、構圖的處理、皴法的運用、色彩的暈染上,都達到了詩性表達的境地,成為“新山水畫”的代表作。誠如徐悲鴻所言:“抱石先生近作愈恣肆奔放,渾茫浩翰,造景益變化無極,人物尤文理密察,所謂爐火純青者非耶?”

錢松喦:創出“顫筆皴”與“硃砂紅”

近現代中國美術史上,長期生活、揮毫於無錫太湖之濱的錢松喦(1899-1985),是一位技法全面、功力深厚、造詣獨特,尤其擅長於畫現代山水畫的名家。他自小青箱家學,淵源有自,詩文書畫開蒙於其父。及長後師從畫家胡汀鷺,以石濤、石溪、唐寅為臨摹效法,並上窺宋、元諸家,以清新雅逸的畫風崛起於江南畫壇,應聘在無錫美術專科學校任教。1957年,入江蘇省國畫院。錢松喦相當重視深入生活與旅行寫生,經常背起畫夾,行腳大江南北,屐痕長城內外,訪問紅色名勝。1960年他不顧自己年邁體弱,與傅抱石、亞明、魏紫熙、宋文治等壯遊豫、陝、川、鄂、湘、粵等六省,後又去了皖、魯、粵、贛等省,走一路畫一路,為當代山水畫注入了時代的新氣象、新風尚。

在大山大水間演繹理想信念與革命豪情


錢松喦創作於1979年的《延安頌》

錢松喦的山水畫注重筆墨線條,於華潤秀逸中求渾樸蒼茫,於典雅雍容中顯遒勁暢達。其構圖疏密有致而朗逸宏闊,朴茂生動而變化自如。其內蘊則婉約含蓄而雋永深邃,詩意盎然而意境高瞻,能把時代精神、生活氣息。民族風格完美地融為一體,曾成功地創作了一大批紅色題材的中國畫作品,如他於1979年創作的《延安頌》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巍峨雄偉的寶塔山上,寶塔高聳入雲,紅花爛漫,風光無限。山間樸實的窯洞,隱約可見,傳導了對革命聖地的深切懷緬。特別是寶塔高大的山體,錢松喦以其獨創的“顫筆皴”施技,用金錯刀般的筆法畫之,縱橫交錯,沉澀蒼勁而雄健古拙,凝定渾穆而骨力洞達,與搏抱石的“抱石皴”有異曲同工之妙。寶塔山下,一橋飛架南北,反映了延安在新時代的嶄新風貌。在色彩的運用上,錢松喦大膽獨創地用硃砂代之,以寶塔、山花、松樹等均用硃砂紅抹染,給人以絢麗明豔、璀璨斑斕的視覺享受。

唐雲:生拙重秀,非石濤之所能盡

在老一輩海派書畫家中,畫過紅色題材的畫家不在少數,如朱屺瞻、陸儼少、程十發、應野平等。出版有《革命紀念地寫生選》一書的唐雲,無疑是頗為引人注目的一位。他訪興業里黨的一大會址,遊嘉興南湖觀紅船,上井岡山登臨黃洋界,去湖南韶山沖瞻仰毛澤東故居,赴婁山關聆聽長空雁叫,再走雄關漫道等,並一一留下墨跡。他於1975年秋創作的一幅《韶山圖》,構圖精到飽滿,用筆遒勁酣暢,氣象豐逸壯美,內蘊宏富博大,是其迴歸山水畫後,筆墨求新、創作求變的精品力作。誠如亦是山水畫家的陸儼少所言:“藥翁(唐雲)山水出於石濤,而一種生拙重秀為其獨特,故非石濤之所能盡也。”

在大山大水間演繹理想信念與革命豪情


唐雲創作於1975年的《韶山圖》

唐雲(1910-1993),出生于山明水秀的西子湖畔,有“杭州唐伯虎”之稱。早年主攻山水,宗師石濤、黃公望,取法八大山人,倪雲林等,畫風明秀婉約、飄逸雅緻,帶有濃郁的文人山水畫風。上個世紀30年代來到上海,轉向花鳥畫,以其“追慕古人得高趣,別出新意成一家”成為“海上四大花鳥花旦”之頭牌,後又成為“新海派花鳥畫”的領軍。他在中、晚年後,又開始涉足山水,並從石濤上窺宋元乃至五代,筆墨趨於凝重稚拙,線條渾樸蒼勁,皴法簡約變幻,氣韻臻達醇厚雍容,被藝界評為:“筆無虛者,機有神行。”唐雲十分欣賞唐人岑參的繪畫名言:“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工。”因而他的繪畫講究構思獨特,注重筆墨呈現,推崇意境蘊含。他的《韶山圖》便典型地踐行了這種創作理念。構圖佈局嚴謹而層次表明,前是清亮倒影的池塘及青綠蔥蘢的田壠,中是凹型的故居,畫家以堅挺的線條勾勒,類似於古典界畫的莊重,表現了對領袖的敬仰。那些前來參觀的人群高擎著紅旗,氣氛莊嚴。後是林木參天、翠竹婆娑、山影疊翠。其筆墨華滋清朗中見渾樸雄勁,揮灑淋漓而法度自顯。其設色以故居為中心,牆體用赭石暈染,而“毛澤東舊居”的門匾則有醒目的大紅,使之色彩紅亮,傳導了人們對“中國出了一個毛澤東”之地的深情嚮往。

(作者為藝術評論家)

來源: 文匯報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8-22

相關文章

紅星閃閃放光彩 理想信念記心頭

紅星閃閃放光彩 理想信念記心頭
長征路上有一群九到十七歲的少年兒童,他們是長征隊伍中的特殊群體,被親切地稱為"紅小鬼".他們與成年人一樣跋山涉水,翻雪山.過草地,還完成了各種各樣的工作,如照看傷員,從事宣傳工作等 ...

賡續紅色血脈堅定理想信念
常熟日報訊(融媒記者 張雨嘉)10月13日,國家稅務總局常熟市稅務局迎來了一位身穿軍裝.佩戴勳章的老人,為年輕的稅務工作者講述抗美援朝的故事.恰逢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市稅務局機關黨 ...

國慶嗨遊京城 | 8號線之旅

國慶嗨遊京城 | 8號線之旅
國慶嗨遊京城,地鐵八號線的這些景點都在這兒啦~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位於北京中軸延長線的最北端,是亞洲最大的城市綠化景觀,佔地約680公頃,於2003年開始建設,2008年7月3日正式落 ...

靠著信念一路向前
來源:人民日報 [人物]長征路上年齡最小的紅軍戰士向軒 [故事]向軒曾被解放軍總政治部確定為中國年齡最小的紅軍.7歲那年,他幾經輾轉找到了紅軍,9歲跟隨紅二.六軍團開始了偉大的長征.一路槍林彈雨.一路 ...

求是網評論員:革命理想高於天
編號0001!新中國成立後,文物部門接管的第一件革命文物,是一個森然兀立的絞刑架.1927年4月28日,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38歲的李大釗身著長袍.大義凜然,泰然自若走向這個絞刑架.面對殘暴的劊 ...

紅色家風親人講述〡董必武之孫董紹新:從爺爺的革命人生中汲取信念與力量

紅色家風親人講述〡董必武之孫董紹新:從爺爺的革命人生中汲取信念與力量
家庭小傳 董必武,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新中國法制建設的奠基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政治家和法學家.1886年出生於湖北紅安,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同年加入同盟會.1914年東渡日本學 ...

公務員考試面試積累素材6--理想信念
以下是我2021公考上岸面試自己按照平時積累的素材所寫的文章,大家的使用方法: 1.如果面試基礎差,建議全篇背誦,然後嘗試去用到平時的練習之中去,切記背不是目的,目的是用,如果不去用,背的再多都是無用 ...

“金利來”創始人曾憲梓:85歲在家鄉病逝,25億財產全部捐給國家

“金利來”創始人曾憲梓:85歲在家鄉病逝,25億財產全部捐給國家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平庸一生彷彿成為了一種常態,但還有一小部分人的人生以平凡作為開端,以璀璨落幕,其中有一位典型的代表人物則是香港富豪.著名的"領帶大王"--曾憲梓. 曾憲梓出生於廣 ...

19年前,那個帶領全村懸崖修路的“當代愚公”張榮鎖,現狀如何了

19年前,那個帶領全村懸崖修路的“當代愚公”張榮鎖,現狀如何了
我們小時候都聽說過"愚公移山"的故事. 一位老人為了村子,立志剷除阻擋在村子面前的兩座大山.他的理想不被人理解甚至被嘲笑,人們都叫他"愚公". 即使如此,他也矢 ...

大美風景絕絕子!新疆自駕攻略(上)

大美風景絕絕子!新疆自駕攻略(上)
大家好,我是陳庚,一直都是在影片裡和大家見面,從來沒寫過圖文,這次也算是圖文上的"處女座",換種方式和大家聊聊天,分享一下這次旅行回來的感受,也把這次遇到的挫折經歷做成一個小攻略, ...

民國正劇《光芒》首播,收視慘淡不足0.4,創下湖南衛視最差收視

民國正劇《光芒》首播,收視慘淡不足0.4,創下湖南衛視最差收視
一提到"湖南衛視"這四個字,現在大家所最先能想到的就是"風雨飄搖"這四個字,作為國內綜藝節目的先驅者,不得不提的是湖南衛視的確經歷過逆流而上最終成為頂流的事情, ...

致敬百年華誕|我成長中的紅色記憶

致敬百年華誕|我成長中的紅色記憶
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承載了時代需要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史的集中體現.一件件革命文物,一處處紅色舊址,一個個悲壯故事,一座座英雄豐碑,承載著堅如磐 ...

毛主席問衛立煌:驢是先邁左腳還是右腳?衛起先不懂,後猛然醒悟

毛主席問衛立煌:驢是先邁左腳還是右腳?衛起先不懂,後猛然醒悟
衛立煌將軍是一個有著不一般經歷的奇男子. 他是中山先生的衛士,也當過蔣介石手中的"五虎上將"中的"虎將",還是中共領導人的好朋友: 他也曾被通緝"戰犯 ...

錢壯飛犧牲後,留下四個子女走過烽火歲月,他的後代現在如何

錢壯飛犧牲後,留下四個子女走過烽火歲月,他的後代現在如何
2009年9月,他被隆重列入在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100位模範英雄人物之一."如果沒有他,我們這些人早就不在了--",這句話是周恩來同志曾滿懷深情的評價他.數風流人物,他就是 ...

中量大遇見晴天隊暑期實踐|愛撒星河,相遇青田

中量大遇見晴天隊暑期實踐|愛撒星河,相遇青田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迎著天邊朝陽,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也在悄然展開. 這段旅程,中國計量大學"遇見晴天"隊的孩子們相遇青田,兵分兩路,分別前往青田縣方山鄉和湯垟鄉展開支教活動. ...

最近熱播的七部電視劇,你追過哪幾部

最近熱播的七部電視劇,你追過哪幾部
最近好多電視劇開播,有古裝的.探案的.都市甜寵劇.年代劇以及農村改革劇. 這些劇雖然題材不一樣,但是都非常精彩,值得一看. 這裡有為大家盤點一下熱播劇,看看你喜歡哪幾部. 一:君九齡 題材:古裝 推薦 ...

一座特殊的“銀色別墅”(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四站:莫斯科)

一座特殊的“銀色別墅”(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四站:莫斯科)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內,一張老照片記錄了當年莫斯科郊區五一村的中共六大會址. 根據當年與會代表回憶復原的中共六大會場:大會主席臺的上方懸掛著用中俄文書寫的" ...

“雙減”下,文藝進校園不妨再“進”一步
"雙減"下,文藝進校園不妨再"進"一步 武漢長春街小學課堂上,老師為學生講解京劇藝術.本報記者 劉平安攝/光明圖片 [熱點觀察] 9月的操場恢復了往昔的熱鬧,大 ...

讓崇高之美熔鑄我們的靈魂
讓崇高之美熔鑄我們的靈魂 --"樹立正確的美醜觀"系列評論之三 作者:關銘聞 2500多年前,偉大思想家孔子在欣賞<韶>樂時不禁發出感嘆:"盡美矣,又盡善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