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散文 | 楊絳:憶傅雷

散文 | 楊絳:憶傅雷

憶傅雷

文丨楊絳

抗戰末期、勝利前夕,錢鍾書和我在宋淇先生家初次會見傅雷和朱梅馥夫婦。我們和傅雷家住得很近,晚飯後經常到他家去夜談。那時候知識分子在淪陷的上海,日子不好過,真不知“長夜漫漫何時旦”。但我們還年輕,有的是希望和信心,只待熬過黎明前的黑暗,就想看到雲開日出。我們和其他朋友聚在傅雷家樸素幽雅的客廳裡各抒己見,也好比開開窗子,通通空氣,破一破日常生活裡的沉悶苦惱。到如今,每回顧那一段灰黯的歲月,就會記起傅雷家的夜談。

說起傅雷,總不免說到他的嚴肅。其實他並不是一味板著臉的人。我閉上眼,最先浮現在眼前的,卻是個含笑的傅雷。他兩手捧著個菸斗,待要放到嘴裡去抽,又拿出來,眼裡是笑,嘴邊是笑,滿臉是笑。這也許因為我在他家客廳裡、坐在他對面的時候,他聽著鍾書說話,經常是這副笑容。傅雷只是不輕易笑;可是他笑的時候,好像在品嚐自己的笑,覺得津津有味。

也許鍾書是唯一敢當眾打趣他的人。他家另一位常客是陳西禾同志。一次鍾書為某一件事打趣傅雷,西禾急得滿面尷尬,直向鍾書遞眼色;事後他猶有餘悸,怪鍾書“胡鬧”。可是傅雷並沒有發火。他帶幾分不好意見,隨著大家笑了;傅雷還是有幽默的。

傅雷的嚴肅確是嚴肅到十分,表現了一個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臉只許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嚴父。阿聰、阿敏那時候還是一對小頑童,只想賴在客廳裡聽大人說話。大人說的話,也許孩子不宜聽,因為他們的理解不同。傅雷嚴格禁止他們旁聽。有一次,客廳裡談得熱鬧,陣陣笑聲,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興。忽然他靈機一動,躡足走到通往樓梯的門旁,把門一開。只見門後哥哥弟弟揹著臉並坐在門檻後面的臺階上,正縮著脖子笑呢。傅雷一聲呵斥,兩孩子在登登咚咚一陣凌亂的腳步聲裡逃跑上樓。梅馥忙也趕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搶先去責罵兒子;在兒子前,她卻是擋了爸爸的盛怒,自己溫言告誡。等他們倆回來,客廳裡漸漸回覆了當初的氣氛。但過了一會,在笑聲中,傅雷又突然過去開那扇門,阿聰、阿敏依然鬼頭鬼腦並坐原處偷聽。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只聽得傅雷厲聲呵喝,夾雜著梅馥的調解和責怪;一個孩子想是哭了,另一個還想為自己辯白。我們誰也不敢勸一聲,只裝作不聞不知,坐著扯談。傅雷回客廳來,臉都氣青了。梅馥抱歉地為客人換上熱茶,大家又坐了一回辭出,不免嘆口氣:“唉,傅雷就是這樣!”

散文 | 楊絳:憶傅雷

阿聰前年回國探親,鍾書正在國外訪問。阿聰對我說:“啊呀!我們真愛聽錢伯伯說話呀!”去年他到我家來,不復是頑童偷聽,而是做座上客“聽錢伯伯說話”,高興得哈哈大笑。可是他立即記起他嚴厲的爸爸,悽然回憶往事,慨嘆說:“唉——那時候——我們就愛聽錢伯伯說話。”他當然知道爸爸打他狠,正因為愛他深,他告訴我:“爸爸打得我真痛啊!”梅馥曾為此對我落淚,又說阿聰的脾氣和爸爸有相似之處。她也告訴我傅雷的媽媽怎樣批評傅雷。性情急躁是不由自主的,感情衝動下的所作所為,沉靜下來會自己責怪,又增添自己的苦痛。梅馥不怨傅雷的脾氣,只為此憐他而為他擔憂;更因為阿聰和爸爸脾氣有點兒相似,她既不願看到兒子拂逆爸爸,也為兒子的前途擔憂。“丈化大革命”開始時,阿聰從海外好不容易和家裡掛通了長途電話。阿聰只叫得一聲“姆媽”,媽媽只叫得一聲“阿聰”,彼此失聲痛哭,到哽咽著勉強能說話的時候,電話早斷了。

這是母子末一次通話——話,盡在不言中,因為梅馥深知傅雷的性格,已經看到他們夫婦難逃的命運。

有人說傅雷“孤傲如雲間鶴”;傅雷卻不止一次在鍾書和我面前自比為“牆洞裡的小老鼠”——是否因為莫羅阿曾把服爾德比作“一頭躲在窟中的野兔”呢?傅雷的自比,乍聽未免滑稽。梅馥稱傅雷為“老傅”;我回家常和鍾書講究:那是“老傅”還是“老虎”,因為據他們的鄉音,“傅”和“虎”沒有分別,而我覺得傅雷在家裡有點兒老虎似的。他卻自比為“小老鼠”!但傅雷這話不是矯情,也不是謙虛。我想他只是道出了自己的真實心情。他對所有的朋友都一片至誠。但眾多的朋友裡,難免夾雜些不夠朋友的人。誤會、偏見、忌刻、驕矜,會造成人事上無數矛盾和傾軋。

傅雷曾告訴我們:某某“朋友”昨天還在他家吃飯,今天卻在報紙上罵他。這種事不止一遭。傅雷講起的時候,雖然眼睛裡帶些氣憤,嘴角上掛著譏誚,總不免感嘆人心叵測、世情險惡,覺得自己老實得可憐,孤弱得無以自衛。他滿頭稜角,動不動會觸犯人;又加脾氣急躁,制不住要衝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圓轉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有自己的書齋;他也像老鼠那樣,只在洞口窺望外面的大世界。他並不像天上的鶴,翹首雲外,不屑顧視地下的泥淖。傅雷對國計民生念念不忘,可是他也許遵循《剛第特》的教訓吧?只潛身書齋,作他的翻譯工作。

傅雷愛吃硬板。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兒那樣僵硬、乾爽;軟和懦不是他的美德,他全讓給梅馥了。朋友們愛說傅雷固執,可是我也看到了他的固而不執,有時候竟是很隨和的。他有事和鍾書商量,儘管討論得很熱烈,他並不固執。他和周煦良同志合辦《新語》,儘管這種事鍾書毫無經驗,他也不擯棄外行的意見。他有些朋友(包括我們倆)批評他不讓阿聰進學校會使孩子脫離群眾,不善適應社會。傅雷從諫如流,就把阿聰送入中學讀書。鍾書建議他臨什麼字帖,他就臨什麼字帖;鍾書忽然發興用草書抄筆記,他也高興地學起十七帖來,並用草書抄稿子。

解放後,我們夫婦到清華大學任教。傅雷全家從昆明由海道回上海,道過天津。傅雷到北京來探望了陳叔通、馬敘倫二老,就和梅馥同到我們家來盤桓三四天。當時我們另一位亡友吳晗同志想留傅雷在清華教授法語,央我們夫婦作說客。但傅雷不願教法語,只願教美術史。從前在上海的時候,我們曾經陪傅雷招待一位法國朋友,鍾書注意到傅雷名片背面的一行法文:Critiqued Art(美術批評家)。他對美術批評始終很有興趣。可是清華當時不開這門課,而傅雷對教學並不熱心。儘管他們夫婦對清華園頗有留戀,我們也私心竊願他們能留下,傅雷決計仍回上海,幹他的翻譯工作。

我只看到傅雷和鍾書鬧過一次蹩扭。1954年在北京召開翻譯工作會議,傅雷未能到會,只提了一份書面意見,討論翻譯問題。討論翻譯,必須舉出例項,才能說明問題。傅雷信手拈來,舉出許多謬誤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顯然也沒料到這份意見書會大量印發給翻譯者參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錯來示眾了。

這就觸怒了許多人,都大罵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譯家竟氣得大哭。平心說,把西方文字譯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項極繁瑣的工作。譯者儘管認真仔細,也不免掛一漏萬;譯文裡的謬誤,好比貓狗身上的跳蚤,很難捉拿淨荊假如傅雷打頭先挑自己的錯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幾個錯作陪,人家也許會心說誠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談一下,準會想得周到些。當時他和我們兩地間隔,讀到鍾書責備他的信,氣呼呼地對我們沉默了一段時間,但不久就又回覆書信來往。

散文 | 楊絳:憶傅雷

傅雷的認真,也和他的嚴肅一樣,常表現出一個十足地道的傅雷。有一次他稱讚我的翻譯。我不過偶爾翻譯了一篇極短的散文,譯得也並不好,所以我只當傅雷是照例敷衍,也照例謙遜一句。傅雷佛然忍耐了一分鐘,然後沉著臉發作道:“楊絳,你知道嗎?我的稱讚是不容易的。”我當時頗像頑童聽到校長錯誤的稱讚,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出他的錯誤。可是我實在很感激他對一個剛試筆翻譯的人如此認真看待。而且只有自己虛懷若谷,才會過高地估計別人。

傅雷對於翻譯工作無限認真,不懈地虛心求進。只要看他翻譯的傳記五種,一部勝似一部。《夏洛外傳》是最早的一部。《貝多芬傳》雖然動筆最早,卻是十年後重譯的,譯筆和初譯顯然不同。他經常寫信和我們講究翻譯上的問題,具體問題都用紅筆清清楚楚錄下原文。這許多信可惜都已毀了。傅雷從不自滿——對工作認真,對自己就感到不滿。他從沒有自以為達到了他所提的翻譯標準。他曾自苦譯筆呆滯,問我們怎樣使譯文生動活潑。他說熟讀了老舍的小說,還是未能解決問題。我們以為熟讀一家還不夠,建議再多讀幾家。傅雷悵然,嘆恨沒許多時間看書,有人愛說他狂傲,他們實在是沒見到他虛心的一面。

1963年我因妹妹楊必生病,到上海探望。朋友中我只拜訪了傅雷夫婦,梅馥告訴我她兩個孩子的近況;傅雷很有興趣地和我談論些翻譯上的問題。有個問題常在我心上而沒談。我最厭惡翻譯的名字佶屈聱牙,而且和原文的字音並不相近,曾想大膽創新,把洋名一概中國化,歷史地理上的專門名字也加簡縮,另作“引得’域加註。我和傅雷談過,他說“不行”。我也知道這樣有許多不便,可是還想聽他談談如何“不行”。1964年我又到上海接妹妹到北京休養,來去匆匆,竟未及拜訪傅雷和梅馥。“別時容易見時難”,我年輕時只看作李後主的傷心話,不料竟是人世的常情。

我很羨慕傅雷的書齋,因為書齋的佈置,對他的工作具備一切方便。經常要用的工具書,伸手就夠得到,不用站起身。轉動的圓架上,攤著幾種大字典。沿牆的書櫥裡,排列著滿滿的書可供參考。書架頂上一個鏡框裡是一張很美的梅馥的照片。另有一張傅雷年輕時的照片,是他當年贈給梅馥的。他稱呼梅馥的名字是法文的瑪格麗特;據傅雷說,那是歌德《浮士德》裡的瑪格麗特。幾人有幸福娶得自己的瑪格麗特呢!梅馥不僅是溫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沙龍里的漂亮夫人,不僅是非常能幹的主婦,一身承擔了大大小孝裡裡外外的雜務,讓傅雷專心工作,她還是傅雷的秘書,為他做卡片,抄稿子,接待不速之客。傅雷如果沒有這樣的好後勤、好助手,他的工作至少也得打三四成折扣吧?

傅雷翻譯這幾部傳記的時候,是在“陰霾遮蔽整個天空的時期”。他要借偉人克服苦難的壯烈悲劇,幫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他要宣揚堅忍奮鬥,敢於向神明挑戰的大勇主義。可是,智慧和信念所點燃的一點光明,敵得過愚昧、偏狹所孕育的黑暗嗎?對人類的愛,敵得過人間的仇恨嗎?嚮往真理、正義的理想,敵得過爭奪名位權利的現實嗎?為善的心願,敵得過作惡的力量嗎?傅雷連同他忠實的伴侶,竟被殘暴的浪潮衝倒、淹沒。可是誰又能怪傅雷呢。他這番遭遇,對於這幾部傳記裡所宣揚的人道主義和奮鬥精神,該說是殘酷的諷刺。但現在這五部傳記的重版,又標誌著一種新的勝利吧?讀者也許會得到更新的啟示與鼓勵。傅雷已作古人,人死不能復生,可是被遺忘的、被埋沒的,還會重新被人記憶起來,發掘出來。

圍城 我們仨 錢鍾書楊絳著

¥28

購買

走到人生邊上 楊絳隨筆散文 自問自答增訂版

¥34.9

購買

美文推薦

散文 | 楊絳:喝茶

散文丨楊絳:時光如水

散文丨王雁翔:書信時光(二)

散文丨王雁翔:書信時光(三)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20

相關文章

楊絳110週年特別紀念:穿過她的“隱身衣”,我們看到了什麼

楊絳110週年特別紀念:穿過她的“隱身衣”,我們看到了什麼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 1941年的楊絳先生. 1911年7月17日,是楊絳先生的誕辰日,如果活在世上,楊絳先生今年正好110歲.而先生離開我們,也已經5年多了. 她穿上"隱身衣&q ...

喜智與悲智:楊絳智慧的綵鳳雙翼

喜智與悲智:楊絳智慧的綵鳳雙翼
<喜智與悲智-- 楊絳的文學世界> 呂約 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21年7月 ●呂 約 ■編者按:今年是楊絳先生誕辰110週年,在7月17日誕辰紀念日前夕,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喜智與 ...

楊絳評價張愛玲:樣貌難看,一臉“花生米”,文筆可以但意境卑下

楊絳評價張愛玲:樣貌難看,一臉“花生米”,文筆可以但意境卑下
文人相輕一直是文學界比較常見的現象,文人與文人之間因為各種因素總是存在傲慢與偏見.無論是男文人,還是女文人不是劍拔弩張就是風平浪靜之下的波濤洶湧. 楊絳和張愛玲作為現當代作家一直是文壇備受關注的女文人 ...

楊絳:水平越高的人,看不慣的事越少

楊絳:水平越高的人,看不慣的事越少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不知原諒什麼,誠覺世事皆可原諒. 楊絳先生在<走到人生邊上>裡寫過一句話: "醜人照鏡子,總看不到自己多醜,只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美." 人們所看到 ...

楊絳:沒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開的人生

楊絳:沒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開的人生
作者:洞見·李思圓 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 楊絳先生曾寫過一段話: "烏雲蔽天的歲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記憶裡不易磨滅的,倒是那一道含蘊著光和熱的金邊." 回首 ...

楊絳:你之所以過不好人生,是因為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楊絳:你之所以過不好人生,是因為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楊絳先生說:你的問題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閱讀的重要性跟好處我自然知道,所以一直酷愛讀書,但是很多時候一本書看完,我基本忘記說了些什麼,寫作營的小朋友問我:阿姨,你讀完覆盤嘛? 說實話,以前的我 ...

楊絳:耐得住,不要緊

楊絳:耐得住,不要緊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經事長志,歷事成人. 楊絳先生這一生,歷經動盪起伏,飽經風霜雨雪. 然而她最廣為人知的口頭禪,卻是一句"不要緊". 簡單的三個字背後,卻是一種"忍耐 ...

楊絳:不爭,不理,不悲

楊絳:不爭,不理,不悲
點選上方藍字關注,每天和你一起剖析人性與情感. 人活著,為什麼會越來越累? 當你事事爭輸贏的時候,就註定了你會輸得很慘: 當你事事都要管的時候,就註定了你會活得很累: 當你總是沉迷痛苦的時候,就註定了 ...

楊絳|我們仨

楊絳|我們仨
本文節選自楊絳的<我們仨> 圖片源於豆瓣 <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1998年,錢鍾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 ...

錢鍾書與楊絳美滿婚姻63年,卻因一部《圍城》被扒出2位緋聞女主

錢鍾書與楊絳美滿婚姻63年,卻因一部《圍城》被扒出2位緋聞女主
有人說,有一種愛情叫楊絳和錢鍾書. 他們一個是書香世家的小姐,一個是教育世家的少爺,他們一起攜手走過63個年頭,他們的婚姻在那個時代代表著幸福美滿. 雖然他們沒有那些轟轟烈烈的故事,但也細水長流地守護 ...

楊絳:所有付出,都不會被辜負

楊絳:所有付出,都不會被辜負
作者:儒風大家 生活中,收穫固然使人感到滿足,付出本身也是一種幸福. 一個懂得付出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快樂. 從這個角度講,所有付出,都不會被辜負. 1 種如是因,收如是果 <道德經>裡講: ...

楊絳:做一個靈魂淡然的人

楊絳:做一個靈魂淡然的人
楊絳先生曾說:"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生活的簡樸,來自心境的平和:高貴的靈魂,源於內心的淡然. 人生很短,世道很難,沒有必要一味糾結事物的瑣碎,凡事看淡一些 ...

散文:餘生,安而不亂,靜而不爭

散文:餘生,安而不亂,靜而不爭
作者:子墨 佛曰:"心動,則萬物動:心靜,則萬物靜." <六祖壇經>中曾有記載,:"時有風吹帆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帆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 ...

散文:如此,安好

散文:如此,安好
作者:子墨 <半山文集> ​​​​:"這世上有好多東西,一定要等到一定的年齡才能看得見,要擁有一定的智慧才能看得見.比如,那些本不是雨的雨天,那種不是陽光的光明." - ...

散文:誰的生命裡面沒有幾分孤獨

散文:誰的生命裡面沒有幾分孤獨
作者:子墨 有一段話不知出自何處:"四旬已過,半生薄涼.也曾客己奮發,胸懷激盪.幻想紅衣白馬,氣吐眉揚.終是柴米挫了銳氣,染了風霜.江湖故人十年奔波,遊子倦.午夜知音,書生一夢笑黃粱.&qu ...

散文:何來人間驚鴻客,只是塵世一俗人

散文:何來人間驚鴻客,只是塵世一俗人
作者:子墨 十月,我與秋風一起行走,風讀不懂我的心情,我亦是聽不懂風沉寂後的一聲嘆息.原來,時間才是最無情無義的人,每一天都讓我們老去,都消磨著我們的記憶. 站在深秋的路口,一場雨過後,草木凋零,依舊 ...

名家歲月總留痕 心中宛有當時在

名家歲月總留痕 心中宛有當時在
俞平伯喜歡用嘴叼著煙 林青霞在7月30日和8月1日發了兩條微博,提到的都是同一本書.她在微博中寫道:"那天晚飯後回家,收到一本大書,翻開來看,即刻放不下,揹包往地上一丟,先是坐著,後來乾脆歪 ...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10位女性被尊稱為“先生”,你知道都有誰嗎?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10位女性被尊稱為“先生”,你知道都有誰嗎?
"先生"一詞一般都是用在男子的身上,這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些為國家,為民族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女性也被稱為先生,這樣的女性你知道幾個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些先生 ...

人生要活的純粹
--讀餘秋雨先作品隨想 (二) (1)人生要活的純粹.寫下這個標題,心情有一種莫名的沉重感,這或許來自於腦海中對"純粹"二字的理解太過聖潔:這句話讀起來似乎也有點拗口,這大概緣由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