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山東部分省屬國企負責人“工資條” 出爐,各位領導2020年度的收入公之於眾,少的50多萬、多的不超過100萬。收入的透明化是讓外界理解的好方法,公眾也是點贊者居多。
這次公佈的省屬企業負責人2020年度從本企業獲得的稅前薪酬共包括三項,1應付薪酬,2社會保險、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的單位繳存部分,3其他貨幣性收入,其中公佈出來的董事長均只有前兩項收入。
筆者將1、2兩項收入相加,2020年各企業董事長全年排名收入前9位的企業和個人見下圖:
但是,外部也有一點疑問,這些單位領導的收入能不能和他們的業績相匹配呢?
就在2021年7月份,山東省國資委公佈了2020年省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名單(A級為最高階),分別為:
1.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2.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 3.華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4.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5.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 6.水發集團有限公司 7.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
再返回頭來,對照國企負責人2020年度薪酬資訊,我們會發現,有兩個單位的負責人,分別是山東黃金集團和山東鐵投集團的兩位負責人收入排名靠前,考核業績卻不在第一隊列當中。
那兩個企業的經營狀況如何呢?
根據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公佈的《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2020 年度財務等重大資訊公告》(來源於該公司官方網站),該公司全年共完成黃金 產量 44.73 噸,連續四年穩居中國產金企業第一位。實現營業總收入 767.17 億元,同比減少 0.95 億元,降幅 0.12%;歸母淨利潤 8.83 億 元,同比增加 7.11 億元,增幅 412.91%。
但是有一點讓人不理解的是,該公司自稱“在省國資委經營業績考核中連續四年保持優秀(A 級)”,這個說法似乎是在和省國資委的說法“打架”。經過查詢,該公司確實在2016-2019年4年的時間內,經營業績考核中連續四年保持優秀(A 級),但是這份公告是2021年6月30日以公司董事會的名義釋出的,是不是應該注意一下用語的嚴謹性?
至於山東鐵投集團,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佈的《2021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的募集說明書》當中,可以獲得以下資料,2020年公司淨利潤為-67,999.15 萬元。募集說明書中還特別強調,當年非經常性損益合計為 43,301.46 萬元,當年利潤指標對非經常性損益依賴較大。換句話說,當年公司虧了近7個億。在利潤中有4個多億是一次性或偶發性的,當年有明年可能沒有,沒有這4個多億,賬面可能更難看。
綜合來看,2020年山東省屬國有企業考核排名前7位的負責人,年度總收入都在前9位,負責人的收入和企業考核有著密切的聯絡,體現出主管部門對企業負責人也是“獎勤罰懶”。
也有兩位考核成績並非A級企業負責人,憑著上面的利潤指標,分別拿著第五和第六的總收入。
嗯,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