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雙減”下,文藝進校園不妨再“進”一步

“雙減”下,文藝進校園不妨再“進”一步

武漢長春街小學課堂上,老師為學生講解京劇藝術。本報記者 劉平安攝/光明圖片

【熱點觀察】

9月的操場恢復了往昔的熱鬧,大中小學的學生們陸續迎來了新學期。“雙減”政策的出臺,為各地校園帶來了更多歡聲笑語,也為孩子們打開了新的興趣大門。

文藝帶給人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是鑄造靈魂的工程。一直以來,文藝進校園系列活動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潤澤孩子們的精神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雙減”下,如何進一步開展文藝進校園,推動文藝進校園工作往深裡走,需要引起重視。

走近年青一代:縮短物理距離,拉近心理距離

多年來,我國持續開展了“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名家大家進校園”“民間藝術進校園”“非遺進校園”“電影進校園”等系列活動,把文藝送進校園,送到學生身邊,產生了良好效果。

文藝深深融入人民生活,順境和逆境、夢想和期望、愛和恨、存在和死亡,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藝作品中找到啟迪。文藝對年輕人吸引力最大,影響也最大,天然地受到學生的歡迎。文藝進校園,表面上看是人為縮短了文藝與學生之間的物理距離,實際上,物理距離的縮短對心理距離的拉近是至關重要的。

啟蒙教育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它的影響往往是終生的、持久的。文藝界的很多名家大家回憶起自己走上文藝道路的原因,多能溯源到兒時的某個“偶然因素”:偶然看了一場戲,偶然見了某個人,偶然聽了一首歌,偶然接觸到某個樂器……不少人一生堅守的理想信念,可能僅僅是因為年少時看了某部經典電影,喜歡某部書中的經典角色……這也是文藝走近年青一代,縮短物理距離,進而拉近心理距離的意義所在。

長期以來,文藝進校園系列活動的開展尤重普及,讓學生足不出校園就能近距離感受文化藝術的魅力。其主要形式包括演出、展覽、講座等。總體來說,文藝進校園系列活動的開展,實現了部分文藝形式的“掃盲”。比如,很多偏遠農村的孩子們現場感受了父輩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交響樂、歌劇、舞劇等高雅藝術;近距離接觸只有在電視裡才能見到的文藝家;第一次知道何為國粹、何為兒童劇等。這樣的突破,看似只有一小步,卻在一代孩子的心中種下了文藝的種子,那些文藝精品提供的豐厚滋養也必然伴隨他們的一生。

然而,我們也應當看到,限於經費、場地、時間等種種原因,文藝進校園活動的開展還存在諸多問題。不少院團、企業、民間組織等在推進文藝進校園過程中,動輒傾巢出動,學校“精心挑選”,學生“嚴格選拔”。然而,聲勢浩大的進校園活動卻常常是“一次性的”,演出、講座、座談,走完流程就算大功告成。從普及層面講,覆蓋範圍比較有限,從拉近心理距離講,深度還不夠。文藝進校園不能止於“進”校園,蜻蜓點水,流於形式,走近年青一代,也不能止於物理距離的縮短。

對話文藝未來:發現苗子,培養觀眾

學生時代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時光,長身體、長知識、長才幹,每天都有新收穫,每天都有新期待。他們的成長關乎祖國的未來,他們對文藝的認識也關係到文藝的發展和文藝工作的開展。大量優秀的文藝苗子在校園,未來的戲迷、影迷、觀眾也在校園,文藝進校園實質上也是在與文藝的未來直接對話。

在推進文藝進校園系列活動過程中,一些院團和學校也在思考往深裡走。比如,湖北省在開展“戲曲進校園”過程中,要求劇院與學校結成聯盟,講與演相結合,名師名角兒進課堂,戲曲知識進教材,各方聯動,形成長效機制。在武漢市長春街小學,“我喜歡唱青衣”“我喜歡唱花旦”“我喜歡唱武生”“我喜歡唱花臉”……孩子們已經從看戲發展到了唱戲,娃娃唱戲娃娃看,唱得好演得好的孩子受到追捧。在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孩子們跳起戲曲廣播體操,顯得自信陽光,他們的排練室中,總有孩子陶醉在戲曲動作中。而在武漢理工大學,京劇、漢劇已經成為熱門選修課,需要提前搶課。長遠看,這樣的深度聯盟為戲曲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沃土,一些孩子從興趣愛好到走向專業舞臺,為戲曲傳承注入了新鮮血液;更多的孩子則在這樣的活動中認識了戲曲,愛上了戲曲,小戲迷越來越多。

文藝進校園把文藝像種子一樣種在孩子們的心裡,將來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因此,在探索文藝進校園再“進”一步的過程中,還需要更加系統、有力的舉措。一方面,“雙減”把孩子們從繁重的課業中解放出來,有了更多時間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活動、文藝活動。文藝進校園往深裡走,不僅要繼續推進劇院、學校聯盟,講演結合,還要透過具體抓手紮根、落地。在學校成立相關社團、開設興趣班,邀請名家名師結對或常駐指導,推動文藝知識進課堂、進教材,開設相關選修課甚至必修課,在校園中形成文藝百花齊放、孩子們各展所長的良好氛圍,但同時也應避免文藝活動由興趣變成負擔。另一方面,出校園也是一種進校園,要充分用好專業院團、學校藝術教師、民營院團和民間人才等不同隊伍,建立培訓基地、體驗基地,為孩子們提供更多在文藝中“玩”的機會。如東莞觀音山開展的“開學第一課”活動中,中小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走進博物館,體驗非遺文化,在歡聲笑語中有所學、有所得,值得提倡。當然,無論是哪一種具體舉措,重要的都在於落地和堅持,將多年來各類文藝形式進校園積累的寶貴經驗推廣開,落到實處。

培根鑄魂:守住陣地,用良幣驅逐劣幣

一段時間以來,相關部門相繼重拳出擊整治不良“飯圈”文化,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對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現象進行矯正。

近年來,“飯圈”野蠻擴張,影響甚廣,網路遊戲產業的快速發展將部分未成年人捲入其中。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無論是執著於打榜追星,還是沉迷於遊戲,一旦過度,都會嚴重影響其正常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相關部門的組合拳產生了較為明顯的效果。學校作為教書育人、培根鑄魂的重要陣地,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文藝進校園,文藝精品進校園正是用良幣驅逐劣幣的重要舉措,也是在用實際行動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推動文藝進校園再“進”一步,必須保證內容的高質量,即文藝作品的高質量。文藝作品要在符合學生接受程度的範圍內,優先考慮文藝經典和文藝精品。文藝精品,精在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文藝經典,經典在其傳遞出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審美觀和藝術觀。不同文藝型別有其獨特的魅力,僅以戲曲為例,它作為集中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融合吸收了詩歌、音樂、舞蹈、美術、服飾、武術等藝術精華,充分展現中華美學風範,弘揚中國道德故事和家國情懷,引人向真、向善、向美,傳承中國精神。戲曲中所蘊含的忠孝、愛國、禮義、廉恥、仁愛等文化要素,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戲曲進校園,為學生們架起文化上聯透過去與未來的橋樑,讓學生自覺地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從優秀傳統文化中獲得思想涵養和價值支撐。

除了保證內容的高質量,新穎的形式、多彩的呈現亦不可少。把孩子的注意力從遊戲上吸引到內涵豐富的文藝上,不能靠強制,要靠趣味性。比如北京兒藝推出的“小戲”課本劇,用符合當代孩子審美習慣的臺詞、服裝和肢體語言演繹課本內容,透過加入輕鬆詼諧的佐料,將書面文字轉化為戲劇張力,讓孩子們在快樂中體會課文中的思想意義並從中學到知識。

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文藝進校園是一項需要久久為功、持之以恆的工作,“雙減”後,文藝進校園還得再“進”一步。

(作者:虞華君,系中國計量大學人文與外語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

分類: 教育
時間: 2021-09-14

相關文章

低至一折出售?童書:笑在“雙減”下,困在折扣裡

低至一折出售?童書:笑在“雙減”下,困在折扣裡
9月11日,北京青年報曾以<北京實體書店"搶灘"課後服務>為題,報道了教育"雙減"政策實施後,"開學季"課外書銷量激增的新變化. ...

“雙減”下的新學期
來源:江西日報-江西新聞客戶端 江西新聞客戶端訊(蔡鋮歌)早晨7時35分,校門剛開,江西師範大學附屬新建城實驗學校內人聲鼎沸,學生們紛紛前往操場進行"陽光體育活動".據悉,自&qu ...

雙減下的一年級
大寶初入小學一年級,正值國家雙減政策,小學一二年級無家庭作業且不用考試,剛開始老師還按照以前的教法要求回家寫作業,政策後校長多次找老師談話落實雙減政策,搞得老師也不知道該怎麼教.從此,每日作業新增自願 ...

雙減下的家長何去何從?
今年八月份開始所有線下輔導停止,也有周內進行,這一劑猛藥不僅僅是輔導機構不能夠接受,就是天下父母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失去了方向-應試教育下的恐懼不安讓每個家長走上了輔導之路,當然學霸除外,但多數孩子不是學 ...

雙減下的數學老師

雙減下的數學老師
這是小學五年級的試卷,是老師們整理後打印出來的,出現很多失誤的地方,原來的數學老師有失誤會在班群裡統一訂正,學生問了也會及時回覆.今年秋季換的老師,不知道是忙沒看手機,還是覺得下班時間不應該被打擾,拒 ...

雙減下的老師太為難了
不留家庭作業在學校做完,五根手指伸出來還不齊呢,要是有學生做不完怎麼辦呢?有的學生(高年級)週六日總是不寫作業,難道家長也不能督促一下嗎?家長一不滿意就打熱線.這不是應該先和老師溝通嗎?這個社會怎麼了 ...

教師的負擔不減,就沒有資格再談什麼“雙減”

教師的負擔不減,就沒有資格再談什麼“雙減”
教師到底有哪些負擔? "雙減"口號喊得山響,可是,作為雙減的執行主體--教師--卻忍受著難以承受的負擔之重,這樣的"雙減",又會變成一句口號. 那麼,目前教師有 ...

“雙減”落地,家長卻笑不出來了,大學將回到以前的時代

“雙減”落地,家長卻笑不出來了,大學將回到以前的時代
作者:成功菌 "雙減"減的是學習負擔,而不是學習目標 導讀 今年真的是教育改革的大年,對於家長來說,整個暑假沒有一天是消停過的. 由於"雙減政策"的落地,校外各 ...

“雙減”之下,初三娃一週仍要上五個課外班,邊吃飯邊上網課

“雙減”之下,初三娃一週仍要上五個課外班,邊吃飯邊上網課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章清清 "雙減"後迎來了新學期第一週.孩子的作業變少了,課外培訓班也不方便上了,習慣了"雞娃"的家長們真能"躺平"了嗎? ...

深度調查:“雙減”後,離開補習班的孩子去哪了?

深度調查:“雙減”後,離開補習班的孩子去哪了?
充滿變數的2021年,我們見證了教培行業一個時代的結束. 時代落幕前,總會先響起唏噓和輓歌,但很少有如K12教培賽道這般:謝幕得如此倉促. 從去年疫情爆火,到今年最嚴監管:從資本湧入,到集體離場,教培 ...

“雙減”過後的憂慮
"雙減"本來是件好事,但有的家長卻誤解了,特別是部分爺爺.奶奶.姥爺和姥姥們.他們認為"雙減"就意味著孩子們不用再努力學習了.這種思想是非常可怕的也是很不應該有 ...

落實“雙減”,首個合格家長培訓班在京開班

落實“雙減”,首個合格家長培訓班在京開班
本報訊 "雙減"政策出臺,"家校社共育"從概念變成了新常態.如何創新協同育人方式,達成減負共識,助力孩子成長? 10月12日,北京教育科學院德育研究中心與北京市 ...

雙減制度下,公立和私立院校的差距有多大?剛開學就初現端倪

雙減制度下,公立和私立院校的差距有多大?剛開學就初現端倪
文/拜託了爸媽! 隨著新學期的即將到來,各地院校開始執行"雙減"政策的內容,限制校外培訓,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習負擔,讓孩子們迎來了一個相對輕鬆的時代. "雙減" ...

雙減政策下禁止課外補課,解救了被內卷的家長

雙減政策下禁止課外補課,解救了被內卷的家長
針對雙減政策禁止課外補習,目前主要有兩個聲音: 一個是拍手叫好的,恨不得那些課外補習機構全部倒閉,老闆全部破產,以後發現一個私下補課的老師就舉報一個,砸他飯碗,讓他永不翻身! 另一個是該補還補,只是規 ...

“雙減”政策下家庭教育將面臨三個轉變
作者:李一凡(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資料顯示:小學階段的抑鬱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初中階段的抑鬱檢出率約為三成,高中階段的抑鬱檢 ...

“雙減”政策下,大學生家教還能存在嗎?需要一個條件才行

“雙減”政策下,大學生家教還能存在嗎?需要一個條件才行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說事.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教育領域最大的新聞就是雙減政策,現在雙減政策在各地已經紛紛落地了,有很多以往的學科類教育培訓學校已經開始轉型了.有很多家長現在也在苦惱,這個雙減的政策背景之下 ...

“雙減”政策下,職業教育走向何方?——訪環球青藤CEO伊貴業

“雙減”政策下,職業教育走向何方?——訪環球青藤CEO伊貴業
環球青藤CEO伊貴業 7月下旬,<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正式釋出,成為業界熱點.一個政策,改變的不僅僅是我 ...

“雙減”模式下,父母想明白這些事,才能真正幫到孩子

“雙減”模式下,父母想明白這些事,才能真正幫到孩子
"雙減"如火如荼進行中. "減"之前,家長非常焦慮,覺得孩子每天作業太多,學業任務太重,休息不好,沒有時間鍛鍊,眼睛近視了,身體肥胖了,情緒低落了--為了催促孩 ...

“雙減”背景下的課堂
"雙減"是一場教育的重大轉型,"減負"是為了"增效",這是一次革命性的教育大變革,是要重構我們習以為常的傳統教學模式. 是的,"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