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食文化有5000多年的歷史,這也促使了我們的飲食更加多樣化。其中,腐乳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腐乳是豆腐經過黴菌發酵製作而成的,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美食,成為了很多人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
對於北方地區的人來說,不論是日常飲食還是涮火鍋都離不開腐乳。在這樣的情況下,“1塊腐乳有12克鹽”這樣的言論出現了,經常吃腐乳的人慌了。自己吃了那麼多年腐乳,身體內的鹽含量肯定超標了,這對健康非常不利。
傳統美食腐乳
眾所周知,鹽分攝入過多會促使各種心血管類疾病的發生,甚至還有可能致癌!那麼,腐乳真的含有那麼多鹽分嗎?心腦血管患者能吃嗎?以及腐乳真的會致癌嗎?帶著這樣的疑惑,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腐乳的相關內容,解決大家的疑惑。
一、1塊豆腐乳真的有12g鹽嗎,腐乳是否會致癌
首先,對於“1塊腐乳有12克鹽”這樣的話,可以肯定地說:是錯誤的。腐乳雖然屬於一種下飯菜,但是它並不是醃製而成,而是一種發酵類食物。對於製作腐乳的過程,並不需要太多的鹽分,只需要合理地發酵即可。
從腐乳的製作工藝來看,腐乳含鹽量應該沒有那麼恐怖,根本不可能有12克鹽那麼多。而是鹽分加入過多,反而會導致腐乳變硬,會影響腐乳口感。所以在腐乳的發酵過程中,鹽分都是適量放入的。
據國家食品局所說,每100克腐乳含鹽量在2000毫克左右。這就代表:一塊10克左右的腐乳,含鹽量1克不到,比傳言中所說的12克少之又少。這樣的事實擺在眼前,將“1塊腐乳有12克鹽”這樣的傳言推翻了。
有關腐乳含鹽量高的傳言我們已經推翻了,那麼接下來繼續說的就是:腐乳真的會致癌嗎?網路上有關腐乳致癌的傳言有很多,這也導致了很多腐乳愛好者不得不停止去吃腐乳。那麼,腐乳真的會致癌嗎?
說到腐乳致癌,我們首先應該瞭解:腐乳裡邊是否有致癌物。目前為止,食物中含有的致癌物主要是黃麴黴素,它是食物加工過程中黴變產生的一種成分。黃麴黴素是當今最強烈的致癌物,吃了含有黃麴黴素的食物,首先會有不舒服的反應,比如噁心、嘔吐,其次就會致癌。
因此,我們想要了解腐乳是否會致癌,就需要知道:腐乳裡邊是否有黃麴黴素。眾所周知,腐乳的製作工藝是發酵,是透過豆腐發酵的一種豆製品。透過發酵,新鮮的豆腐上種上黴菌,最終豆腐長出黴菌,並加入少量的食鹽和滷湯放入密封罐醃製即可。
可以發現,腐乳的製作過程中主要是依靠黴菌發酵,並且使用的都是有益食用菌,並不會產生黃麴黴素。因此,沒有黃麴黴素的腐乳並不會致癌,可以放心食用。真正能產生黃麴黴素的食物,是那些因儲存不當發生黴變的食物,而不是人工發酵的食物。
黴變的食物產生黃麴黴素
二、腐乳健康嗎,心血管患者可以吃腐乳嗎
透過上述內容的瞭解我們可以發現,腐乳其實還算是個比較健康的食物。它並不是含有很多的鹽分,也不會致癌。而且腐乳本身是豆製品,再加上它的發酵工藝,這促使它還含有很多對身體有益的成分。
首先,腐乳本身是豆腐製作而成,所以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其次,腐乳還有大豆異黃酮和蛋白黑素,有比較好的抗氧化效果和抗衰老作用。因此,適當地吃一些腐乳對身體也是有益的。
不過,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腐乳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是心血管患者最好少吃甚至是不吃。對於心血管患者來說,腐乳這類的食物還是不適合吃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具體說明:
第一,腐乳鹽分過量。上述內容說到:一塊10克的腐乳,它的鹽分含量不超過1克,在0.7克左右。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每日的食鹽攝入量不能超過6克,而對於心血管病患者來說則應該更低。
然而在人們正常的飲食中,鹽分含量已經達到了6克。因此,額外地再吃一些腐乳,鹽分攝入則會超過6克更多。對於心血管病患者來說,他們的血管更加脆弱,也面臨著血管硬化的風險。
然而鹽分則是導致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含有鹽分比較多的腐乳,並不適合心血管病患者來食用。同時他們也需要剋制自己的食慾。避免吃其他鹽含量高的食物,主要還是以清淡飲食為主。
第二,腐乳含有嘌呤。對於嘌呤,也許大家並不熟悉。然而它卻是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一旦過多地存在於人體內,就很容易引起尿酸增高,誘發痛風。因此,對於普通人來說,腐乳的攝入一定要適量。
然而對於心血管病患者來說,對腐乳的控制應該更強一些。嘌呤引起的痛風會刺激血管,導致心血管病患者發病,或者是加重他們的心血管疾病,引起其他的併發症。
透過上述內容的瞭解,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結論:腐乳是健康食物,普通人可以適量地吃一些,心血管病患者最好不吃。對於心血管患者來說,清淡飲食才是適合他們的飲食方式。心腦血管病來勢洶洶,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痛快而誘發更加嚴重的後果。
三、關於腐乳,我們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有關腐乳,我們已經瞭解得差不多了。在腐乳的製作過程中,它並不會攜帶12克那麼多的鹽,也並不會存在黃麴黴素這種致癌物。真正導致黃麴黴素出現的,也只有在食物儲存不當出現黴變的時候才會發生。
因此,喜歡吃腐乳的人,一定要注意儲存好腐乳。懂得如何挑選和儲存腐乳,這樣才能在享受腐乳的同時,又能避免黃麴黴素的出現,避免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第一,如何挑選腐乳。好的腐乳不論是在味道、色澤還是口感方面,都是比較突出的。因此,挑選腐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1、味道方面。
腐乳是豆腐發酵製作而成,因此好的腐乳有一股很濃烈的豆香味,和豆腐比較類似。然而不好的腐乳,它就沒有這種豆香味,取而代之的還會有刺鼻的腐臭味和酸臭味。散發著異味的腐乳,很有可能是用了不好的原材料,或者發酵失敗導致的。
2、色澤方面。好的腐乳色澤是白裡透黃的,並且有著比較清爽的口感。不好的腐乳它的顏色則有可能是發綠、發黑的。所以,透過腐乳的色澤,也是可以分辨出一個腐乳的好壞。
3、口感方面。腐乳的口感也可以判斷腐乳的好壞,只有好的腐乳吃起來才是香滑爽口的。那些製作不好的腐乳,它們的口感則是黏膩的,可能是因為腐乳變質導致的。因此,口感方面的不同也需要大家注意。
第二,如何儲存腐乳。腐乳的製作過程如果比較好,那麼它就不會產生黃麴黴素。但是如果儲存不當,會造成腐乳變質。那麼腐乳的口感,甚至是成分都會有所變化。口感不僅會變差,還有可能致癌。因此,我們一定要正確地儲存好腐乳,避免腐乳變質。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好:1、吃多少夾多少,用乾淨的筷子夾出來。吃腐乳的時候,為了使腐乳儲存的時間加長,一定要吃多少加多少。用乾淨的筷子將腐乳夾到小盤子裡,不要用吃飯的筷子一直在腐乳罐子裡夾。
飯菜殘留物以及口水會導致食物加速變質,因此吃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口水接觸到罐子裡乾淨的腐乳。乾淨、乾燥的筷子夾腐乳是非常有必要的。
2、將腐乳罐子扭緊,放置陰涼乾燥處儲存。腐乳開封后,一次根本吃不完,這就需要我們將它們很好地儲存起來。除了用乾淨的筷子夾出來吃,避免口水接觸到乾淨的腐乳之外,腐乳的儲存也很重要。
夾好需要的腐乳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罐頭扭緊,避免空氣接觸到腐乳。空氣中的氧氣一旦接觸到腐乳,就會使腐乳加速變質。第二步則是把腐乳放在陰涼乾燥處存放,避免氣溫和溼度影響腐乳的儲存。
四、為了身體健康,我們該吃哪些食物
透過上述內容的瞭解和學習,大家應該也明白了,腐乳不能多吃,儲存也要注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吃的腐乳是健康的,對身體沒有害處的。另一方面,腐乳含有的鹽分和嘌呤比較高,對於心血管患者來說並不適合。
因此,建議健康的人每週吃腐乳不超過1塊,而心血管患者則儘可能不吃腐乳。畢竟腐乳並不是特別健康的食物,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好。為了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以下幾類食物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多吃的:
第一,鈣元素含量高的食物。眾所周知,鈣元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有助於骨骼的發育,也是人體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特別是對於老年人和青少年來說,他們更需要多補充鈣元素。
常見的鈣元素含量較高的食物有:牛奶、豆漿和乳酪。一些常見的奶製品和豆製品,它們的鈣元素含量都很高。另一方面,鈣含量高的蔬菜水果也不少,比如芝麻和芹菜,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第二,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蛋白質是我們人體每天都不可缺少的成分,它是人體功能正常執行的保證。另一方面,優質蛋白還有助於預防低蛋白血癥,因此我們可以在日常的飲食中多補充含有優質蛋白的食物。比如:瘦肉、雞蛋、魚肉…
第三,維生素B含量高的食物。維生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維生素B群更加關鍵。常見的維生素B常出現在動物內臟中,比如豬肝。
與此同時,一些穀物,例如玉米、大麥中的維生素B含量也很高。我們一定要重視維生素的攝入,平時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
第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我們的腸道健康與身體健康掛鉤,只有腸道正常蠕動,才能保證我們的代謝正常。因此,多吃一些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以幫助我們促進腸道蠕動,使我們的身體執行正常。
在所有的食物種類裡,水果蔬菜以及一些粗糧的膳食纖維含量最高。因此,為了提高日常飲食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我們可以適當地多吃水果蔬菜以及一些粗糧。同時,這就意味著我們在日常的飲食中需要做到:營養均衡。
以上四類食物可以幫助我們補充日常需要的營養,增強我們的體質。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這些食物也是最好的選擇,可以適當地多吃一些。然而,類似腐乳這類的食物,在日常飲食中則是需要控制一定的量。
五、總結
透過上述內容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腐乳已經有了大概的瞭解。腐乳是一種發酵型別的豆製品,一塊腐乳的鹽分含量大約在0.7克左右,並不是12克。不僅如此,腐乳也可以算是一種健康的食品,並不具有致癌的不良影響。
對於普通人來說,每週可以適當地吃一塊。然而由於腐乳裡邊的鹽分和嘌呤對心血管病患者不利,所以不建議心血管病患者去食用,也不建議健康的人多吃。
除此之外,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種食物,並且富含我們需要的鈣元素、維生素B、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這些食物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多吃的食物。俗話說,病從口入。我們一定要注重日常的飲食,避免不好的飲食習慣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