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在除夕那天,我會寫一篇新春寄語,為客戶為團隊為自己打管雞血,但從虎年開始,這篇新春寄語放在春節假期結束開工的第一天,一是討個好彩頭,二是避免和新曆新年寄語重複,三是把假期自我審視的洞見分享給大家,不求共鳴,只希望能讓您有所思考,有那麼一絲絲啟發。
關於信仰
春節前,我和團隊拜訪了顧問單位福建愛和生命關懷協會,有幸得見釋聖如師太。師太年少即對死亡有著深刻的思考,俗世身份又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佛法加持下在臨終關懷和自閉症兒童療愈領域成效頗豐。師太教授:佛教並無神仙,佛陀是覺悟者;要相信人性本善;要堅持“愛”“和”是世界運轉的核心力量。對於一、三觀點我嚴重同意,但是對於“人性本善”卻持不同觀點。
春節假期,我反覆聽萬維鋼老師解讀的美國心理學者羅伯特賴特所著《為什麼佛學是真的》,有了新的思考。佛教如果僅僅理解為一種宗教,是窄化了,如果理解成“佛陀的教誨”更容易被知識分子所接受,也更科學更客觀。佛教相對於其他一神論的宗教,允許辨析與論證,這是我很喜歡的,而把佛教當成一種世界觀,以更高的視角觀察和體驗這個世界,是研習佛學最大的收穫。
所以,在我看來,人性即不本善也不本惡,如薛定諤的貓一樣,在沒有展現的那一刻,不知其是善還是惡。而教育就是用知識道理來引導人性中善的一面持續性的輸出,扼制惡的一面萎縮甚至消亡。
日常生活中亦能驗證這個觀點。在單位裡的老好人可能是家庭中的施暴者;公司裡的睚眥上司可能對女兒萬般寵愛;在談判桌上凌厲的對手可能對保潔阿姨禮貌相待;道貌岸然的領導亦可能情史混亂……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對於不同面目展現的物件而言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惡,所以越是在江湖混久的,越不會用好壞善惡來評判一個人,畢竟絕對的惡人與絕對的善人一樣稀缺。
但我相信“愛”“和”是地球生生不息的底層支撐,並願意以“愛”“和”之善念去處理紛爭,化解矛盾,也希望相信人性本惡的人們能理解幽微人性背後的不得已,越理解越慈悲。
關於壽命
中國人忌諱死亡,長生不老的奢望從秦始皇開始就刻在DNA裡,這也導致中國人的繼承以法定繼承為主,遺囑繼承為輔,似乎寫一份書面的遺囑檔案就讓自己離死亡更近了一步,不僅僅是晦氣那麼簡單。2021年9月,廈門疫情來勢兇猛,團隊不得不居家辦公。在此期間,我發起了“寫一份有溫度遺囑”的線上活動。作為律師,遺囑是我們在進行法律宣講、為客戶設計財富傳承方案、處理繼承糾紛過程中經常面對的法律檔案,說起來頭頭是道的同事們,動起筆來,無論是70後80後90後,每個人都淚灑鍵盤,覺得很艱難。
誰能情願滿心歡喜的離開這個世間呢?30歲的青年有太多待完成的心願,80歲的老人就沒有遺憾嗎?佛學中的“苦”是不滿足,誰又能滿足?年輕貌美的希望青春永駐,有千萬資產的希望進軍億萬俱樂部,住了大平層的要住獨棟別墅,處級幹部希望上副廳,最不濟正處副局的職位要爭取,即便是我家金毛丹妮,今天吃了牛肉罐頭明天吃普通狗糧都是一臉不開心,更高更強更有錢,誰不希望人生如直線上升永不低落?此時,人生戛然而止,誰會甘心誰又能釋懷呢?對於一群律師而言,法律的嚴謹和職業的責任感,讓“交代後事”這件事變得尤為艱難。每一種情況都希望被考慮,每個應該被照顧的人都要安排妥當,是否有足夠的保險槓桿?除了錢財外能否對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做好關照保障?最後,大家一致認為最好的方案就是好好活著。
但就活著,也產生了分歧。有人希望在66歲時體面的離開世界,並研究了各種死法;有人希望活到百歲,把每個應該照顧的人都能照顧終老,自己再無遺憾的離開;有人覺得活在當下就好了,想那麼多幹嘛;而我相信命由天定。
出生的那一刻命運的七成都寫在DNA裡。出身、樣貌、秉性、身體素質,無一不由DNA決定,性格可以後天培養,但是這個“後天”是年幼的個人能選擇的嗎?我們被命運推著向前走,在有限的可以改變的空間裡掙扎,我命由我不由天,豪氣萬丈,但能實現命運翻盤的只有極少數,如DNA變異一樣,是小機率事件。
春節假期,我看了一本紙書《薄世寧醫學通識講義》,很受震撼。比如說人人恐懼的癌症,我原以為沒有癌症家族病史,不抽菸、不喝酒、不熬夜、不生氣、多運動、多吃健康食物就可以遠離癌症。而這些因素和癌症的相關性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因為引起癌症的最大危險因素是染色體在複製過程中發生的隨機錯誤。“生命本身就是一種癌前狀態,年齡越大,細胞分裂的次數越多,癌症發生的風險就越高。40歲以上的人患癌的風險呈指數級增長,如果人的壽命達到85歲,累計患癌的風險高達36% 。”年齡是引發癌症最大的高危因素,而染色體在複製過程中發生的隨機錯誤是引發癌症的主要原因,這些因素和原因我們都無法控制。
於是,我們就只能躺平等死嗎?當然不是。認命不信命,接受命運的饋贈,挑戰自我的不可能。對於天定的,不再糾結,不去比較,對於可以自己決定的努力的做到極致。人生一回,在有限的範圍內做到不遺憾,就是精彩。
在命由天定的世界觀基礎上再來看遺囑,不過是社會生活中普通的民事檔案,避免意外發生後的財產繼承爭議,亦可以將遺囑人的關愛、期望傳遞給家人友人,善莫大焉。
迴歸到信仰,師太說,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們不會那麼懼怕死亡。
關於金錢
縱觀世界,中國人應該是最熱衷於搞錢的人類族群,這與國家經濟發展階段息息相關。無論是打工人、boss魂、投資者還是專業人士,每個人的腦門子都恨不得貼上一張“我要有錢”的誓言,並對金錢上下求索。結果呢,我們看到的那些因為政策暴富的行業因為政策衰落谷底,前有房地產,後有教培行業;我們看到了那些因為風口暴富的個人因為稅收一蹶不振,前有范冰冰,後有鄭爽,高潮是薇婭。事實證明:憑藉運氣和機遇賺到過多的錢真的會被大風吹走。
我相信努力和財富正相關,但更相信小富靠勤,大富靠命。品性和財富有著某種默契,賺錢的方式和財富的流動也有著某種冥冥規則。資源獲得的收益最終要回饋給資源,資源枯竭財富亦不能再生;關係網醞釀的財富只能在關係網中流動,網破涸澤,財富如水,能抬人亦能溺人,最終還得看福分。
我們的團隊服務的都是高淨值客戶,錢多人忙心慌是普遍狀態。通常而言,金錢和風險成正比,和忙碌成正比,和責任成正比,任何一個反比都有那麼一絲妖味。所以躺贏都是幻想,每個層級都有每個層級的苦,在瑪莎拉蒂裡哭和在共享單車上哭傷心的感覺都一樣,在五星級酒店套房的空虛與在出租屋的迷茫感覺都一樣,但療愈方式及自我評價與認同卻大不同。
所以,金錢很重要但也沒有那麼重要,始終擁有賺錢的能力與體力才是最重要,堅持“活”下去,就一定有希望。
絮叨說了這麼多,只想為2022找些加持的理由。風險越來越大,衝突越來越多,不可控越來越不可控,不確定就是最大的確定,今天是虎年開工第一天,真摯的祝福我們客戶都能虎年虎力,大吉大利,全年都有好運氣;真誠的希冀我們的朋友虎年虎軀,旺財旺運,全年都有好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