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馬雲說他根本不愛錢?為什麼有的企業家明明已經很有錢了,還在拼命地賺錢?為什麼人們沒有工作的時候不快樂?為什麼很多人對自己的人生一直很迷茫?人類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這些問題在我的內心裡陪伴了我很久很久,也許我有這些問題存在的時候,也就是我對人生迷茫的時候,直到現在其實內心還是會存在這樣的疑問。但當我把《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書看完之後,回味一下,才恍然大悟。
洛克菲勒是美國19世界第一位億萬富翁,是全球公認的“石油大王”。這本書是他親筆為兒子寫下的家信,透過這本書,令我感觸最深的是以下這幾點。
天堂與地獄比鄰:
失去工作就等於失去快樂,但令人遺憾的是有些人卻要在失業以後,才能體會到這一點,這真是不幸。
在這封信中洛克菲勒給他的兒子約翰講了一則寓言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一個人死了以後,來到了一個美妙又神奇的地方,有一位侍者走了過來,對他說:“先生,在這裡您可以盡情享用您想要的美味佳餚,可以盡情的娛樂消遣,包括妙齡少女。”這個人聽了之後很高興,心想:這不正是我在人間的心願嗎?於是便開始盡情地享受了,但是沒過多久這個人就開始厭煩了,對侍者說:“我對著一切感到厭煩,有沒有工作可以讓我做的?”侍者說:“我們這裡唯一沒有的就是工作。”這個人說:“真是太糟糕了,還是把我留在地獄好了。”侍者說:“先生,您以為您現在在的是什麼地方呢?”真的很糟糕,這個人要長長久久享受著一切了。
所以人類真的想一直享受世間美味佳餚嗎?真的想身邊一直美女如雲嗎?
人們需要做事,需要體現他的價值,需要有成就感,需要不斷地進步,只有工作才能滿足這一切,所以失去工作就等於失去了快樂。
但是怎樣的工作才能使我們快樂呢?洛克菲勒又在這封信中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明路——工作時的態度。你是怎麼看待你的工作的,工作就會回報你什麼。
同樣是石匠,第一個人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鑿石頭,鑿完就可以回家了。”第二個人說:“你看到了嗎?我正在做雕像,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報酬很高,我還需要養家餬口。”第三個人驕傲地說:“你看到了嗎?我正在做一件藝術品。”
第一個人只會覺得工作很累,每天上班只會消磨時間,不會感到快樂;第二個人覺得工作是負擔,只是為了報酬,為了養家餬口而已,也不會感到快樂;第三個人很滿意自己的作品,工作的時候會全身心沉浸在工作當中,以工作為榮,他會認為工作很有意義,所以會覺得很快樂。
洛克菲勒對兒子的忠告是: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審視一下你對工作的態度,那會讓你感到快樂。
所以現在我明白了,為什麼馬雲不愛錢還那麼成功?其實他愛的是他的工作。為什麼有錢人還在努力工作?他是想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在工作中體現他的價值。
人生價值以及成就感都來自於我們源源不斷地工作,以及在工作中奮發圖強的精神。工作佔據我們人生二分之一的時間,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我們還不引起重視,那麼我們可能將要在碌碌無為、頹廢中度過這一生,確實不會給我們帶來快樂。
財富是勤奮的副產品:
財富是意外之物,是勤奮工作的副產品。每個目標的達成都來自勤奮的思考與勤奮的行動,實現財富夢想也是如此。
洛克菲勒在第一封信中說起點不決定終點,無論是家庭富裕的子弟,還是家境貧寒的子弟,都一樣可以成功,但是如果不勤加思考,不付出行動,都只能是一種結果——失敗的人生。
第二封信中說運氣不是命中註定的,而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而創造是需要靠思考和勞動的,在這裡洛克菲勒強調:我不依賴天賜的運氣,但我靠策劃運氣平步青雲。策劃也是需要行動的。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有勤奮的人才能更加珍惜時間。機會對每個人也是平等的,同樣只有勤奮的人才能把握住機會。即便出身貧賤家境貧寒,都可以透過勤奮的工作,勤奮地思考,出人頭地,取得成功。
所以無論自己想要得到怎樣的成果,勤奮是必不可免的,讓我們立即行動,更加奮進地不辜負人生的每一分鐘。
我們做出了努力,做出了正確的行動,財富自然會向我們招手,財富是我們對勤奮的嘉獎,金錢是我們努力的副產品。
這本書句句是精華,無論是第一封信還是最後一封信,句句是箴言。
非常榮幸能夠欣賞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親手寫下的文字,更加榮幸能夠得到洛克菲勒先生對兒子的忠告,即可視為對我的忠告。
無需迷茫,人生的意義在於自身的價值。讓我們堅定信念,認定目標,勇敢大膽地用勤奮的雙手以及勤奮的大腦,繼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