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
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繁衍生息了 5 0 多萬年,經過了漫長而又艱難的進化歷程後,毫無疑問,我們人類如今早已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我們真正是這顆星球的主人!
可是,我們人類就真的無敵了嗎?我們能夠在這個星球上再生存50萬年嗎?在一些消極的人看來,答案是否定的:雖然我們的科技已經高度發達,但我們人類仍是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瞭解甚少,對很多科學前沿問題甚至可以說是無知,而對一些實際跡象來看,人類的生存也面臨著諸如,全球變暖、環境汙染、生態惡化等一系列嚴峻的挑戰
對於人類的未來究竟如何,筆者不敢妄加揣測。但在許多災難題材的電影裡,末日總是宏偉而又悲壯!因此,筆者在這給大家提出人類滅絕的幾種可能性,僅作為茶前飯後的娛樂專案罷了。
小行星撞擊
毫無疑問,有科學證據表明,巨大的小行星曾經在遠古時代撞擊過地球。大約39億年以前, 一些星體碎片落到了地球和月球上,造成了大洋被蒸發,巨大的撞擊坑形成。大約2.5億年前 ,一場世紀性的災難使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物種滅亡。儘管對於災難發生的原因還沒有最後的定論,但最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個直徑120千米的大撞擊坑,其為地球曾在近古時代遭到小行星撞擊的說法提供了證據。而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切克斯盧博史前隕石坑的發現似乎可以證明,是小行星的撞擊造成了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當然,這些發生在數百萬年以前的事件,並不意味著地球上的生命就面臨著即將到來的威脅。但一顆直徑在10一15千米的 小行星確實足以引發一個 “ 滅絕過程” : 撞擊後形成的大火使大氣層變成了 一 個大火爐,而隨後的全球變冷會使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滅絕。根據已掌握的證據,類似事件大概每25 萬年會發生一次。
伽馬射線爆炸
它是來自外太空的殺人射線,天文學家不能確定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但常常會有一個不知名的星體猛烈爆炸,在一瞬間掩蔽了宇宙的光芒。這就是我們說的伽馬射線爆炸。就算它在距離我們1000光年的地方發生,它的光芒也比正午的太陽光照強10倍。雖然這個距離比我們夜晚看到的所有星體都遠,但從那裡發出的 x 光射線和伽馬射線 ,也能夠將我們的大氣層烤熟,並破壞臭氧層,沒有了臭氧層,太陽的紫外線就會全部照射在地球表面,長此以往,人類必定會滅亡。如果伽馬射線爆炸發生在距地球30 0光年以外,其能量將吞噬整個太陽系,瞬間之內消滅所有的生命。幸運的是,伽馬射線爆炸是發生在遙遠的星系的事。但由於我們對它們所知甚少,科學家們也無法排除在銀河系附近發生此類事故的可能性。
漂移的黑洞
這是科幻作品偏愛的另外一個現象,但其存在是建立在真實的科學成果之上的。黑洞是隱形的,但其引力之大可以將一路上所有的東西都吸進去。黑洞是中心重力坍縮的星體,人們曾經以為黑洞是很罕見的,但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僅銀河系就可能存在著數百萬個黑洞。以前,我們以為黑洞只是在星系外面執行的一個球體,就像行星一樣。
但天文學家發現了一些黑洞沒有固定方向地遊移在星體之間。如果其中一個黑洞朝地球運動而來,我們可能根本來不及覺察到它的迫近。它是看不見 的,只有在黑洞對遙遠的星球產生引力作用的時候才能檢測到。如果它向地球逼近,天文學家將會看到它是如何將小行星、火星和其他星體吃掉的。即使黑洞不將地球吞下去,其巨大的引力作用也會毀滅人類。黑洞會將地球帶離它的軌道,如果我們被推向外大空,我 們會被凍死,如果將我們推向太陽,我們會被燒死。
世界核戰爭
美國和俄羅斯在不同的敏感地區儲備著2萬多枚核武器。一旦爆發核戰爭,除核輻射的威脅之外,核爆炸還產生大量的灰燼、粉塵和碎片,這些物質會導致長達幾年的核冬季效應。如果大氣層變暗了,阻擋太陽進人地球,所有的植物就會慢慢死去。
也許有一小部分人得以僥倖存活下來,但作為一個種群,人類將滅亡。這是30年前冷戰時期一 些假想的舊事重提嗎 ?絕對不是。這是目前世界力量制衡的結果。兩大權力集團中,沒有任何一方準備削減核實力,俄羅斯繼續部署先進導彈,其威力可以直達歐洲和美國,而美國也在完善自己的武器系統,以使導彈能夠精確地擊中任何目標。
機器人主宰世界
一個物種水遠不可能在與比自己高一級的競爭者的對決中存活下來,這是生態學界不言而喻的道理 。到目前為止,現代人在地球上還從來沒有面對比自己高一級的生物。許多國家的實驗室裡都具有具備人工智慧的機器人 ,它們能走,能相互溝通。 總有一天,機器人技術的高精尖程度能使它們有組織起來和繁衍下去的能力,而不需要創造者的幫助,或者說,它們將拋棄人類。
由於設計機器人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比人類更有才能,比如可以在其他星球或者海洋深處生存,所以它們不可避免地將越來越能幹。實際上,很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它們會自問 :“ 我們為什麼需要人類?”一些機器人研究方面的知名科學家已經表示相信,現代機器人的後代將取代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