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在網際網路上衝浪的小夥伴,估計十有八九都聽過#程式猿 格子衫 禿頭#的段子,程式猿老鐵們更是以此調侃自嘲,還衍生出許多搞笑又略帶辛酸的表情包。
不過調侃都是表象,網際網路時代可是程式猿的春天啊,看看鐵子們的銀行卡數字就知道啦~
以JAVA工程師為例,通常來說,具有3~5年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擁有年薪10萬元是很正常的一個薪酬水平。從一些大廠內推程式設計師的獎金高達千元,也可以窺見其行情地位,可謂名副其實的香餑餑。
從供需看就業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
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快5G網路規模化部署。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可以看到,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為IT技術人才大展拳腳提供了巨大的平臺基礎。同時,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等不斷髮展,也亟需大量高水平IT技術人才保駕護航。
另一方面,數字化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滲透也意味著IT人員可選的行業更廣泛了,從遊戲、社交、電商、短影片到寵物、醫療、美食、出行,從業人員儘可選擇自己中意的領域去發光發熱。
程式設計師的浪漫
程式猿的春天不僅在money,程式設計師的浪漫也是獨一無二的。
"
我有三行程式碼,在太空裡。再過十五分鐘,咱們去窗邊,也許能看見一顆流星。我是一個理性的人,我沒法祝大家新年願望全都實現,但我至少能祝大家:如果看到流星的時候,都來得及許一個願望。"
脫口秀演員龐博,作為一名中科院碩士畢業、從事航天的“前程式設計師”,把浪漫融入段子,為程式設計作最美好的詮釋。程式猿們的日常可不止於枯燥,還有無數藏在程式碼裡的詩與遠方。
中科院軟體中心
中科院軟體中心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前身是於1986年成立的北京軟體實驗室,公司依託中科院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優勢,致力於成為卓越的先進資訊化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
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型企業,中科院軟體中心高度重視研發創新,在物聯網軟硬體應用研發、行業大資料應用平臺建設等方面有突出優勢,不斷透過構建智慧化應用支撐環境為行業間或領域間的融合、創新和轉型提供綜合服務。
中科院軟體中心總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科院軟體園,辦公場地3000餘平米,公司員工300餘名,其中90%以上都是專業技術型人才,擁有大量高學歷技術研發人員,以及863專家、財政部專家、中科院創新引進人才等人才資源,同時能夠整合中國科學院內部各個院所的專家資源和技術資源為客戶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