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國醫大師任繼學:從伏邪論治出血性中風經驗

國醫大師任繼學:從伏邪論治出血性中風經驗


任繼學 國醫大師

根據伏邪的致病特點及發展變化規律,本文總結任繼學從伏邪論治出血性中風的學術觀點、用藥特點。內傷伏邪之伏熱(火)、伏痰、伏瘀在出血性中風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均佔有重要地位,痰、熱、瘀三種伏藏邪氣隱匿於腦髓,遇其他誘因導致出血性中風的發生或反覆發作。任繼學認為在出血性中風的治療上,不僅重視給伏熱(火)、伏痰以出路,而且重視伏瘀的祛除,針對祛除腦髓伏瘀的方藥,提出以破血化瘀、瀉熱醒神、化痰開竅為法,以三化湯或抵當湯為基礎方加減治療。

腦出血屬中醫學出血性中風範疇,該病容易復發的臨床特點與伏邪致病的特點相似。任繼學認為,伏熱(火)、伏痰、伏瘀在出血性中風的發病中佔有重要地位,現將任繼學從伏邪論治出血性中風的經驗介紹如下。

國醫大師任繼學:從伏邪論治出血性中風經驗


伏邪學說的淵源

“伏”者,匿藏之意,伏邪即為匿藏之邪。關於伏邪的記載最早見於《素問·生氣通天論》。《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即是對邪氣潛伏而後發病的論述。雖然其中未明確提及“伏邪”之名,但其所論述的內容是伏邪表現,為後世伏邪學說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五十二病方》認為,嬰兒索痙源於生產之時,為外在環境的溼氣所中而導致。《五十二病方》曰:“索痙者,如產時居溼地久……筋攣難以信(伸)。”這是首次對伏邪致病的過程及證候的描述。明代吳有性《瘟疫論》雲:“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此為伏邪名稱的首次提出。

關於伏邪所藏匿的部位,各家說法不一,有潛伏肌骨、足少陰腎、膜原、少陰血分之別。關於伏邪致病特點,楊霖等總結為六大特性:即虛處受邪,伏邪傷正;伏邪日久化熱;易致痰濁、血瘀;挾溼化飲;其性善行、易於流散;傷陽耗陰、噬氣血,致體枯極。關於伏邪疾病的治療,冮順奎等指出應“專藥嚮導,直搗募原”。

出血性中風的病機

出血性中風的發病與伏邪是密不可分的,特別是伏熱(火)、伏痰、伏瘀在整個發病過程中佔據著主導地位。任老師指出,出血性中風的病因有二,一是情志失調,氣血逆亂於腦則瘀熱叢生;二是飲食不節,過食膏粱肥膩之品,致使腠理致密,氣之出入失去平衡,陽氣內鬱化熱化火,血得熱而壅滯為瘀;飲酒後,酒入肝膽,其熱凝聚於肝膽,不能徹底外達而致瘀熱。任繼學認為,復發的根本原因是由於首次患病後,雖經治療,但是邪氣未完全清除而伏匿,滯於腦髓,隨後因誘因而再次發病。其中所伏之邪多為伏熱(或伏火)、伏痰、伏瘀,三者留滯於腦髓,致使腦髓脈絡鬱阻,積久絡破血溢,同時因其喪失生散細微動覺之氣的功能,氣血失和,其他臟腑功能平而未復,氣血通而未全,陰陽未至既濟。總之,出血性中風之所以再次復中,乃因伏邪久積或未能徹底清除,待時而發,伺機而作。

國醫大師任繼學:從伏邪論治出血性中風經驗


任繼學認為出血性中風無論是發病還是復中,伏熱(火)、伏痰、伏瘀在其中均佔有重要地位。出血性中風雖然表現的是血溢於腦脈之外,但究其根本原因則是由於熱(火)、痰、瘀潛伏於腦髓,稽留不去,從而導致了出血性中風的發生及復發,同時也作為病理產物影響著病情輕重及疾病預後。基於以上認識,對於出血性中風的治療,祛除以上三種伏邪勢在必行。任繼學提出,病在急性期,治則以通為主,應用破血化瘀、瀉熱醒神、化痰開竅法治療即是祛除藏匿伏邪的具體體現。

祛除伏邪治療出血性中風

任繼學認為,出血性中風伏邪潛伏部位在腦髓。為何伏邪容易隱匿於腦髓而致出血性中風呢?這是因為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上奉於腦,溫養諸竅。腦為諸陽之會,五臟六腑之邪氣也易隨其經絡氣血而上至於腦,腦髓中血絡屈曲,邪氣因此而潛藏,表現為氣機鬱滯而化熱化火,水行鬱滯而為痰(飲),血行滯澀而為瘀。由於腦髓外有顱骨所護,內在之伏邪很難透過骨性屏障從肌膚(汗出)而解,邪伏部位不在於肺胃,故亦不能透過口鼻而出,從而導致熱(火)、痰、瘀久伏腦髓脈絡,待時絡破血溢而病作。

邪之出路不外以下五個方面:或從汗(面板)而解,或從大便而排,或從小便而洩,或從口鼻而出,女性多一條從月事而下的途徑。任繼學認為,出血性中風急性期應以通為用,發病3~7天內,伏邪較盛,只有猛峻之藥方能急祛之。對於發病3天內的患者,以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化湯(大黃10g,枳實15g,厚朴15g,羌活10g)加生蒲黃15g,桃仁10g,煨皂角5g,水煎口服,取大便利,目的是導熱(火)、痰、瘀邪由大腸便而出,見利停用後以抵當湯接續治療15天,繼續用補陽還五湯減黃芪加生蒲黃等化瘀之品,服用2周。對於煩躁不安、神昏等,同樣注重化瘀、瀉熱、化痰以祛邪的思路。現代實驗研究亦證實,抵當湯及其成分對腦出血大鼠腦組織有保護作用。

國醫大師任繼學:從伏邪論治出血性中風經驗


大黃

典型病例

患者,男,56歲,2005年9月16日診:訴突發劇烈頭痛,右側肢體活動不利18h。患者發病前與人爭吵後出現上述症狀,頭部CT示:右側基底節區出血,出血量約30ml,神志模糊,頭痛,右側肢體活動不利,言語不能,躁動不安,鼻飼飲食,小便失禁,色黃,大便秘結。既往高血壓病史3年,菸酒史20年,血壓220/150mmHg。神經系統陽性體徵:意識模糊,對答不能,右側肢體肌力1級、肌張力減低,右側腱反射減弱。舌質暗紅、有瘀斑、苔黃厚膩,脈弦滑。

診斷:(血瘀痰熱腑實型)出血性中風,中臟腑。

治則:破血化瘀,瀉熱醒神,通腹瀉濁。

方藥:三化湯加減。藥用大黃10g,枳實15g,厚朴15g,羌活10g,生蒲黃15g,桃仁10g,煨皂角5g。1劑,每2小時1劑,水煎鼻飼。3.5小時後,患者大便1次。

更換處方:燙水蛭5g,虻蟲5g,桃仁10g,大黃3g。2劑,水煎每6小時鼻飼1次。醒腦靜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

9月18日二診:神志漸清,頭痛明顯減輕,右側肢體活動不利,可進行言語交流,躁動明顯減輕,鼻飼飲食,眠可,小便色黃,大便偏幹,每日1行。餘查體同前。舌體瘀斑,苔黃厚而幹,脈弦滑有力。方藥:燙水蛭5g,虻蟲5g,桃仁10g,酒大黃3g,玳瑁3g,豨薟草20g,酒川芎10g,膽南星3g,炒萊菔子20g,瓜蔞30g,黃芩15g。5劑,水煎服,每日3次。繼續配合醒腦靜注射液靜脈滴注。

按:火熱之邪傷人最速,氣鬱化熱(火),氣血逆亂,邪氣積聚導致煉津為痰,或氣機不順而為風,夾痰上犯,或阻滯氣機,血行不暢而為瘀。《素問·至真要大論》曰:“怒則氣上。”本案患者大怒之後,導致氣血上攻,肝火暴亢,夾痰上蒙清竅,故神志模糊、頭痛、躁動不安;氣血逆亂,血瘀凝滯腦脈,故肢體活動不利,言語不能。膀胱失於元神固攝,故小便失禁;小便色黃、大便秘結均為火熱亢盛之象。《素問·五臟別論》曰:“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初診之時,痰、熱、瘀邪犯亂於內,魄門失職,故給予破血化瘀、瀉熱醒神、通腹瀉濁之法,投以三化湯加減。三化湯可輕下熱結、除滿消痞,方中生蒲黃、桃仁主以化瘀,兼以通腑;煨皂角開竅祛痰,散結通便。服藥3.5小時後,腑氣見通,但伏邪難以速去,故每6小時鼻飼1次抵當湯,以破血化瘀、瀉熱醒神。

至二診則魄門開闔趨於正常,腑氣以通,但仍見小便色黃、大便偏幹、舌體瘀斑、苔黃厚而乾等痰熱瘀邪膠著之象,故以抵當湯破血化瘀、瀉熱醒神,玳瑁鹹寒,助抵當湯清熱平肝;川芎理氣活血,酒制則助其上行頭面;膽南星、瓜蔞、炒萊菔子合用,起理氣清熱、息風化痰之效;黃芩苦寒,清胃腸溼熱,以助清熱化痰之力;豨薟草苦寒,清利溼熱,通經活絡。諸藥合用,使氣機調達,瘀血得祛,熱邪得散,痰濁無源而收效。■

【內容整理自:《中國中醫藥報》2021年9月20日第五版,作者: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蘭天野、李巧瑩、張冬梅、黃清霞、盧靖、王健】

國醫大師任繼學:從伏邪論治出血性中風經驗

分類: 健康
時間: 2021-10-08

相關文章

國醫大師顏正華:治胸痺經驗

國醫大師顏正華:治胸痺經驗
顏正華 國醫大師 胸痺系因心脈攣急或閉塞引起的以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為主症的一類病證.輕者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疼痛劇烈如刺.如灼.如絞,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溫.縱觀歷代醫籍對胸痺心痛的 ...

國醫大師張大寧治慢性腎病六藥

國醫大師張大寧治慢性腎病六藥
張大寧 國醫大師 慢性腎臟疾病是目前發病率不斷上升的一組疾病,現代醫學尚無療效較好的治療方法,但中醫治療此疾病有獨特優勢.國醫大師張大寧在五十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學術思想並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 ...

國醫大師徐景藩治療肝病8法

國醫大師徐景藩治療肝病8法
徐景藩 國醫大師 國醫大師徐景藩教授從醫60餘年,秉承家傳,通曉古今,學貫中西,在治療慢性肝炎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本人有幸參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師從徐老,侍診左 ...

周仲瑛 傳承創新為中醫(走近國醫大師(32))

周仲瑛 傳承創新為中醫(走近國醫大師(32))
來源:人民日報 周仲瑛近照. 資料圖片 人物小傳 周仲瑛,1928年出生於江蘇如東,曾任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江蘇省中醫院副院長,2009年被評為首屆國醫大師.他投身中醫藥事業70餘年,在中醫高等教育教 ...

國醫大師李濟仁治療痺病經驗

國醫大師李濟仁治療痺病經驗
李濟仁 國醫大師 痺證是由於風寒溼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執行不暢所導致的,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痠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要臨床症狀的病症.痺證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痛風性 ...

國醫大師李濟仁:養生不深奧,貴在堅持

國醫大師李濟仁:養生不深奧,貴在堅持
李濟仁 國醫大師(1931.1.6-2021.3.11) 首屆國醫大師李濟仁是我國"新安醫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新安名醫張一帖第十四代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中醫醫教 ...

國醫大師楊春波:脾胃溼熱證治思路及用藥經驗

國醫大師楊春波:脾胃溼熱證治思路及用藥經驗
楊春波 國醫大師 脾胃溼熱證為臨床常見的脾胃實證.隨著地球氣候的轉暖.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和藥物的濫用,本病證已呈上升趨勢,它可出現於各個系統的許多疾病,而與消化系統疾病密切相關.由於其病邪 ...

國醫大師朱良春的16字養生經驗

國醫大師朱良春的16字養生經驗
朱良春 國醫大師(1917.8-2015.12) 國醫大師朱良春的養生之道,其實可以用他自己總結的16個字來概括,即:生活規律,情緒樂觀,適量運動,飲食合理. 生活規律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陰陽平衡 ...

突發腦梗失去自理能力!4類人最易腦梗,知曉預兆和風險,早預防

突發腦梗失去自理能力!4類人最易腦梗,知曉預兆和風險,早預防
'砰'地一聲摔門聲,李明離家而去,獨剩李大爺自己一個人,指著門生氣大喊道:"養你那麼大了,脾氣倒還不小,有本事出去,就別--" 話還沒說完,李大爺就摔倒在地,正在下樓的李明意識到不 ...

62歲媽媽中風後,我才明白這些事,希望你早點知道

62歲媽媽中風後,我才明白這些事,希望你早點知道
你知道中國人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什麼嗎? 你知道導致中國人殘疾率最高的病是什麼嗎? 是「腦卒中」 俗稱「中風」 在我國平均每16秒就有一個人死於中風 每年死於中風的人超過150萬 這是什麼概念呢? 大約相 ...

國醫聊秋季養生
國醫大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鄒燕勤介紹,秋冬養陰,入秋之後也到了一年之中的進補時節.此時調養好身體,能為安然過冬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粥一茶一湯保安康 入秋後,特別要注意滋陰潤肺.養胃生津.日常飲食方面 ...

「穴位知識」按這裡、防中風,有空常按按吧

「穴位知識」按這裡、防中風,有空常按按吧
我們都知道,人基本都不是天壽而終,大多數死於疾病,尤其是腦血管病更是人類的頭號殺手!由於腦血管病發病後死亡率和致殘率極高,所以最好的辦法是預防,防止腦血管病發生至關重要! ▲石學敏 中國工程院院士.衛 ...

畫法即書法,習畫者不究書法,終不能明畫法——黃賓虹

畫法即書法,習畫者不究書法,終不能明畫法——黃賓虹
黃賓虹(1864一1955) 黃賓虹先生誕生於國勢日蹙的清王朝晚期,出身徽商家庭而又有文化傳承背景的少年黃賓虹,也曾擁有藉仕途而一展濟世之才的願望.但時代的潮流使他接受了舊民主革命的思想,參與過反清的 ...

“女孩成績小學好,男孩後勁足”,真的嗎,為什麼?

“女孩成績小學好,男孩後勁足”,真的嗎,為什麼?
本文看點: 有人一聽到男女問題就上頭,就會搬出普遍真理,男孩女孩都一樣.真是這樣嗎?本文用意不在於強調男女區別,而是在探討和孩子怎樣溝通,可以讓孩子產生自己的想法,更有創造力. 週一 | 思維 全文共 ...

楊家將的七郎八虎在實力上有哪些差距?他們的武藝有哪些不同?

楊家將的七郎八虎在實力上有哪些差距?他們的武藝有哪些不同?
楊家槍是由傳奇人物火山王楊袞改創而成,憑著這套槍法成就了千古揚名的楊家將.作為楊家將第三代的七郎八虎傳承了楊家槍法而名震天下,八兄弟的武藝也是各有千秋,楊六郎的巧.楊七郎的猛.楊大郎的穩呈現了各種不同 ...

能言善食 | 孩子發音不清淅,長大後會自己好了嗎?

能言善食 | 孩子發音不清淅,長大後會自己好了嗎?
[開欄語] 廣東省中醫院言語吞嚥診療中心楊海芳主任攜團隊成員將定期為您推送成人及兒童溝通(言語/智慧)障礙.吞嚥(餵養)障礙的相關中西醫康復及保健知識,助您及時發現問題,儘早就醫,早日康復,開啟&qu ...

肺康有道 | 一到秋季就出現咳嗽、咳嗽症狀加重?秋季養肺藥膳方收起來

肺康有道 | 一到秋季就出現咳嗽、咳嗽症狀加重?秋季養肺藥膳方收起來
[開欄語]"肺康有道"專欄旨在讓大家更多地瞭解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及胸部外科手術相關的中.西醫肺康復知識,教會患者自我管理,還患者一個更暢通的呼吸. 臨床病案 王某,42歲的職場女性, ...

《家庭醫療》疏調安神湯治療不寐的心得體會

《家庭醫療》疏調安神湯治療不寐的心得體會
特別提醒: 患者情況各不相同,治療應從實際出發,請在臨床醫師指導下進行,不可照搬. 不寐,即入睡困難,或睡而易醒,醒後不能再睡,重則徹夜難眠,連續4周以上:常伴有多夢.心煩.頭昏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狀, ...

京劇界那些自殺、他殺離世的名角兒

京劇界那些自殺、他殺離世的名角兒
京劇界有許多的名角兒並非是正常死亡,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他們. 言慧珠 言慧珠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工旦角,宗梅派,梅蘭芳大師的弟子,言菊朋大師的愛女. 她扮相豔麗.亭亭玉立,嗓音清亮圓潤,又文武兼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