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益壽?簡單5味藥食同源的中藥,可補心、肝、脾胃、肺、腎,延緩衰老
生命可貴,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健康康活的長久一些,所以現在也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注重養生。
但是為什麼同樣的年齡,有一些人看起來年輕,身體也很健康;
而有一些人則出現了記憶力減退、腰膝痠軟、畏寒怕冷、失眠多夢、有白頭髮、牙齒鬆動等問題。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從中醫角度來看,我們身體健康程度以及壽命的長短,取決於我們五臟六腑以及筋骨血肉等這些器官組織的健康。
若肺氣虛弱,肺的生理功能下降,則就會出現咳嗽無力、氣短等現象;
腎氣虛則會出現腰膝痠軟無力、須早白髮、失眠多夢、神疲乏力等一系列病理狀況;
脾胃虛則不思飲食、少氣懶言、形體消瘦還容易影響氣血生成。肝虛則出現耳鳴、手腳麻木等;
心虛則心神不寧、盜汗、心煩。並且心還主血脈,心氣虛則影響其他臟腑得不到血液的濡養。
因此想要養生益壽、身體健康,就需要補肝,心,脾胃,肺,腎。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5味藥食同源的中藥,該藥來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一個養生方,可補心、肝、脾胃、肺、腎。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味中藥。
我們先來看看五味子,藥如其名,有辛、苦、甘、酸、鹹五種味道。
中醫認為五味俱全,可補五臟,酸入肝經,可補肝;苦入心經可補心;甘入脾經,可補脾;辛入肺經,可補肺;而鹹則可入腎經,補腎。
第二味山藥,說起山藥,它在日常生活中,不僅是餐桌上一道美味的佳餚,而且也是一味物美價廉的補虛良藥。
味甘性平,有補脾胃、益肺腎的能力。
在《日華子本草》中記載,山藥可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對於脾虛食少、大便溏稀、肺虛喘咳、腎虛等有不錯的效果。
第三味茯苓,味甘性平。入脾經,可以健脾,脾健則運化水溼,能改善因脾虛所導致的水腫、大便溏稀等症。而且茯苓還可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
第四味菟絲子,味甘性平,不僅能補益肝腎,還能溫脾,可用於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痠軟、頭暈目眩、耳鳴等現象。
最後則是蓮子,味澀性平,入脾腎心三經,有健脾養胃,養心安神,固精止瀉的能力。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蓮子看益心腎,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久服則能輕身耐老。
總的來說,這5味中藥合用,可補心、肝、脾胃、肺、腎,久服可延緩衰老。大家學會了。
如果你想養生益壽,那不妨參考這5味藥食同源的中藥,當然養生不僅僅是進補一些補益的食物,後天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平常可以多運動、少嗜菸酒、勿食肥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