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風雲錄》這本書由中國軍事博物館根據翔實的史料編著,由在戰爭中擔任副司令員的洪學智上將題寫書名。全書約40萬字,由“風雲突變篇”、“決策出兵篇”、“戰役戰鬥篇”、“英雄人物篇”、“支援前線篇”、“停戰談判篇”等八部分組成,書中收錄180餘幅珍貴的歷史圖片,記錄了黃草嶺、上甘嶺等諸多經典戰例,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無數戰鬥英雄……從不同側面展示了抗美援朝戰爭光輝而悲壯的歷史和中國人民志願軍不畏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敢於鬥爭,勇於勝利的偉大精神。在停戰協議上簽字的當時聯合國軍總司令馬克·克拉克戰後說:“我成了歷史上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議上簽字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和痛苦。”如今七十多年過去了,世界風雲激盪,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必將激勵著我們每一名中華兒女奮勇向前!而《抗美援朝戰爭風雲錄》這本書恰逢其時,絕對值得我們好好拜讀!
sponsored links
再讀《抗美援朝戰爭風雲錄》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2-31
相關文章
圪蹴在白鹿原上的老漢——陳忠實印象(轉自《文學界》作者秦嶺)
見多了關於老漢的印象記,老漢那農民式的眼耳鼻喉,鏤刻心中久矣!結識老漢一年有餘,明曉得一言難盡,那就用五言六言吧,卻發現有人連老漢"被雪茄燻黃的指甲蓋上有整齊的波紋"都寫過了,這當 ...

散文||成諾《我和我的長輩》
我和我的長輩 關於我的長輩,有許多的故事,也有許多的情懷-- 記憶中的長輩善良淳樸.熱心勤勉.還有刻在骨子裡的堅韌執著--時光如水,可以沖刷走許多斑駁往事裡的記憶,但對於老一輩秉持的品格和帶給我的影響 ...

靜心(散文)
靜心(散文) 原創 衡湖詩苑 段宇 衡湖詩苑 2020-05-16 靜心 文/段宇(河北) . 自從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的訊息傳來,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驚嚇,就把手機調成靜音了,直到現在,我相信 ...

花街(散文)
花街 □申海芹 一個穿著黑色高跟鞋的婉約女子,沿街款款而行,那白色的衣裙和如瀑的長髮隨風而飄.我呆呆地站在原地,目送她與我擦肩而過直到遠去.我想此生再也不會在這青磚灰瓦的花街.在這秋風乍起的梧桐樹下遇 ...

新世紀散文的時代意涵與審美風貌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儘管目前學界圍繞21世紀中國文學是否進入文學史.如何進入文學史以及是否可以"獨立成史"等問題存在分歧與論爭,但21世紀中國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
旺旺(兒童散文)——張秀芳
我的外孫旺旺 旺旺,是我的小外孫,今年12歲,在鳳縣新建跆小學上五年級. 在我的印象中,旺旺不僅是個很聰明的孩子,而且是個極有個性的孩子.旺旺的身上,潛藏著許多優秀的品質,比如他愛幻想,比如他喜歡畫畫 ...

平順(注)(散文)
平順(注)(散文) 山溪 中巴車進入平順縣城,車上的人們便議論起來.有的說:平順平順,不平不順.有的說:平順就是兩山夾一溝.還有人說,早年間平順只有一條通向市裡的道路,一到冬季大雪封山,人們就進不去出 ...

屈曉明散文作品之《我的奶奶和她的中秋之月》
屈曉明散文作品之<我的奶奶和她的中秋之月> --給2021年中秋節和國慶節的特別詩禮 月亮夜,開白花,有個女子給誰家,就給縣裡的王魁家,王魁愛戴纓纓帽,媳婦愛穿闆闆鞋,踢踢騰騰上廟臺-- ...

田偉嶺:悠哉樂事(散文)
悠哉樂事 (散文) 文/田偉嶺 據報載看到蘇東坡老先生當年所追求的"十六件樂事",很受啟發,悠哉悠哉,令人嚮往. 蘇老先生的十六件樂事分別是"清溪淺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話, ...

鄉土作家袁炳綱散文《布鞋情結》
布鞋情結一一散文 作者:袁炳綱 我兄弟姊妹們多,小時家貧,媽媽又忙,我們腳上穿的布鞋,她簡直做不過來.所以,我的布鞋爛得實在穿不上腳了,媽媽才給我換一雙新的. 布鞋爛,多半從腳的大拇指頂開始. 先是大 ...

散文:秋風起相思,秋雨助淒涼
散文:秋風起相思,秋雨助淒涼 作者:趙鳳寶 窗外冷雨朦朧,烏雲掩去了皎潔的面容,平眸遠眺,遠方已經模糊了一片.有誰知道,此時身在何處?強勁的秋風,蕭瑟了大地萬物,飄搖而落的秋葉,夾雜著滿身的相思,飛落 ...
〇少年(散文)
〇少年(散文) 少年十四歲,自己說十六歲了. 少年說,他三歲時,父母離婚了. 他早就沒讀書了,與七十二歲的外爺爺一起生活. 附近有一管山泉,村民自發開發的. 自覺排隊,免費接取,飲用. 昨天晚上,許多 ...

《那屋,那扇門》賀軍武深情散文
那屋---那扇門 一一賀軍武 有人住的地方,就免不了有門,打開了門,看到的便是屋外的世界,走進去關上了,便是自己休憩生息的空間,如此看來門不單單有遮風擋寒的用處,更多時候也是一道心理的屏障,屋裡是自己 ...
「夜讀」不留令人唏噓的歸宿——讀周曉楓散文《初洗如嬰》| 官玉華
來源: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周曉楓一貫執迷於語言的極致,散文<初洗如嬰>,精緻準確的語言如勃朗寧手槍子彈如期而至,穿透紙面,劃破二尺厚的空氣,直射瞳孔,終極目標是震撼注視這顆子彈的心靈. 阿 ...
散文是使記憶顯影的方式
[序跋] 作者:張莉 很喜歡汪曾祺的一篇散文<跑警報>.寫的是西南聯大的戰時生活.那篇文章裡說,有同學善於跑警報,只要看到萬里無雲,不管有無警報,就背了水和吃的,往郊外走.但大部分同學以及 ...

楊獻平:積蓄的態勢——朝顏和她的散文寫作
積蓄的態勢 --朝顏和她的散文寫作 文│楊獻平 文學藝術的首要構成,當是其創造性,再是個人性,第三為普適性或者叫感染力,然後才能談及藝術.品質.含量.思想.境界.影響等問題.作為一種在本土具有悠久經驗 ...

散文 | 楊絳:憶傅雷
憶傅雷 文丨楊絳 抗戰末期.勝利前夕,錢鍾書和我在宋淇先生家初次會見傅雷和朱梅馥夫婦.我們和傅雷家住得很近,晚飯後經常到他家去夜談.那時候知識分子在淪陷的上海,日子不好過,真不知"長夜漫漫何 ...

散文:關於中秋節的回憶
公眾號:如期而至的歲月 又是一年中秋節,昨天下午在西湖邊騎著單車時,腦子裡不斷地搜尋關於近幾年中秋節的回憶,似乎恍如隔世. 雖說中秋節是個傳統意義上的團圓節日,但這幾年漂泊在外,"團圓&qu ...

散文/中秋月正圓
散文/辛丑中秋月正圓 文/和平 月色自古以就是人們宣洩情感的代名詞,是生活中情感的某種折射.十五的夜樹影婆娑,月光清涼,縷縷微涼的柔風緩緩推開浮雲的遮掩,就像少女一般,在我的期盼中露出溫婉,將我的心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