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是劉少奇同志論述黨員黨性修養的主要代表作。1939年7月8日、12日,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後被任命為中共中原局書記的劉少奇,應延安馬克思列寧學院邀請,分兩次為黨員幹部進行關於共產黨員修養的演講。演講的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而且深入淺出、旁徵博引,引起強烈反響。隨後,應《解放》週刊邀請,劉少奇將演講內容以《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以下簡稱《修養》)為題整理成文,送毛澤東同志審閱後,於同年8月至9月在《解放》週刊分三次刊載。此後,應廣大讀者要求,同年11月,延安新華書店印發單行本。延安整風期間,《修養》與古田會議決議一併被列入必讀的22個檔案。據不完全統計,1949年到1966年,《修養》印行了2000多萬冊,還曾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國外發行。2011年,被收入《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6冊。
劉少奇修改《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修養》全文4萬多字,大量引用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等人的論述,結合實際系統闡述了共產黨員為什麼要加強黨性修養、從哪些方面進行黨性修養、怎樣加強黨性修養等問題,不僅在當時對加強黨員修養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成為推動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在歷史的程序中,哺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2011年3月20日,習近平同志在參觀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時指出,劉少奇同志的經濟思想、治國理念和《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理論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教科書,應該好好學習、研究和宣傳。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們重溫這部經典著作,要突出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其時代價值和實踐意義,並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從嚴治黨重要論述結合起來,準確把握加強黨性修養的時代要求並落實到實踐中,切實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黨性修養是共產黨員的終身“必修課”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不少聖人賢士就很重視自我修養的問題,孔子的“修己以安百姓”、孟子的“修身以養性”,都強調自我修養。劉少奇在《修養》中,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融入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實踐中,在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共產黨員的修養”這一理論命題,開篇即指出要講的是“共產黨員的修養”問題,並在第一部分專門論述“共產黨員為什麼要進行修養”。
劉少奇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共產黨員的使命和任務、無產階級革命的特點等方面,強調共產黨員加強修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共產黨員,是近代歷史上最先進的革命者,是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現代擔當者和推動者”,要在鬥爭實踐中取得進步,提高革命的品質和能力,就必須“經過一個很長的革命的鍛鍊和修養的過程”,在實踐中加強自我修養和學習,在各種艱難困苦中提升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劉少奇還告誡共產黨員不僅要在艱苦困難的環境中加強自身的修養,還要“特別注意在革命勝利和成功的時候,在群眾對自己的信仰和擁護不斷提高的時候,更要提高警惕,更要加緊自己的無產階級意識的修養,始終保持自己純潔的無產階級的革命品質”,絕不能重蹈歷代革命者在成功時腐化墮落、走向失敗的覆轍。
如果把黨性比作共產黨員心中的燈塔,那麼,如何使燈塔不懼風雨磨難侵擾,不移位、不浮沉,始終保持應有的亮度,指引前進的方向?顯然,這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必須經常做好加固保養和補充能量的工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幹部的黨性修養、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的積累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終生努力。
事業永續、初心不改,啟航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趕考路,我們要始終把加強黨性修養、鑄牢黨性根本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永無止境的追求,持續增強使命感、責任感,以“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恆心和毅力,大力傳承紅色基因,不斷改造主觀世界,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要求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涵養“人類最偉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確堅定的黨的、無產階級的立場”,努力爭當毛澤東同志倡導的“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理論學習和思想意識修養是統一的
理論學習和思想意識的修養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一個共產黨員的黨性修養,其根本動力來自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而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又依賴於對共產主義理論的科學認知。《修養》頗富見地的提出,“理論學習和思想意識修養是統一的”,不能把兩者相割裂,要注重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過程中改造自己,增強無產階級思想意識。
劉少奇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深刻地指出,一個共產黨員,如果沒有堅定、純潔的無產階級立場和理想,只讀書本,是不可能真正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的;同時,如果不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並用以指導自己的思想行動,也是不可能在革命鬥爭中堅持無產階級立場、體現無產階級思想意識的。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修養方法,和其他唯心主義的脫離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的修養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要把理論學習和思想意識修養統一起來,就必然要把理論學習和思想意識修養都融入革命的實踐中。《修養》指出,共產黨員最基本的責任就是要實現共產主義。要在革命實踐中虛心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以及“無產階級的品質”,並且運用到生活、言論、行動和工作的具體實踐中去,在改造現實的同時改造自己。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以先進理論武裝頭腦,才能進而以先進理念指導行動,才能真正提升黨性修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學習,要正確把握學習的方向。忽視了馬克思主義所指引的方向,學習就容易陷入盲目狀態甚至誤入歧途,就容易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中無所適從,就難以抵禦各種錯誤思潮”。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徵程,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要面對的是更加複雜的形勢和更加艱鉅的任務,還有可能面對難以預料的風險和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必須從更高的政治站位來認識和理解加強理論武裝、堅定政治立場的問題,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著力提高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抵禦風險、迎接挑戰的能力,努力當好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用共產主義的世界觀糾正一切錯誤的思想意識
《修養》把“對於共產主義事業的瞭解,以及黨員個人利益和黨的利益之間的正確關係作為標準”,指出許多黨員、幹部都是合格的,其中不乏先進模範,但同時一針見血地指出,有一些黨員和幹部“還存在著各種各色的或多或少的不正確的思想意識”。劉少奇根據自己的調查研究和切身體會,從一些黨員入黨動機和目的不純、“存在著比較濃厚的個人主義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識”、存在“自高自大、個人英雄主義、風頭主義”的思想意識、“有濃厚的剝削階級的意識”、立場不堅定、存在“計較小事,不識大體等毛病”等方面予以批判,深刻剖析了“黨內各種錯誤思想意識的來源”。這些論述為黨員、幹部對號入座,檢查自己身上是否存在錯誤思想意識提供了參考。
劉少奇指出,這些錯誤思想意識,有的時候潛伏著、被克服,有的時候又可能發展起來,要正視“某些不好的東西”“黑暗的一面”,不能以“家醜不可外揚”的態度遮掩。他認為,正是因為還存在這些錯誤思想,“共產黨就有改造社會的任務,黨員就有改造自己的必要,就有修養和鍛鍊的必要”。“我們黨員在思想意識上的修養,就是要自覺地以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去克服和肅清各種不正確的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做到黨員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從黨的利益。
可以說,這些論述是對古田會議確立的思想建黨理論原則的深化和發展,發揚了古田會議運用無產階級思想糾正非無產階級思想的政治智慧,並加以更為清晰、系統的理論闡釋,為延安整風找到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加強黨性修養,敢於照鏡子、揭短處,勇於自我革命、刮骨療毒是重要內容,也是有效辦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要有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強化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不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走好新長征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修養》所指出的錯誤思想,有的在今天黨員幹部身上還能找到若隱若現的影子,有的還呈現出了新的表現形式。我們要時常對照黨章黨規黨紀,對照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對照初心使命,對照革命先輩的崇高品德,對照劉少奇羅列的問題清單,“檢查自己一切的思想行動,糾正一切不正確思想意識”,努力“把自己鍛鍊成為一個忠誠純潔的進步的模範黨員和幹部”。
用無產階級的態度正確進行黨內鬥爭
黨內矛盾和黨內鬥爭是客觀存在的。劉少奇認為,黨員在“思想意識”上以及“觀點、習慣、情緒”上的差別,會產生世界觀、道德觀方面的差別,同時還產生“對於事物、對於革命中的各種問題之不同的認識方法和思想方法”,這導致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從而“引起黨內許多不同意見、不同主張的分歧和爭論”“引起黨內的鬥爭”,關鍵在於如何解決黨內的矛盾,如何解決這種分歧。其辦法,“只有經過黨內鬥爭”。
劉少奇在《修養》中分類列出了“混入黨內的階級異己分子和敵對分子”“無產階級立場不堅定和思想方法不正確的黨員”和“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原則的黨員”三種人對待黨內鬥爭的態度,指出我們應該採取“無產階級的態度”“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一)正確加以認識和辨別,站在正確的方面;(二)學習、提倡併發揚黨內一切好的模範和正氣;(三)不畏懼必要的黨內鬥爭;(四)不抱機械的絕對的態度;(五)在黨內鬥爭中團結黨,提高黨的紀律和威信。劉少奇反對“黨內無原則的糾紛”,強調“我們的同志不但應該有黨外鬥爭的鍛鍊和修養,而且應該有黨內兩條戰線鬥爭的鍛鍊和修養”,只有“發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正確地進行黨內鬥爭”,才能使黨鞏固、發展和前進。
在《修養》的基礎上,1941年7月,劉少奇在中共中央華中局黨校作了《論黨內鬥爭》的演講,對黨內鬥爭問題進行了更全面、更深入的闡述,初步形成了關於黨內鬥爭問題的理論體系,為我們黨處理黨內矛盾、開展黨內鬥爭的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我們加強黨的建設,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鬥爭”。真正做到勇於、善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正確對待黨內矛盾和黨內鬥爭,應該成為共產黨員黨性鍛鍊和修養的重要內容。
回望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曆程,經常有效地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正確開展黨內鬥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構建良好政治生態,是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滄桑、依然風華正茂的重要“紅色密碼”。走好新趕考路,必須正確認識新的歷史方位下黨內政治生活的新表現和新特點,用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指導與時俱進的黨內鬥爭實踐,使我們的黨組織和黨員更加健康、更加堅強,永遠保持蓬勃生機、意氣風發。(曾漢輝 鄧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