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熊貓貝貝的第906篇原創文章:
大國博弈,跌宕起伏,迷霧重重,不過本質卻非常的簡單,說到底,還是利益維度的爭奪和拼搶,是不是?
越複雜的表象,對應的本質和根源,往往會有出人意料的簡單,所謂大道至簡,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都是這個意思。
2022年開年以來,烏俄困局和矛盾,這個全球最大的戰爭衝突危局,出現了戲劇性的反轉:
2022年2月15日北京時間夜間,俄宣佈演習部隊開始撤離邊境。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5日報道,俄南部和西部軍區在演習後,開始讓部隊返回駐地。俄羅斯國防部發布了一段部分裝備集結的影片,影片中有坦克、步兵戰車和自行火炮,還有升級後的T-72B3坦克縱隊的行進畫面。
至此,在烏克蘭-俄羅斯衝突過程中自始至終上躥下跳,持續拱火挑唆的美國,謊言不攻自破,由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公開宣稱的所謂2月16開打,結果卻換來了2月16日俄羅斯全面撤軍。
不可謂不諷刺,別的不說,美國這個全球霸主的臉面和威信,看來這一落地,一時半會是撿不起來了。
和平是人類世界和社會發展永恆的主旋律,隨著烏俄局勢的走向趨於明朗,資本市場用腳投票,在情緒面上給出的表現,非常應景:
俄羅斯股市大漲,歐洲股市大漲,美國股市大漲,全球資本市場一片快樂祥和,黃金原油大跳水,熟悉的金融蹺蹺板,又一次重現。
當然,俄烏矛盾,戰爭陰影這麼一路過來,各路深層次的因果分析,地緣政治和衝突前因後果,早已有很多專業,深入地分析了,這篇文章也就不班門弄斧,長篇累牘的進行復述。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不僅僅是個體,就是大到國家又如何?利益,算計的驅動之下,各種以假亂真,真真假假的戲碼,從來不會缺席。
這篇文章,沒有那麼嚴肅,秉承一貫的本質思維和深度風格,以美國這個全球頭號戰爭販子針對俄烏戰爭烏雲之下的如意算盤覆盤作為基礎,從深層次的利益本質和大國博弈的角度,為各位朋友深入解析美國在這出大戲中的表演,以及推演後續趨勢。
沒有什麼艱澀難懂的陰謀論調,也不是什麼無腦鼓吹的爽文,而是從事件表現,看到深度本質。談房論股說經濟,經濟社會,任何衝突矛盾的根源,不都是利益麼?
內容硬核,錯過不再。
以微見著,洞察先機,把握趨勢,指導決策。
PS:
- 文章略長,內容的閱讀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並且需要進行思考。
- 內容不求討好所有讀者,寫作分享也是一個閱讀群體和寫作群體互相選擇的過程。
- 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不同,不做強求,這篇文章的內容不是什麼大路貨,也不是什麼看完能夠帶來輕鬆愉悅精神滿足的爽文,請結合自身需要和認知需求理性看待。
- 頭條獨家文章,抄襲搬運必究!
(如果這篇文章在網易或者其它資訊平臺被看到,不用懷疑,就是抄襲搬運,厚顏無恥)
選擇大於努力,思維決定層次,是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下的重要規則。
1
經濟壓力之下的美國面前,俄烏衝突是精心運作的“一魚三吃”盛宴
從2021年年底開始籠罩在烏克蘭和俄羅斯邊境上空的戰爭,衝突,以及矛盾的烏雲,嚴格意義上,並不是這兩個國家之間的問題,而是美國一手主導的資本大戲。
內在的什麼地緣政治,大國博弈,攻防立場,以及烏克蘭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其實都不是什麼關鍵因素,從這個矛盾被激化的時間點,其實就能看出來,自導自演這場大戲的主角,是美國。
2021年12月,美國通脹持續爆表,美國國債接連突破上限,重新整理紀錄,美聯儲態度和表達風向急變……美國的經濟壓力和風險醞釀,肉眼可見。
美元是全球結算貨幣,而美元的大本營美國經濟出現了問題,需要透過對全球資本的管理轉移風險和矛盾的時候,每一次,都會在全世界掀起各種亂局。
烏克蘭危機其實重現了當年科索沃戰爭的邏輯,美國透過軍事力量支撐美元對全球資本和貨幣的絕對權威。科索沃戰爭對於中國人的記憶不應該磨滅,大使館事件永遠都是中華民族不能輕易忘卻的恥辱。
覆盤科索沃戰爭,美國發動戰爭的主要以及核心目的,就是透過戰爭打壓歐元,製造不穩定和危機四伏的環境讓歐元的國際地位和公信力,包括最重要的安全背景,受到直接的衝擊和顛覆,為的就是凸顯和鞏固美元的的全球霸權地位。
科索沃戰爭以後,歐元一蹶不振,曾經的歐洲資本強國也紛紛陷入美國設計好的經濟蕭條,德國和法國這樣的歐洲核心,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包括資本和貨幣的擴張,幾乎陷入停滯二十多年。對應的,是美元坐穩了全球第一貨幣的霸權寶座,這一坐,就是二十年。
科索沃一戰,從美國角度來看,最大的收穫,是從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大英帝國手裡搶過來了全球金融霸主地位及金融自由化遊戲規則制定者和捍衛者地位。
回到從2021年年底,延續進入2022年開年的俄烏邊境衝突來看,這個時間節點,是不是和美國國內通脹持續,收割中國無果,債務上限爆棚,美元信用遭遇衝擊的現實情況,完美契合了?
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巧合?還不都是需求和供給嗎?!
站在美國的利益立場來看:
1、美國慫恿烏克蘭加入北約,美軍的導彈就要去基輔,地緣上的壓力頂不住,俄羅斯就要反制。北約要東擴,俄白就要一體化,兩軍指揮體系逐步合併,大規模軍演意在沛公。
讓烏克蘭這個棋子身先士卒,演員出身的總統當炮灰,成了美國秀肌肉,不成烏克蘭背鍋,裡外不虧;
2、俄軍要軍演,拜登就要進一步拱火,烏克蘭一旦打起來,中歐班列就要收到影響,中國就不能從經濟上團結歐洲。
不僅能夠斷了經濟上需要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財路,也能打斷中國和歐洲的經濟往來;
3、烏克蘭和俄羅斯打起來,美國坐收漁利,一方面俄國流血了,一方面中國和歐洲貿易不通了,一方面歐洲被北約控制得更緊了。
亂局之下,遠在美洲的美國可以施施然以全球警察的身份出面,打著各種旗號開始制定規則,明搶收割。
端的是打著一魚三吃,瞌睡了送枕頭的精明算計!
外表看著光鮮亮麗,嘴上都是各種主義,落到最後,不還是為了生意?
所以,隨著美國越來越迫切地想要從國內向全球轉移經濟問題,疫情虧損,以及各種風險和矛盾的需求明顯和加強,長期以來相安無事的俄烏邊境,就成了美國資本家和利益集團,煞費苦心,千方百計營造的一個戰爭舞臺。
現代社會,經濟和利益才是一切矛盾和衝突的關鍵根源。
大道至簡,不過如此。
2
如此積極主動的挑起俄烏衝突,美國在利益層面打著什麼紅利“如意算盤”?
因果關係和本質說清楚,那麼站在利益的層面來看,貫穿了俄烏衝突全過程,不斷挑唆和拱火局勢的美國,急赤白眼,上躥下跳,各種演技輪番上陣,是有非常明確的紅利訴求的。
美國不斷炒作“俄烏戰爭”,主要有這麼幾個維度的好處:
1、在資源層面,加強對半導體的全球壟斷和主導作用:
在半導體供應鏈裡,晶片製造對俄羅斯與烏克蘭有原料依賴。
氖氣90%,氪氣40%都來自烏克蘭,鈀40%來自俄羅斯。
晶片製造中所必須的光刻製程,極紫外光打出去需要鐳射氣體混合物,氣體混合物中96%以上是半導體級別的氖氣。
美國透過不斷鼓吹俄烏開戰,已讓半導體市場恐慌,半導體價格預期大漲,另外也將加速美國半導體自制的程序。
疊加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規則霸權,綜合下來,這很符合美國在科技領域向全世界釋放的訊號:半導體供應鏈不安全,美國需要自己掌控半導體供應鏈的論調,也得到了現實的支援。
半導體,美國吃第一波。石油美元效率跟不上超發速度,能錨定現代工業體系中的核心半導體,也是一個路數不是?
2、石油價格暴漲帶來的紅利:
美元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結算貨幣,繫結的就是石油交易,也就是說,石油的價格越高,美元的價值保有和地位就越硬。
但是關鍵還有一點,那就是石油是從哪裡產出的,2019年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但也只保持了一年,就被中東和俄羅斯聯合起來的歐派克+透過增產給擠下來了。
所以美國的目的很清晰,一個打壓石油產出國的出貨,保障美國的石油產出地位,一個就是主導油價,錢只能讓美國自己賺。
中東地區攝於美國的軍事威脅好辦,同樣是石油產出大國的俄羅斯,不好辦。
讓烏克蘭做壞人,製造戰爭衝突,這筆賬,很划算。
只要打起來了,美國就可以名正言順在貨幣結算以及全球貿易領域制裁俄羅斯,攜道義打壓美國石油生意最難對付的俄羅斯,何樂而不為?
3、天然氣的生意:
歐洲極為依賴天然氣,40%的天然氣是向俄羅斯購買的。
可當2021年以來美國把俄烏危機炒作起來後,非常明顯的就可以看到:
俄羅斯賣歐洲的天然氣,大幅減少25%,同一時期,歐洲買美國的天然氣,大幅增加25%
也就是說,歐洲把買俄羅斯天然氣的份額,全都轉去了美國。
俄烏真爆發衝突,美國就能舉起制裁大旗,打斷俄羅斯原油和天然氣出口,將俄羅斯排除出世界美元交易體系。
跟著美國會立刻順理成章地吃下俄羅斯被驅逐後,所空出的巨大能源蛋糕。
戰爭都是藉口,生意才是本質。
4、營造歐洲地區不穩定局勢,打破歐洲低通脹對全球資本和儲蓄的吸引力。
相較於美國通脹嚴重,歐洲疫情以來透過歐盟管控實現3.5%的通脹率,毫無疑問成為了美國以外的絕佳資本避險寶地,當然,中國的通脹情況更好,只是中國嚴格的外資管控擋住了絕大多數全球避險資金。
資本持續滯留,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須要穩定安全的環境。雖然資本逐利,但是資本的第一性是趨利避害,對安全環境的惰性是必然的。
美國資本市場想要吸引全球資本和儲蓄,按照當下的通脹情況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優勢可言,短期無法扭轉美國經濟表現,那只有挑起外部矛盾,製造混亂和動盪,來實現對資本的擠壓和引導。
5、收割中國的計劃不得逞,也不能打消美國全球收割,轉移財富的路徑依賴。
美國的經濟後花園,拉丁美洲,長期以來經濟萎靡,割無可割;
日本韓國算預備物件,收割毫無難度,但是體量放在那裡,對於美國疫情以來的窟窿規模而言,塞牙縫都說不上。
其實美國的主要目標和物件,就是經濟規模和體量已經是全球第二的中國,而原本的計劃也是讓中國承接通脹的,結果沒想到這一次,中國的態度很明確,也很堅決:
“不吃這一套”!
不僅僅是態度,中國國家事實上也在2020年下半年就開始了主動的經濟和貨幣政策和管控層面的緊縮,全國上下,達成共識,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認知共識,全面抵禦美元通脹潮汐,這就讓美國的收割計劃,徹底泡湯。而且按照過去兩年中國的表現來看,美國心裡也明白,收割中國的如意算盤可能是打不響了。
但是收割不了中國,不代表美國就會打消收割的邏輯,放眼全球,也就只剩下經濟發達,同樣是資本主義國家陣營的歐洲了。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拱火俄烏衝突,營造歐洲地緣危機,而且美國還不用支付衝突成本,什麼叫空手套白狼?
猶太奸商和昂撒匪幫的策略,都是明牌,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霸權加持,厚顏寡恥,擺明了一副“大家都知道又怎麼樣?我就是這麼打算的,你們能拿我怎樣”的無賴態度。
但是2月16日,俄烏邊境的異常安靜平和,俄羅斯提前一天宣佈撤軍,將美國的如意算盤徹底掀翻了。
大局已定,塵埃落定,原本就不想打的俄烏兩國,面對美國政府言之鑿鑿的2月16日戰爭宣傳,選擇了複雜博弈裡面的最優解。
留下美國在風中凌亂:從滿盤皆贏,到被全世界羞辱嘲諷的獨角戲。
不花一分錢衝突成本,就連支援烏克蘭的動作(美國向烏克蘭提供高達10億美元的貸款擔保。)都想透過開無風險的空頭支票糊弄,就想著坐收漁利,長期自認為可以將全球局勢玩弄於鼓掌之間的美國,這一次,終於以猴戲表演收場,臉面掃地,算盤打翻,美夢落空。
2022年以來盤桓於俄烏上空的戰爭迷霧,就此散去,當然,這比美國的醜態,更值得慶幸。
美東時間2月15日拜登就烏克蘭局勢發表演講 圖片來源:頭條相簿
3
趨勢和影響預判:接下來,戰爭販子還會有哪些可能的動向?又會對全球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美國是全球霸權第一國,臉面問題不是什麼大問題,資本主義國家講究利益優先,丟臉事小,經濟問題事大。
很明顯,隨著烏俄局勢走向明朗,美國預期的衝突和戰爭沒有實現,那麼對應的一切紅利如意算盤都落空了,美國想要透過俄烏衝突實現的利益紅利獲得,包括想要解決的經濟問題,也就無從談起了。
既然沒有解決,那肯定還是會想辦法,美國國內各種矛盾和經濟風險的鍋蓋一天沒有掀起來,那必然決定了美國這個戰爭販子手段倍出的行動就不會停止。
接下來,對於俄烏局勢,美國會有那些動向?又會對全球帶來哪些影響?
1、第一種可能,是暫時的偃旗息鼓,不過這樣的時間不會很長,美國國內的經濟問題已經迫在眉睫,留給美國攪動全球局勢,引導資本順利迴流的時間,不多了,
2、第二種可能,是繼續拱火俄烏局勢,對於挑起俄烏邊境的衝突依然抱有期望。
3、第三種可能,放棄對俄烏的挑撥,在其他地區和國家重起爐灶,繼續發揮戰爭販子的本質,製造局勢動盪。
4、第四種可能,目標重新鎖定中國。
當然,所有的可能,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美國優先,轉移通脹,吸引資本”。
這就是美國作為霸權主義國家,在當下從可行性角度,幾個不同的選擇。
4
寫在最後:用以微見著的視野來看,警惕美國的經濟問題爆發。
對於美國的經濟風險和金融壓力而言,有幾個細節還值得特別關注:
1、美國對於阿富汗的國家財富進行明目張膽,不顧臉面的搶劫和瓜分;
2、對於俄烏局勢,急赤白眼,態度過於積極;
3、各種針對中國經濟的制裁,法規,同期密集落地;
……當然,這樣的細節表現還有很多,客觀來說,給全世界的感覺,美國頗有點狗急跳牆,,病急亂投醫,還有精神錯亂的既視感?
其實從以微見著的視野來看,能夠說明什麼問題?
2022年開年以來,美國這個國家的內部經濟矛盾和風險,外部的金融和美元的壓力,已經持續醞釀積累到了一個很危險的臨界點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極富有舞臺藝術天賦的美國資本集團,在演一出好戲,想要迷惑欺騙全世界。
毋庸置疑的是,擁有全球貨幣霸權,在軍事和科技加持之下的美國,在2022年的國內經濟風險如何解決包括走向,已然成為了全世界在2022年經濟穩定和持續發展的需求面前,最大的灰犀牛風險。
君子都知道不立於危牆之下,更別說高度敏感,聞風而動的資本了,經濟發展也好,資本駐紮也罷,都是需要一個長期穩定的安全環境才能得以實現的,美國當下的情況,似乎就是在全世界頭頂高懸的一枚引信已被點燃的炸藥。
現代社會,經濟環境,談什麼也別談錢啊,但是所有的風險和迷霧,最終不還是錢,還是利益根源上的問題嗎?
萬法歸宗,大道至簡。
對於全世界,包括中國而言,或許真正的衝擊和挑戰,還沒有到來,絕對值得打起十分的精神,加以警惕。國家如此,個體亦然。
短階段內,對於投資和擴張持有保守態度,既然都是中國人,那麼以國內經濟邏輯第一,選擇和自己的祖國同仇敵愾,步調一致,這不僅僅是一種現代經濟社會的基本素養,更是每一箇中國人,面對瞬息萬變,撲朔迷離的各種複雜國外國內經濟動態,最重要的認知。
保持思考,堅持理性。
謹以此文,和所有中國同胞們,共勉。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於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確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交個敢說真話,會說實話,善於觀察的年輕人朋友,可好?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