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的宣傳口號是“北京歡迎你”,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口號是“一起向未來”。如果稍微年長一點的朋友可能還對我們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口號有所記憶:給北京一次機會,北京還您一個奇蹟。從這三個口號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在近30年的時間當中經歷的發展歷程。從不被認可、到樂見認可、到現在的不再在意別人的眼光。
我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時間點正值90年代初期,那時候我們的國力財力都比較弱,坦白講我們自己在申辦的時候也是沒有多少底氣的。本人那時候還在上小學,只記得申辦儀式是在中國時間晚上,一覺醒來,申辦席位被澳大利亞的悉尼拿走。我至今仍然記得申辦失敗後全國上下那種心有不甘的情緒。沒辦法,實力不行,只能透過舉辦一次盛會來證明自己,但是偏偏國際上還不認可。可以說十幾億人都憋著一股勁,彷彿再說,看著吧,早晚有一天讓你們知道我的本事。
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時間點是2001年,地點在莫斯科。那時候我已經高中畢業,正準備去往大學的路上,正值我人生的轉折點。毫無疑問這個時間點也是中國國運的轉折點。從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我們國家彷彿開了掛一般,各個領域都突飛猛進。
但是老實講,那個時候我們還是比較在意別人的眼光的。從《北京歡迎你》的歌詞也能看出一二,“我家大門常開啟,開放懷抱等你”。傳遞出來的資訊就是:開門納客,把好東西留給客人。言下之意就是平時可能還不夠好,需要在舉辦盛會的時候提升一下標準。舉全國之力辦一屆成功的奧運會,就是想向世界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提振國家與民族的自信心。
那時候的中國,雖然正在崛起的路上,經濟總量也已經超越德國達到世界第三,並且會在那之後2年的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是我們的自信顯得還不是特別的足,總是一副我很好、我很棒,如果不相信的話你就來看看吧,類似這樣的態度。更多的是希望聽到國際上對自己認可與讚揚的聲音。
而且那時候我們也特別在乎運動員的輸贏和金牌、獎牌的數量。曾幾何時,姚明、劉翔都頂著巨大的壓力參賽。沒辦法,我們輸不起。一塊獎牌、一屆盛會,承載了太多的希望與意義。
但是今年不一樣了。誠然,冬奧會的影響力無法與夏奧會相匹敵,但是我們仍然能從本屆冬奧會的申辦過程、舉辦流程看出來國人的自信與國力的提升。“一起向未來”這口號當中就已經透露出引領、帶領、主張、主見。彷彿這屆冬奧會就應該是北京的。我們不是期待、不是驚喜、也不提奇蹟,我們只是覺得當仁不讓。
因為理所當然,所以反而不太受到特別的對待與關注。面對世界各國政要、運動員的到訪,我們更多的是顯示出來一種包容、開放、大度、無所謂的自信心態。都是按照我們的標準去執行、籌備的。沒有必要為了一次奧運會故意的去做超越以往的事,我們只要按部就班的做好該做的事,就已經讓世界難以望其項背了。
三屆盛會,我們的國家從最初的不被世界認可,到後來的積極融入世界、參與並且擁護世界標準,再到如今的制定世界規則。這背後是國家,民族,人民,制度,經濟,文化的自信。也是世所罕見的大國崛起的艱難歷程與無上榮光。
一起向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