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於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因此也在不斷的進行教育改革,希望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育,教師作為教學主體,不管是地位還是薪資待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師作為“鐵飯碗”崗位之一,一直都非常受歡迎,尤其這幾年,師範熱更是居高不下,報考師範專業的人數越來越多。
全國共有160多所師範院校,假設每年報考的學生有1萬人,那師範畢業生就有160萬人,可以說教師行業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因此“取消非師範生從教資格”呼聲高漲,官網給出回應
尤其是“雙減政策”實行之後,讓師範生的就業之路更加艱難。隨著教師地位的提高,也吸引了不少名校畢業生;
甚至就連非師範專業的畢業生也想分一杯羹,本來崗位就不多,現在還多出很多競爭者,就業自然是難上加難。。
也正是因為這樣,學校在招聘的時候要求也高了不少,甚至有的學校明確規定必須是985、211大學畢業生,而且還要是研究生。
這些崗位本應該屬於師範生,結果現在連入職的門檻都沒有達到,這讓很多師範生心理越發的不平衡。
對於取消非師範生從教資格這件事,官方也做出了回應,教師隊伍需要更優質的人才,因此採用開放式人才管理方式。
這也意味著,取消非師範生從教資格這件事暫時是不會實施的,看到這樣的回應,非師範生自然是非常歡喜的,但師範生也非常的憂愁。
對於非師範生是否應該淘汰一事,網友們也是各執己見
有網友表示支援,還說早就應該這樣做了。因為師範生和非師範生在大學期間接受的教育是不一樣的,師範生更加的專業,所以把交到這樣的老師手裡也比較的放心。
但也有網友持反對意見,其一,如果名校生進入學校任教,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優質的教育,把學生培養的更好。
其二,有網友說,如果師範生還競爭不過非師範生,那說明這個師範生的水平不怎麼樣,也就不配當老師。總之,各有各的道理。
個人觀點:
不可否認,師範生確實有著更專業的知識,但是這些知識,非師範生透過學習也一樣能夠獲得,只是早晚的問題。
不管是白貓還是黑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所以是否是師範畢業也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老師有沒有能力教好學生。
“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成為老師,還需要看自身的能力,只要熱愛教育事業,有突出的教育教學能力,不管是不是師範生,都應該歡迎。
另外家長也不用擔心非師範生不能把學生教好,在招聘的時候,學校會對應聘者進行多方面的考核,凡是能成功入職的,都是有一定的能力的,家長們大可放心。
教師行業競爭激烈,大學生也不要達退堂鼓,努力增加自身含金量也能成為教師
想要順利成為教師,就必須要有教師資格證,這是入職門檻之一,教師資格證的考試門檻不高,只要是學歷符合,就可以報考,而且難度也不大,只要認真複習,都能考過。
不過教師資格證的等級越高,成為教師的起點也就越高,選擇也越多,比如擁有小學教師資格證,以後只能成為小學教師。
但如果擁有的是高中教師資格證,不管以後是成為小學教師還是中學老師亦或者高中老師,都是可以的,所以大學生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爭取考取高等級的教師資格證,增加自己的就業機會。
另外過硬的專業能力是教師的基本素養,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還要紮實掌握自己的專業知識於技能,為將來就業時做準備。
如今學歷至上,不管什麼行業,高學歷的大學生是非常吃香的,所以大學生們也可以選擇提升自己的學生,高學歷加突出的個人能力,在就業的時候會更有優勢。
非師範生想要成為老師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是哪些普通院校的大學生,雖然不是各大高校爭搶的香餑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努力,也一定會得償所願。
最後想說:
取消非師範生從教資格這件事並不現實,國家需要的是能給學生帶來更優質教育的老師,只要有能力,是不是師範生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因此非師範生也要理性看待,與其抱怨,不如把時間花在提高自己上面,這樣成為教師的機率才會更大。
話題討論
你認為應不應該取消非師範生的從教資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