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羽
最近的A股太慘了,不僅公募基金集體傷亡慘重,連私募大佬們也開始逐個跌破預警線了。
2月11日晚,百億私募大佬但斌、百億私募大佬梁洪、百億量化私募赫富投資先後曝出:淨值跌破預警線……與此同時,前“公募一哥”任澤松更是1月暴跌近30%。
而這不僅僅是個案。私募排排網最新資料顯示,截至最新,已有超1000只私募產品淨值跌破了0.8元的傳統預警線,其中,有123只為百億私募旗下產品。
百億量化私募“告急”
淨值跌破預警線
2月11日晚間,百億量化私募上海赫富投資向投資者和代銷機構發出公告,稱旗下赫富靈活對沖九號A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在2月10日的單位淨值為0.8774元,已低於預警線0.88元,觸及預警。
這是這次首家宣佈跌破預警線的量化私募。而這隻產品的下跌不是個例。三方資料顯示,旗下多隻代表產品今年收益率告負,截至1月28日,已有產品跌幅超14%。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1月28日,赫富投資公告稱,基於對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看好,及對本公司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的充分信心,作為長期價值投資的堅定踐行者,公司近日已運用自有資金4000萬元申購公司管理的基金產品份額,並計劃後續加大自有資金申購規模,與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不過,據記者瞭解,也有個別百億量化私募淨值早已跌破0.8元。
梁宏:部分產品一年跌破預警線
另外一個百億私募大佬梁宏,其執掌的希瓦私募,旗下也有產品淨值跌破0.8元。資料顯示,跌破0.8元的一隻產品剛滿1年;還有一隻未滿1年的產品,截至1月28日剛好到0.8元。此外,還有多隻產品淨值在1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初,希瓦私募基金曾出現一定程度的回撤,有投資人提出質疑。對此,梁宏回懟稱:“不要對我指手畫腳,有本事自己贖回自己去炒股”“扛不住波動不要來投我的產品”“又想吃肉又不想捱打,請另請高明”。
但斌:旗下超50只產品跌破預警線
6只產品面臨“清盤”
私募大佬但斌也難逃此波下跌的殺傷,有媒體報道稱,旗下合計超50只私募產品的單位淨值已跌破了0.8元的傳統警戒線,另外還有6只產品淨值跌破了0.7元的傳統止損線。
對此,但斌並未直接對旗下產品淨值和業績作出回應,而是在其微博中回應稱:“目前我們產品都有做好相應風控,淨值相對維穩,我和交易部始終保持謹慎應對,目前震盪行情下市場恐慌情緒較多……東方港灣經歷過2008年金融危機、白酒危機、2015年股災等等股市不好的時期,每次之後公司發展得都更好!”
最慘一個月虧30%
不僅如此,前“公募一哥”任澤松也暴跌。
三方資料顯示,任澤松“奔私”後加盟的上海集元資產,旗下10只產品跌幅慘重,其中有8只產品1月跌逾20%。
最慘的一隻便是任澤松執掌的代表作,一月虧損高達29.53%。
而這一波私募暴跌潮,首家被曝出觸及止損線的,是期貨大佬郗慶。
2月8日,由期貨大佬郗慶掌舵的浙江善淵投資釋出了《關於理型1號私募基金觸及止損線的告知函》,稱其管理的產品“理型1號私募基金”觸及止損線。
基金業協會資料顯示,浙江善淵投資管理規模20億~50億元。對此,善淵投資回應稱,這隻產品因為最近偏多股指和股票,導致回撤比較大。
超1000只私募產品跌破預警線
近九成百億私募業績為負
而這不僅僅是個案。私募排排網最新資料顯示,截至最新,已有超1000只私募產品淨值跌破了0.8元的傳統預警線,其中,有123只為百億私募旗下產品。
此外,私募排排網資料顯示,截至2月7日,百億私募數量為113家,其中94家有業績披露的百億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為-4.32%,業績為正的百億私募為11家,正收益百億私募佔比僅為11%。
其中,有35家百億私募跌幅超5%,其中又有7家百億私募跌幅超10%,最大跌幅接近15%,主要為2021年度漲幅居前的私募。
對此,雪球副總裁夏凡分析,2022年以來,市場波動明顯加大,結構分化愈發明顯,滬深300指數一月份下跌7.62%,創業板指數一月份下跌12.45%,創業板指數更是累計回撤超過20%。近兩年市場的主題賽道,如醫藥、新能源等近期回撤幅度明顯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給投資人短期帶來了一定的心裡壓力和負面情緒。市場波動造成了很多去年發行的產品淨值接近甚至跌破預警止損線,導致管理人不得不被動清盤產品。不過這部分產品佔整體私募基金的數量微乎其微,截止2021年末,私募證券類管理人數量有9000餘家,存續產品近7.7萬隻,從前述在清盤邊緣的產品數量來看,僅佔全部產品數量的0.5%左右,絕大多數產品都暫未涉及前述清盤的情況。
從歷史上來看,指數短期的波動是市場行為,投資者並不需要過分悲觀,通常也不會引發市場中基金產品的連鎖反應。從雪球社群使用者活躍度和內容方向來看,近期投資者的情緒相對穩定樂觀,絕大多數投資者能夠理解市場正常波動的合理性,有些投資者更傾向於這是非常好的價值機會。
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夥人榮浩認為,個別管理人產品觸及預警線和清盤線並非僅僅是近期的市場下跌導致,背後根本原因還是其投研邏輯、機遇把握、風險把控等綜合因素。從資料佔比來看,目前私募產品數量總計超過12萬隻,個別基金清盤是行業正常現象並不會引起其他連鎖反應。今年一月份大幅下跌投資人的情緒是相對悲觀的,而進入2月份本週開市市場企穩,加之春節長假,悲觀情緒沖淡,但是觀望和猶豫,預期中性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