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史記》傳中華文化精神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史記》傳中華文化精神


華茲生《史記》英譯本

《史記》傳中華文化精神


《史記》日本現代語譯本

《史記》傳中華文化精神


《史記》法譯本(友豐書局)

《史記》傳中華文化精神


楊憲益、戴乃迭英譯本

《史記》《水經注》《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孫子兵法》……在歷史長河中,先人留下了對自然、對歷史、對社會的認識和精粹總結,成為中華民族人文社科領域的經典。這些典籍因其重要價值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從今天起,“悅讀空間”版推出“中國典籍在海外”欄目,讓我們細數這些經典之美,看它們在異域開出的花。

——開欄的話

沐浴在數千年曆史輝光下的中國人,是幸福的!

《史記》給予中國人的精神滋養,就是一例。史學界讚譽司馬遷開創紀傳體史學正規化,文學界感嘆《史記》的文辭長短相錯、文采風骨盡在。在世界觀、人生觀的角度,司馬遷提出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人生價值觀,不僅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也成為影響世界的一種中國文化精神。

筆者以為,司馬遷對後世的最大影響,莫過於實現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人生目標。這種“立言不朽”的榜樣力量,激勵後人以創新、傳世意識著書立說,成為貫穿2000多年中國文化發展史的一種特質,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罕見的。

身為魏晉帝王的曹丕有“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之論;南宋自學成才的鄭樵,隱居夾漈山編纂數萬字的紀傳體通史《通志》;明代李時珍“蒐羅百氏”“採訪四方”,歷經40年完成《本草綱目》:清初顧炎武,以“明道”“救世”為宗旨,歷經30年編成反映明末清初思想風貌的學術專著《日知錄》。揚雄的《方言》、班固的《漢書》、王充的《論衡》、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洪邁的《容齋隨筆》……今天中國人能讀到的絕大部分經典著作背後,幾乎都有司馬遷的影子。

《史記》在亞洲世界

《史記》在亞洲傳播有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幾乎與中國大陸同步。

處於漢字文化圈的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國家,社會主流階層從國王到大臣、再到貴族子弟的教育,均閱讀和學習《史記》,並歷經從抄寫、刻本傳播到用當地語言選譯、節譯、全文翻譯傳播的歷史階段。

公元600-604年,《史記》由遣唐使帶回日本。公元701年日本頒佈《大寶律令》,規定專攻史學紀傳的學科需學習《漢書》《史記》等。平安時代,《史記》是嵯峨、清和等4位天皇學習的中國典籍之一,明治天皇每逢二、七日專門攻讀《史記》。奈良、平安時代,《史記》是日本宮廷教育的必修課,室町、江戶時代,《史記》是日本政治家和各藩王開設的子弟學校的必讀書。據覃啟勳的研究,《史記》直接影響了日本歷史書《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的誕生。1978年日本明德出版社出版的《史記研究書目解題》記載了670部研究專著。筆者日前查閱日本國會圖書館書目,發現以“司馬遷”署名的圖書有199種,包含《史記》的日語譯註本、點校本和日文翻譯本。

《史記》約在東晉時期的317—420年間傳入朝鮮半島,並以漢文文字的形式傳播。據《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記載,公元372年,高句麗“立太學,教育子弟”,除講授“五經”外,還講授包括《史記》的“三史”。公元1425,朝鮮鑄字刊印《史記》,頒贈文臣。之後刊刻崔岦編纂的《漢史列傳抄》和以朝鮮國王名義編纂的《史記英選》木刻本。

1965年,韓國玄巖社出版了第一部韓文選譯本《史記列傳》,韓國漢學家崔仁旭譯。其後《史記》以文學作品形式在韓國廣泛傳播,突出趣味性和教育性,影響從社會主流階層深入到大眾傳播層面。1992年,中國文學研究學者丁範鎮帶領成均館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進行《史記》全書的韓文譯註,1996年出齊全部7冊。

《史記》在歐美世界

在歐美,《史記》傳播翻譯的主體先後歷經傳教士、學院派漢學家、中國研究學者幾個階段,故影響多在學術研究領域。

《史記》法譯本由法國漢學家沙畹主持的。1889年,24歲的沙畹以法國駐華使團譯員身份來到北京,在清朝駐法使館參贊唐夏禮幫助下,著手翻譯《史記》。沙畹翻譯的《史記》屬節譯本,由導言、註釋和極為詳盡的附錄組成,考證嚴謹,在註釋中進行大量發揮。沙畹的學生、法國漢學家馬伯樂評價它是“自理雅各《中國經典》以來歐洲漢學界最重大的著作”。

俄國東正教使團團長比丘林在1851年出版的三卷本《古代中亞各民族資料》中,翻譯、使用了《史記》中“匈奴列傳”和“大宛列傳”為底本翻譯成俄文。後蘇聯科學院院士阿列克謝耶夫節譯《史記》17篇,多為各篇總括性內容。影響最大的是蘇聯科學院中國學研究所副所長越特金的《史記》俄文全譯本,翻譯過程中越特金與顧頡剛等中國學者通訊交流。2010年越特金誕辰百年之際,俄譯註釋本《史記》第九卷問世,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歐洲語言全譯註釋本。

迄今為止,《史記》尚無英譯全譯本,目前7種單行本中,影響較大的是華茲生的《史記》英譯本。該譯本打亂《史記》原有順序,按漢朝歷史和漢武帝時代特徵編譯出可讀性強的80篇,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後作為世界文學經典譯本,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代表性著作選集“中國系列叢書”。從OCLC資料庫檢索來看,世界各地收藏華茲生譯《史記》1961年版的圖書館多達823家,是世界上紙質版《史記》譯本中收藏館數最多的。

已出版8卷本的倪豪士英譯本,保留了《史記》原著寫作順序,譯本內容有紀年說明、度量衡對照表、譯文等。每頁譯文下附有詳盡的考證與說明,每章後附有譯者相關評註,每卷譯本後附有參考文獻目錄等。中外學術界認為這是一部嚴謹求實、考證全面、最富學術價值的《史記》英譯本。世界各地藏有倪譯《史記》的圖書館多達412家,擁有倪譯《史記》電子資源的圖書館達1233家。

中國文化精神獨特的價值

中國文化精神獨特的一個方面,就是將有限的生命價值與歷史結合在一起,將立功、立德、立言,作為不朽的標準。即透過“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的道德建樹、“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的社會貢獻、“言得其要,理足可傳”的思想文化創新,使個體載入史冊獲得永恆。這種人生價值觀,超越了以滿足個體私慾為目標的自然階段,實現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文明化階段,卓然不群。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認為,中國人雖然樂意收集歷史材料、記載歷史事實,但缺乏“反省”的態度,更沒有“精神”的貫穿,因而是“原始的史學”。實際上,無論是司馬遷將著述視為生命最高價值的態度,還是他記錄歷史的視角,都閃耀著精神的光輝。

以此觀之,《史記》給予漢字文化圈的亞洲國家的影響最大,而在宗教情結濃厚及長期抱有西方中心主義的歐美世界,蘊含在歷史敘事中的中華文化精神的魅力才剛剛開始展現。

(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化走出去效果評估中心主任)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28

相關文章

《周先祖 周王朝 周文化及中華文化系列(122)》
2021.10.14./文:楊永輝 122:周文化--周文化中的謙讓與舉賢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泰伯奔吳的典故.<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有泰伯三讓天下的故事. 第一讓:按當時部落社會慣例 ...

宣講家文稿:中秋節蘊含的中華文化基因及其傳承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是每個中國人都向往的重要時刻.中秋節作為流傳上千年的傳統節日,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力量,使其穿越時空.穿越地域. 那麼,這種力量來自哪裡?我認為應該是來自其所蘊含的被共 ...

趙傑:少數民族對中華文化的重要貢獻
中華民族是歷史上形成的一個統一的民族共同體,也是從古到今逐漸凝聚成的一個精神大系統.在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大系中,在中華文化琳琅滿目的鮮活內容中,少數民族文化所佔的比例遠遠超出他們的人口比例. 少數 ...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中華文化的十六字心法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中華文化的十六字心法
中華文化的16字心法,是我們老祖宗所說的中華聖賢傳心之言.語出<尚書大禹謨>,謨是謀略的意思,是舜帝禪讓傳位時對大禹說的一段話,其核心內容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按照近 ...

楊振寧:《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

楊振寧:《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
來源:人民網.中國新週刊 記者:方玄昌,鄭偉庭(整理) <易經>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使得中國傳統思維只有歸納法而沒有推演法,進一步使得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誕生? 發展近代科學,一定要擺脫 ...

楊振寧:《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楊振寧:《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我的題目是"<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以下幾十分鐘要討論許多觀念:精簡.比類.天人合一.聯想.取象.漢語漢字之形成.歸納等(見圖1).這麼多觀念很短時間不能講得清楚, ...

陳來:中華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有關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我提出幾點粗淺的看法,供大家討論: 第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不應當是一個抽象的理論對比或推演 ...

人心迴歸,根在中華文化認同

人心迴歸,根在中華文化認同
維多利亞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見證香港"一國兩制"事業走過非凡歷程. 資料圖片 香港金紫荊廣場,各界青年參加國旗展示活動. 資料圖片 [大灣觀察] 香港因其獨特的發展歷程和發展環境, ...

文化之約|聽王蒙講中華文化的特色與生命力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同華 中國人無論經歷過怎樣的磨難.苦厄,我們從未在苦日子面前喪失對美好生活的希望,中國的文化和歷史,是中國人的驕傲,更是中國的力量所在.圖為9月12日央視播出的<典籍裡的 ...

《史記》中記載唯一吃過龍肉的人,你若是這些姓,或許是他的後人

《史記》中記載唯一吃過龍肉的人,你若是這些姓,或許是他的後人
"龍行踏絳氣,天半語相聞. 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作為人文底蘊深厚的古老文明國度,自然充滿著許多的神秘傳奇與故事,而在數千年的發展程序之下,留下了許多關於過去物種的記載,留在 ...

裴高才:辛亥“史記”告訴你,武昌首義“第一槍”史實原貌

裴高才:辛亥“史記”告訴你,武昌首義“第一槍”史實原貌
蔡寄鷗:<鄂州血史>,龍門聯合書局1958 辛亥革命武昌首義走過了110年,而學界關於打響武昌首義"第一槍"的問題,學界歷來有人員認定與時間先後之爭,武昌起義當事人的回 ...

奪冠往事丨中華體育精神就像北斗一樣指引著我們勇往向前

奪冠往事丨中華體育精神就像北斗一樣指引著我們勇往向前
來源:紅網-時刻新聞 湘籍奧運會羽毛球冠軍田卿(左)資料圖. 湘籍東京奧運會賽艇男子雙人雙槳銅牌獲得者張亮(右)資料圖. 紅網時刻記者 黎鑫 長沙整理報道 心中有方向,前進有力量. 這幾乎是每一名運動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沒有標點符號的句子你能看懂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沒有標點符號的句子你能看懂嗎?
早上點早點早點早上早點吃 讀者一,使用標點後的句子應為:早上點早點,早點早上早點吃.古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書全靠讀文斷句.讀書者在書上畫圈.現代人讀書,沒有古人精細. 讀者二,早上點早點,早點,早點 ...

神秘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不僅以其悠久.豐富稱著於世,還因其濃郁的神秘性為中外矚目.所謂神秘,內含神奇,隱秘之意.一切有神秘色彩的文化,都可以稱之為神秘文化.舉凡三皇五帝.后妃妻妾.太監外戚.術士巫師.隱者仙人.善男 ...

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易經
大道不孤,萬法歸易. 它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呢,大概是中華民族像一個嬰兒般開始有記憶的時候.它就像一顆種子,也悄悄地萌芽了. <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 ...

武俠風出圈!張晉領銜的這首《好春光》讓你知道中華文化的快樂

武俠風出圈!張晉領銜的這首《好春光》讓你知道中華文化的快樂
中國大鼓遇到中國武術和中國舞,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在<披荊斬棘的哥哥>第三次公演"等我找到你"主題演唱會上,張晉.敖犬.尹正.高瀚宇.李響別出心裁對<好春光> ...

揭秘史記|漢武帝大張旗鼓迎接修成君,王太后傷疤被狠狠地撕開

揭秘史記|漢武帝大張旗鼓迎接修成君,王太后傷疤被狠狠地撕開
對話,跨越兩千年:邂逅,司馬遷密碼. 權力是一種普遍的人性的慾望. 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中,都充斥著權力的博弈. 縱觀漢武帝一生,一直在和外戚權勢斡旋和纏鬥,制衡.打壓.剪除和利用-- 得以繼位,因為 ...

一掃黑暴陰霾,灣區升起明月!中華文化璀璨,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一掃黑暴陰霾,灣區升起明月!中華文化璀璨,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灣區" 9月21日晚,"灣區升明月"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辦,眾多內地.香港.澳門.臺灣的知名音樂人.電影人將齊聚粵港澳大灣 ...

揭秘中國古代建築圖面貌,傳承中華文化優秀遺產
來源:中國民族建築 古建知識解讀 中國古代建築圖,基本上以平面圖為主,其中將重要的建築繪出立面圖或透檢視.其位置就是該建築在平面圖中的位置,這種畫法,既是平面圖,又是立面圖或透檢視,互相結合.這是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