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養生大國醫,有一種疼痛,是全世界醫學界公認的“天下第一痛”, 通常發生在面部和口腔附近,疼起來如刀割、針刺、撕裂、燒灼或電擊樣劇烈難忍,讓人痛不欲生,生不如死。這就是三叉神經痛。而且這種病70%-80%的病例發生於40歲以上。
5年多前,楊婆婆右側面部出現了劇烈的疼痛感,以為是牙痛,她專門掛號到口腔科就診。之後,才被確認疼痛並非源自口腔問題,而是遭遇了號稱“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經痛。針對疾病,醫生制定了藥物治療的方案,但疼痛不再明顯後,老人家自認為已經“好了”便沒有再遵醫囑服藥。
近來,己經和楊婆婆“和平相處”幾年的疼痛問題又找上了門,疼痛劇烈難以忍受,甚至到了無法進食、飲水和講話的程康。一急之下,婆婆想起了之前醫生開的藥,一口氣吞下好幾顆,為了“加強效果”,又同時吞服了其他種類的止痛藥物。可這一大把吞下去,不僅沒有緩解疼痛,反而讓她出現了嚴重的頭暈、噁心和腹瀉,連去幾次廁所後出現了短暫暈厥。
三叉神經是顱神經的一支,是面部最粗大的一支神經,三叉神經有三個分支,第一支是眼神經分支,第二支是上頜神經分支,第三支是下頜神經分支。因而疼痛通常發生在面部和口腔附近。
三叉神經疼的部位在臉上,單側發病,其疼痛範圍不超越面部中線,有可能表現為牙疼、臉疼、眼睛疼、額頭疼等,具有發散性和陣發性的特點,每次疼幾秒,是一種突然性、劇烈性、短暫性的疼痛。
正常情況下,血管較軟,血流透過三叉神經時,其波動性衝擊不會損傷三叉神經。血管硬化後,血流透過三叉神經根部時,其衝擊力足以造成神經出現脫髓鞘病變,造成神經短路,引起“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長期發作,有可能會導致抑鬱、自殺。
①判斷是否有典型的症狀
②排除是否有其他疾病
③做一個頭部磁共振檢查
三叉神經痛的表現
1
單側陣發性疼痛
三叉神經疼的部位在臉上,單側發病,從中線一側表現為顏面部,鼻翼兩側、口角周圍,有可能表現為牙疼、臉疼、眼睛疼、額頭疼;有陣發性,每次疼幾秒。
疼痛有扳機點
三叉神經痛可能有扳機點,也就是說觸碰機械性的刺激就可能出現疼痛,如說話疼、吃飯疼、洗臉時疼、刷牙疼,連吹風都疼。
三叉神經痛早期易被誤認為牙痛
區別①
牙痛一般持續時間比較久,不會幾秒、幾分鐘後消失。
區別②
一般止疼藥對三叉神經痛無效,止疼藥對於牙痛是起作用的。
預防血管硬化就是預防三叉神經痛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日常生活中調整飲食,也可以守護血管健康。
1
納豆激酶
具有分解膽固醇,降低血液粘稠度,調節血脂的作用,還能輔助溶解已經產生的血栓。平時可以多吃點納豆。
2
蝦青素
天然蝦青素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的作用。平時可以吃些紫菜、海帶、沙丁魚、金槍魚、北極貝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