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面容憔悴的女人就是伍繼紅。
1994年,伍繼紅以712分的優秀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成了村子裡的第一位大學生。
2017年,伍繼紅卻生活在江西的一個偏僻村莊中,被國家劃為扶貧重點幫扶物件。
23年的大好年華,伍繼紅是如何一步步從天之驕子,淪落為靠低保養活六個孩子的貧困媽媽的?這些年究竟在她身上都發生了什麼呢?
穩紮穩打,一鳴驚人
1977年,伍繼紅出生於江西省贛州市的一個農民家庭,雖然出生於農村,但伍繼紅的父親是村幹部,見識過外面的世界,所以格外在乎對女兒的培養。
與此同時,伍繼紅從小就展現出了讀書的天賦,從小學開始便在班裡名列前茅,家人也一度對她寄予厚望。
正因如此,伍繼紅一直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這樣的疼愛,的確給了伍繼紅一個幸福的童年。
但缺乏挫折教育,也讓伍繼紅的性格較為平穩,很難應對大風大浪。
而性格上的缺陷,也導致了她悲劇命運的發生。
在讀書階段,伍繼紅可以說一路順風順水,高三畢業那年,她來到廣東省參加高考。
剛考完便意識到自己發揮得很不錯,自信滿滿地在志願上填了中國人民大學。
要知道,和現在先出成績再填志願不同,當時的考生都要自己預估分數填志願,所以很多人的選擇都相對保守。
而伍繼紅二話沒說就填報了國家一流高校,足見她對自己的成績很有信心。
高考放榜後,伍繼紅果然考出了耀眼的712分,對於那個從沒出過大學生的小村莊而言,這無疑是一個轟動一時的大新聞。
很多人都慕名前來道喜,而伍繼紅的父親更加得意,他知道,當時國家負責大學生的工作分配。
雖然伍繼紅考取的專業是檔案管理,算是一個冷門專業,但人民大學的名頭擺在這裡,只要順利畢業,她必定能擁有一個鐵飯碗。
想到這裡,伍繼紅的父親非常開心,他深情地望著自己的女兒,感慨道,
“沒白培養你這麼多年,光宗耀祖以後就靠你了”。
伍繼紅聽罷,也鄭重地點了點頭,“爸,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從這時起,伍繼紅便開始展望自己美好的未來。
進入大學後,伍繼紅繼續努力學習,在高手如雲的人大中,她絲毫沒有膽怯,仍然取得了學院裡數一數二的成績,並且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
不僅如此,伍繼紅在其他方面表現同樣突出,非常善於和周圍人打成一片,不管是輔導員、授課老師還是同學,都對她稱讚有加。
可以說,作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伍繼紅完全可以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表現,在畢業時被分配到好的工作單位之中。
然而,在她大二那年,一個訊息徹底打亂了她的計劃。
1996年,人事部發布新的政策,國家不再負責大學畢業生的工作分配問題。
也就是說,哪怕在校成績優異,伍繼紅還是不得不加入找工作的人潮。
按照我們的想法,畢業了找工作無可厚非,但對伍繼紅而言,“包分配”的想法已經紮根多年。
一時之間面臨轉變,以她的性格根本無法接受,因此,在大學後續兩年中,伍繼紅的成績直線下滑,和同學們相處也不太愉快。
然而,對於她悲劇的人生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個開始。
考公失敗,四處漂泊
1998年7月,伍繼紅從人民大學畢業。
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她主修的檔案管理專業十分冷門,不太好找工作,即便頂著人大的頭銜,伍繼紅在就業市場上也並不吃香。
不僅如此,兩年來她一直在抱怨包分配製度為什麼取消,從來沒有好好為就業準備過,在種種因素的作用下,畢業兩個月後,她還是一無所獲。
於是,伍繼紅決定,繼續發揮自己學習的強項,報名參加了北京市公務員考試。
在兩輪筆試中,她發揮出色,一路過關斬將,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面試。
然而,伍繼紅只擅長讀書刷題,對面試的形式根本不熟悉,所以在面試中取得了極低的分數,最終與公務員崗位失之交臂。
一年後,伍繼紅捲土重來,但結果還是一樣——筆試一騎絕塵,面試一塌糊塗。
連續兩次遭遇挫折,還損失了一年的時間,這讓伍繼紅大為沮喪。
她回家和父母見面時甚至不敢坦白自己的遭遇,只說已經在廣州找到了工作,隨後便真的乘坐火車前往廣州。
歷經挫折之後,伍繼紅的傲氣有所收斂,也開始嘗試接受自己的命運。
於是,在一番努力之下,她找到了一家軟體公司,負責資訊錄入工作,也算是專業對口。
當時,她的月薪是3000元人民幣,對當時的大學生而言,這無疑是一份體面的工作。
只要伍繼紅好好幹下去,一定有著巨大的晉升空間,未來也不可限量。
然而,此時的她已經不是學生時期那個萬眾矚目的學霸,而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
所以她的心態發生了變化,脾氣也逐漸暴躁起來,經常對著同事大呼小叫,對上司的要求也不理不睬,逐漸成了辦公室中被冷落的人。
最終,伍繼紅因為不好相處,被公司給勸退,有了這麼一個不光彩的履歷之後,她再找工作就更加困難了。
此後,她輾轉了好多家公司,都是不歡而散,不得已之下,她還當過禮品店的銷售、服裝廠的女工,生活條件每況愈下。
不僅如此,伍繼紅自恃名牌大學生的身份,對很多工作都不屑一顧,即便在服裝廠,她也自覺高人一等。
在現實社會中,一個人能力欠缺還有進步的可能,但如果態度不好,只會讓人厭惡,伍繼紅就是由於這個原因,工作一直都不順利。
父親去世,丈夫離開
最後,伍繼紅心灰意冷,踏上了回鄉的火車。
在車上,她與初中同學偶遇,從中學開始,這名同學就暗戀過這個品學兼優的學霸,在車上一番交談,得知伍繼紅畢業於人民大學之後,更是欽佩不已。
所以,回到贛州以後,他對伍繼紅髮動了猛烈的愛情攻勢,兩人迅速墜入愛河,並且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一開始,丈夫還對伍繼紅疼愛有加,兩人結婚當年便生下了第一個孩子。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丈夫卻發現伍繼紅與他記憶裡的那個人有所出入。
首先就是能力問題,伍繼紅雖然是名牌大學生,但逐漸失去了工作的技能,每天都呆在家裡,靠著丈夫養活。
其次就是性格問題,伍繼紅向來心高氣傲,結婚後更是處處跟丈夫作對,與此同時,她的父親突然病重去世,這更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此以後,伍繼紅每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是在家裡陪著孩子,連話都不怎麼說。
她的丈夫覺察到有些不對勁,馬上帶著妻子去醫院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伍繼紅竟然被確診為輕度抑鬱症。
當丈夫將診斷報告拿出來的時候,伍繼紅根本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她咆哮著撕掉了丈夫手中的報告單。
並大呼“我不是精神病”,隨後又歇斯底里起來,經過數週才恢復了平靜。
面對這樣喜怒無常的妻子,他最終帶著外面的女人私奔,再也沒有回家。
當時,伍繼紅正懷著第二個孩子,見丈夫出走,她的精神再度遭受重創,母親和女兒是她僅有的家人。
但一個年紀輕輕,一個身體不佳,都無法幫她料理支離破碎的生活。
最終在親戚的介紹下,伍繼紅與隔壁村一個名叫鄧高華的單身漢結識,很快便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
和新任丈夫結婚沒一個月,伍繼紅生下了肚子裡的孩子。
然而,鄧高華靠低保生活,根本無法負擔起伍繼紅原來的生活水平,於是,驕傲的她更是無顏面對親朋好友。
從此以後,她連鎮上都沒有去過,只是悶著頭在家裡洗衣做飯,此後數年間,她又先後生下了4個孩子,家庭經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好在,鎮政府注意到了她家的困難,為她家上了低保,並給予不少幫助,這才讓幾個孩子茁壯成長。
一個高考712分的天才少年,如今竟然蜷縮在窮鄉僻壤,成了一名“生育工具”。
隨著網路的普及,伍繼紅的遭遇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那麼,這些關注,又將如何改變她的生活呢?
再見舊同學,重拾新希望
得知這一訊息後,心情最迫切的當屬伍繼紅在人大的老師和同學們。
2018年,正值伍繼紅畢業二十週年。
在聚會前夕,伍繼紅大學時的班主任安清福以及學院黨委書記王丹等人想起這個曾經非常看好的小姑娘。
在瞭解完她的境遇之後更是非常關切,於是便召集大量同學前來,打算給伍繼紅一些切實可行的幫助。
伍繼紅所在的村莊叫十二坊村,位於贛北山區,都說山路十八彎,師生們進山的路途非常坎坷。
而伍繼紅知道了這件事之後,更是整夜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回憶起往日歡聲笑語的青春歲月,她不禁面露微笑。
但一想到自己如今被困在一個小山村裡,每天只能帶著六個孩子,連縣城也沒去過,她又不禁悲從中來,更不知道如何面對曾經的老師和同學們。
第二天一大早,伍繼紅便來到了村口等待,她的心情是忐忑的,面對早早到來的記者,她神情緊張,雙手不知所措,只是不斷地向著土路的盡頭張望。
就這樣,三個小時很快過去,但人還沒有等到,見太陽已經出來,鄧高華擔心妻子吃不消。
便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道,“太熱了,回屋等吧”,伍繼紅這才離開村口,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上午十點半左右,安清福一行人終於趕到,一見到他們,伍繼紅淚如雨下,安清福和王丹連忙安慰她。
王丹還親切地說道,“別擔心,孃家人來看你了”,並且拿出了早早準備好的禮物。
見昔日的老師、同學如此關心自己,伍繼紅的心情也逐漸好轉,話匣子也慢慢打開了。
他們談論起各自二十年的經歷,聽到同學們都事業有成,伍繼紅的內心五味雜陳,又忍不住哭了出來。
安清福早就料到了伍繼紅的反應,他表示,這次自己前來,就是要幫助伍繼紅重拾專業技能。
說罷,他從車裡拿出一摞厚厚的書籍,交到了伍繼紅手上,“我們會盡全力幫助你,但能不能站起來,最終還得靠你自己”。
一番敘舊之後,伍繼紅戀戀不捨地跟各位師友道別。
後來,人民大學牽線搭橋,社會各界人士都對伍繼紅伸出了援手。
在大家的幫助下,她蓋起了新房,家裡的幾個孩子也獲得學費,陸續進入學校學習。
談論起自己的遭遇,伍繼紅有些感慨,
“我做錯了太多,如果能在畢業時抓住機會,也不至於淪落到現在的地步”。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也注意到了伍繼紅的情況,他們針對性地給予伍繼紅政策幫扶,不僅在物質上幫助她,而且鼓勵她站起身來,重拾自己的大學生身份。
“人不能同時踏入兩條河流”,對於人生而言,從來就沒有回頭路,但如果能夠亡羊補牢、及時止損,也不失為一種勇氣。
所以對伍繼紅而言,最大的困難便是戰勝心魔,重拾自信,一步一步地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今,伍繼紅用人大捐助的資金為自己購置了一臺電腦,在帶孩子、做家務之餘,她總是廢寢忘食地上網學習。
針對重點難點,人大的老師、同學們也會不厭其煩地為她解答。
對於一個年近五十的中年婦女而言,在荒廢學業二十年的情況下,真的還可以從頭再來嗎?
但對於伍繼紅而言,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答案,“既然選擇遠方,就不要怕風雨兼程”,這是伍繼紅大學時代的座右銘。
在如今的年紀,她仍然堅持信念,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她也將迎來截然不同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