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第十五篇第33章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 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及:逮也!從人從又(手),會追趕上前面一個人,及的原義就是趕上,抓住,後延伸出到達、連及、企及等意。

如《廣韻》:“及,至也!”又如《論語》:“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及也延伸出“比得上”等意,如李白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及也作連詞用,等同於和、跟等,如“孔子及其門人”。

及也指趁著等意,如“及早”、“及鋒而試”等。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守:守官也!會意字,從宀從寸。宀指房屋,寸指法度,一個大房子裡有一“寸”,意思是在大房子裡按法度辦事。

古代衙門就是大房子,寸指一個人在衙門按法度辦事,顯然是一個官員。所以這個“守”是把守、防守的官員,後來命名為太守。這就是“守”字的本義。

如《孟子》曰:“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又如《孟子》:“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

守後來表示把守、防守、守候、守護、守衛等意義。如《韓非子》:“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在“守身如玉”裡表示守護,在“守節不移”裡表示遵守。

《易·坎卦》:“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其中的守表示把守、守護。《左傳》曰:“守道不如守官。”其中的守表示遵守。

本文的守之,“之”指什麼呢?三國時期何晏在他的《論語集解》裡引東漢經學家包鹹的注,指官位。

佛學家李炳南老先生(雪公)在他的《論語講要》裡面認為,清朝經學家毛奇齡在他的《論語稽求篇》的說法比較準確:此為有天下國家者言。所以孔老夫子講這一段話是為誰說的?是為有天下國家者,也就是領導人。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蒞:形聲。從艸,位聲。位,從立,隸聲,位的本意指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艸位結合,本義:“走到近處察看”。

蒞後延伸指治理、統治、管理等意,如《韓非子·十過》:“刁蒞事三年。”又如《韓非子·喻老》:“楚莊王蒞政三年。”《孟子·梁惠王上》:“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蒞也延伸指來、到,如《詩·小雅·采芑》:“方叔蒞止,其車三千。”

又如《莊子·在宥》:“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老子》:“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蒞也指官位上任,如蒞任,地方官可以稱為蒞事者。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全文理解為:

孔子說:“才智達到了,如果不能用仁來守護,雖然得到了官位,也一定會失去。才智有了,也有用仁德來守護官位,但態度不莊重,那麼得不到百姓的敬重。才智有了,仁德有了,態度莊重了,但不用禮來教化百姓,那是不完善的。”

合格的執政者應該具備的標準:一,要有聰明才智,二,有仁德愛心,三,有莊重態度,四,用禮儀教化。四位一體,才能完美至善。

總之,為官者應該得位由智,守位以仁,蒞民以莊,動民以禮。

《易》曰:“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孔子曾說:“君子不重則不威”,意為人要恭敬莊重,才會有威信。孔子又說:“恭而無禮則勞”,態度莊重了,也要有禮,不然就是徒勞。

  明代的蕅益大師認為“知及,仁守”是“明明德”。“莊以蒞之”是“親民”,“動之以禮”是“止於至善。”

王陽明心學

明代末期的某一天,在浙江餘姚的一個狀元家中,誕生了一個男嬰,這個狀元叫王華,是書法家王羲之的後人,王華為這個孩子取名為王雲。

王雲五歲時,他的祖父有感於孔子說的“知及之,仁不能守子,雖得之,必失之”之深意,給兒子改名為“守仁”,以寄託對孫子的殷切期望。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明朝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王陽明從小就志向高遠,一次與書塾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

關於王陽明有很多傳說,比如出生時的異像,五歲時還不會說話,後來經過一個道士的點化,把名字改云為守仁,立馬就會說話了等,這些都不足為信。

另外,王陽明“格竹子”的故事也是不可靠的,據王陽明的弟子錢德洪的《王文成公年譜》記載,王守仁年輕時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曾傻傻地靜坐在竹子面前盯著竹子看,格了七日七夜後,沒格出任何道理來,反而病倒了。

王陽明應該不會不知道“格物致知”出自《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觀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識、認識。“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觀事物取得知識。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到了南宋,朱熹提倡“格物窮理”,就是要透過認識大量現象來總結一種普適的規律。朱子的格物窮理是對格物致知正確的具體化。

難道格物就是用眼睛盯著“物”就可以了嗎?荀子說“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王陽明把“格物致知”簡化為“大而思”,卻忽略了“知和用”。

那麼,王陽明對“格物致知”是否定的嗎?也不是,朱熹提出“格物窮理”,王陽明提出“心即理”,是對“格物窮理”的補充,“心即理”不能理解為“心就是理”,這裡的“即”是若即若離的“即”,靠近的意思。

心和理應該是“共生關係”,心之所達,理隨心至。心離開了理,心無法存在。理離開心,理便無所依託。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王陽明還提出“心外無物”的理論,很多人把它理解為主觀唯心主義,其實是誤解。每個人對外物的認知都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世界都不一樣,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如果你對某事毫無認知,那麼這件事在你世界就不存在。所以叫心外無物。

另外,瞭解一件事情,如果不用心是不行的,也就是要“誠意正心”,如果意不誠,心不正,事物就算擺在眼前,也會被人忽略,我們通常說的“熟視無睹”,也就是這個道理。

王陽明被貶到貴州的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做驛丞時,突然頓悟,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題。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人們往往習慣於把“龍場悟道”過度神化或渲染,理所當然的認為王陽明的悟道就是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達到無所不能的境界。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這樣的認識,事實上已經誤解了悟道的本質,因為所謂的悟道並沒有那麼神奇,對於我們這些世人來說,悟道,並不是一種成聖或者超人的狀態,更不是佛教中所講的大徹大悟,而是一種思想的轉變,一種思考方式的轉彎。

王陽明為什麼會在龍場悟道呢?因為大難不死的他,在龍場語言不通,生活極度困苦,沒有人可以交流,遠離官場這個是非之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讀書思考,這個時候也是思維最集中,最活躍的時候,就像周文王一樣,他在拘押了七年後,演算出了《周易》。

王陽明悟出了聖人之道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良知就是人類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識,《孟子·盡心》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也,良知也。”

在理學家那裡,良知被歸結為天理,而王陽明主張心是主宰,把天理歸結為良知,他說:“天理在人心,亙古亙今,無有終始。天理即是良知。知思萬慮,只是要致良知。”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王陽明還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所謂的“致良知”,在他看來,就是知善知惡,也就是說,徹底的了知善與惡的起因與真相就是“致良知”。

在王陽明看來,人人都是聖人,人人都有良知。但是人們之所不懂得自己有這個良知,最大的原因,就是良知被遮蔽了,就好比禪宗所說的自性本心被遮蓋,以至人們無法證得一樣。有人會把“心學”和“禪宗”混淆,也就是這個原因。它們之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源於孔子的“學而時習之”,總之,王陽明的“心說”就是在孔孟思想上的基礎上,強調“心”的主觀能動性,被稱為“新儒學”。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19

相關文章

“王陽明心學”為什麼備受推崇,卻無法成為文化主流?

“王陽明心學”為什麼備受推崇,卻無法成為文化主流?
在上一篇文章:<什麼是"程朱理學"?為什麼說它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中,我講了關於"理學"的誕生髮展史以及它的是是非非.理學的"存天理,滅人 ...

正確理解“存天理,滅人慾”,其實聖人之道都跳不出此理

正確理解“存天理,滅人慾”,其實聖人之道都跳不出此理
由於朱熹的個人"醜聞",一提起跟他有關的"存天理,滅人慾"之說,總免不了被刻意曲解,嗤之以鼻. 實際上,關於朱熹那些"八卦訊息",當代真正研 ...

21、知是陽明心學的發力處
原文:惟乾問:"知如何是心之本體?" 先生曰:"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無不知敬其兄.只是這個靈能不為私慾遮隔, ...

陽明心學之孝敬心
陽明心學之孝敬心 以孝安家 以敬持家 自古以來,孝心是我們為人子女永遠逃不開的話題,相比於古代,現代子女對父母的孝心和敬重之心是欠缺的,比較直接的說法,在當代,認為老人為子女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認為父 ...

喪事中所使用的“奠”和“祭”兩個字有何不同?如何正確理解呢?

喪事中所使用的“奠”和“祭”兩個字有何不同?如何正確理解呢?
常言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抗拒.而社會進入深度老齡化以後,死人的事更是經常發生的了.每當有人去世,需要去弔唁或參加葬禮時,我們就會發現在喪禮儀式上,非常醒目的大大的"奠" ...

王陽明心學精髓句子

王陽明心學精髓句子
王守仁反對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戒律,反對盲目地服從封建的倫理道德,而強調個人的能動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論,具有要求 ...

論語史鑑:儒墨同宗——堯帝
第八篇第19章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堯: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三土為垚(yao), ...

房地產雜談,限跌令的內涵得這樣正確理解

房地產雜談,限跌令的內涵得這樣正確理解
最近一直有朋友讓我談談對"限跌令"的理解,其實,在岳陽最先出了"15%限跌令"之後,我就分析了,詳見8月13日的文章<超級補丁>. 該文章標題並沒有 ...

小學文言文閱讀理解16薛譚學謳,可列印附答案

小學文言文閱讀理解16薛譚學謳,可列印附答案
註釋: 謳(ōu):徒歌(無伴奏)歌唱.這裡指唱歌. 窮:盡.完,用完.這裡指學完. 技:本領. 謂:以為,認為,自認為. 盡:學盡,學完. 遂:於是,就. 辭:告辭,告別. 歸:回去,回家. 弗:沒 ...

吾心自有光明月 須有恩威化梗頑(下)——記王陽明從“天泉證道”到“廣西成道”

吾心自有光明月 須有恩威化梗頑(下)——記王陽明從“天泉證道”到“廣西成道”
吾心自有光明月 須有恩威化梗頑(下)--記王陽明從"天泉證道"到"廣西成道" 吳孝斌 五. 大興教化覺良知 在王陽明看來,廣西的叛亂橫生,始於"民風不 ...

做人須做蘇東坡,做事須學王陽明

做人須做蘇東坡,做事須學王陽明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人物不僅家喻戶曉,而且在世界上聲名卓著. 一個是蘇東坡,<法國世界報>曾經評選公元1000年至2000年的千年英雄人物,全世界有凱撒大帝等12位千年英雄當選,蘇東坡是中 ...

王陽明: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王陽明: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作者:慕璽,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一百多年前的一天,在殲滅德國海軍的慶功宴上,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獲贊無數,他卻拿出自己的腰牌讓眾人贊它,只見腰牌上赫然寫著:一生俯首拜陽明. 王陽 ...

命由我造 福自己求(知了凡 學了凡 成了凡)——成就

命由我造 福自己求(知了凡 學了凡 成了凡)——成就
命由我造 福自己求 --知了凡 學了凡 成了凡 成就 了凡一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對後世的道德倫理思想影響深遠.了凡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 了凡先生的成就,我們可以從功名.為政.學問.道德.文化.教育五個 ...

聖人王陽明百年之後的家族醜聞:子孫為爭襲爵位,相爭二十餘年

聖人王陽明百年之後的家族醜聞:子孫為爭襲爵位,相爭二十餘年
正德十四年,位於江西的藩王寧王朱辰濠起兵造反,時任南贛的巡撫的王守仁平定了叛亂.王守仁也因平定"寧王之亂"的功績在嘉靖時被封為新建伯.雖然之後的四十餘年間發生了不少波折,導致新建伯 ...

夢的具象,後人類的永生世界——《元宇宙》

夢的具象,後人類的永生世界——《元宇宙》
元宇宙,這個誕生至今約三十年的概念,最近橫掃了各大社交媒體,關於其的定義和討論也是五花八門,每個論調似乎都是在盲人摸象,作為人類脫碳入矽的堅定擁躉,我第一時間妄圖自己總結.組織和提煉關於這個概念的一些 ...

《傳習錄》概略

《傳習錄》概略
央視一臺最近一期<典籍裡的中國>播出了<傳習錄>. <傳習錄>是明朝一代宗師王陽明先生語錄.書信的簡集,相當於孔門中的<論語>,"傳習&quo ...

張瑞敏萬字演講,撩起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生態品牌面紗

張瑞敏萬字演講,撩起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生態品牌面紗
於第四次工業革命中 再生的新正規化--生態品牌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 在第五屆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這對全世界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在這個挑戰當中, ...

明 丁雲鵬《白馬馱經圖》鑑賞

明 丁雲鵬《白馬馱經圖》鑑賞
明 丁雲鵬 白馬馱經圖 絹本設色 130.9cm×54.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的是東漢蔡愔去天竺求佛經的歷史故事,畫中由一白馬背馱裝有佛經的紅箱,經箱置於草綠色的馬鞍墊上,一馬俯首向前奔走 ...

跟王陽明學做人,向曾國藩學做事

跟王陽明學做人,向曾國藩學做事
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是為三不朽." 在中國的文化體系中,能做到這"三不朽"者,即為聖人. 梁啟超曾言,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