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正是造車新勢力風起雲湧的時刻,一家來自江西上饒的車企——愛馳汽車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這家車企最引人注意的是創始人付強,他在國內汽車界是頗有傳奇色彩色的人物,曾經在奧迪、斯柯達、賓士和沃爾沃的中國市場開拓中起到關鍵作用。愛馳汽車的首款產品是一臺中型純電動SUV——U5,本來計劃在去年造勢宣傳,卻因為疫情不得不推遲。今年初,年度新品正式釋出,近日我們在愛馳汽車深圳科興科學園體驗中心對2021款U5 PRO(下稱愛馳U5)進行了實拍,一起看看它有怎樣的特色。
新車特點:
一、基於MAS純電平臺打造,定位於中型純電動SUV
二、外型特色鮮明,兼具時尚與未來感
三、車廂佈置簡潔有科技感,標配12.3英寸中控屏和三屏液晶儀表
四、全系搭載永磁同步單電機,NEDC綜合續航里程為405km和503km
愛馳U5基於自主研發的MAS純電平臺打造,該平臺可相容軸距在2650-3000mm不同級別車型,具有強拓展性、輕量化、可個性定製等特點。外型基本保留了U5 ION概念車的風格,封閉式前臉、炫酷的頭燈等細節,使得它“新勢力”的味道倍兒濃。
封閉式前臉非常簡潔,透過貫穿式飾條完成了兩個曲面的轉接,並與兩側頭燈融合。中央很有個性的車標成為視覺中心,上方機艙蓋稜線以此為原點向後擴散開。底部採用黑色格柵和灰色裝飾,車頭上下的層次感較為清晰。
這臺車的特色在於車頭從左到右也分為三個層次,從上方機艙稜線一直延伸下來,使得前臉多了曲面變化。頭燈造型很有特色,全系標配LED分體式近遠光燈和LED日行燈,下方設計了較大的通風道的造型,還用網格狀的飾板覆蓋,這裡其實“暗藏玄機”——蓋板下方是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的充電介面(位於左前大燈),這種把充電口整合到車頭的佈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特斯拉,讓車身變得更加簡潔。
車身側面造型比較成熟,前後懸垂的長度都很節制,而且基本對稱,A柱底部前伸的味道很強烈,使得機艙看起來短促。車身腰線貫穿前後,而且稜角分明。採用黑色塗裝的車頂營造出雙色車身,車頂線明顯向後下壓,D柱傾斜角度較大,與A柱對稱性不錯。利用頂部尾翼、傾斜尾窗、隱藏式門把手等諸多細節來降低風阻,達到了0.29Cd的低風阻。
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680/1865/1700mm,軸距為2800mm。從上表可以看出,相比同價位對手,愛馳U5實現了級別上的超越,達到中級SUV的尺寸比起緊湊級實現了全方位勝出,可以為底盤電池佈局贏得更多空間。
外後視鏡造型圓滑,同樣是雙色拼接。設有LED側轉燈和側置攝像頭,配備有360°全景影像,還具備外後視鏡電動調節、摺疊、加熱和鎖車自動摺疊功能。
隱藏自動彈出式門把手有儀式感,全系標配前排無鑰匙進入功能,比較實用。
前後輪規格均為235/50 R19(中低配車型為17寸),尺寸剛好符合它的中等身材,造型奇特的多輻式鋁合金輪轂時尚又運動,邊緣有一定的封閉來降低風阻。輪胎匹配的是固鉑Discoverer HTT系列產品,是兼具舒適、靜音和耐久性的中高階SUV輪胎。
與前臉風格相同,車尾的造型也比較複雜。首先尾窗傾斜度角度較大,與車身採用臺階式過渡,讓貫穿式尾燈起到了小尾翼的作用,可再次降低風阻。不規則尾燈採用了多條燈帶,僅有一條燈帶貫穿左右,看起來氣勢弱了點。車身有一定的曲面,看起來不會單調。底部保險槓部分較為粗壯,牌照框的位置也比較低。
相比頗有個性的外型,車型的佈局看起來要成熟很多,座艙呈T字型佈局,橫向拉伸的中控臺與縱向佈局的扶手臺組合,看起來簡單大氣。中控臺透過平直線條和貫穿式空調出風口將橫向視覺效果拉寬,12.3英寸中控屏懸浮居中,與三屏組合的儀表盤前後錯落。這臺頂配車型,A柱部分設有人臉識別攝像頭,能夠實時監測駕駛員面部狀態,防止疲勞駕駛。
平底式方向盤已經不新鮮,最近興起的平頂方向盤主要是為了與HUD配合,讓前方視線更通暢。這臺車和雖然沒有配置HUD,先把準備工作做好了。方向盤全系標配真皮包裹,尺寸合適,握感也比較飽滿。左右橫輻的多功能控制採用按鍵+滾輪組合,比較順手。左側橫輻主要控制駕駛輔助功能,這臺車輔助級別達到L2,其餘車型需要選裝。
儀表盤採用了三屏組合,由一塊7英寸主屏,和兩側各一塊4.2英寸屏組成(全系標配)。螢幕之間有一定的彎折角度,彷彿是“曲面屏”,帶來猶如駕駛戰鬥機的感覺。三塊螢幕顯示的內容各有側重,中央主屏可顯示駕駛輔助介面、主要行車資訊,右側主要顯示導航資訊,左側主要顯示胎壓,提升主動安全性。
12.3英寸中控屏採用橫置懸浮式佈局,擁有轉速的安裝位,與中控臺的融合度較高。車輛大部分功能如燈光、空調、駕駛輔助系統等都可以透過中控屏來控制,UI介面看起來時尚大方,左側一列主選單,點開後各子系統的排布也非常清晰,不過螢幕的流暢度表現較為一般。語音識別可控制多媒體、導航、電話、空調和天窗。
擋杆臺採用大面積鋼琴烤漆面板裝飾,看起來有一定的檔次感。中央佈置了旋鈕式電子換擋,保證了檯面的平整性。後方設有電子手剎、自動泊車和自動駐車功能按鍵。前方是空調快捷觸控面板,畫面看起來比較直觀。
中央扶手前方設定了兩個固定式水杯槽,在放置水杯後可能會影響扶手,人體工程上略有欠缺。中央扶手箱空間不大,好在擋位臺下方還有開放式儲物空間,兩側還加入了網兜,防止物品在行車中滑落。
用料方面,中控臺和門板採用了大面積軟性塑膠覆蓋,佈局增加了皮質包裹,用料還算實在。細心的小夥伴可以會發現,副駕前臺並沒有手套箱,取而代之的是空氣清淨機。這其實是“眾創空間開放平臺”打造的車廂個性化佈局,車內共有6處這樣的空間,使用者可以按自身需求進行個性化定製。
這臺車前排採用了一體式座椅並採用真皮包裹,皮質柔軟舒適但內部填充物偏硬,側翼支撐也比較充分,頭枕部分的支撐也不錯。功能方面,主駕駛座椅支援前後、靠背、高低(2向)和腰部(2向)電動調節,副駕駛座椅僅支援前後、靠背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均有座椅加熱功能(其餘車型均需選裝)。
後排座椅材質與前排相同,坐墊的支撐很到位,靠背也考慮到了側向支撐,整體的舒適度比較高。空間方面,侃弟身高175cm,頭部空間接近兩拳,腿部空間接近三拳,橫向也很充裕,足夠所需。配置了帶兩個水杯架的翻折扶手和地臺式空調出風口。
車頂配備有面積達到1.186㎡的超大全景天窗,支援聲控開啟,除入門車型外均有配備。
尾廂空間也非常開闊,側壁做得很平整,縱向深度和高度都較為可觀,常規容積為432L。另外,後排座椅支援4:6比例放倒,坐墊可前翻,靠背的平整度提高了不少,最大容積可提升至1555L。
前機艙設有尺寸不大儲物空間,適合存放充電槍等隨車工具。動力方面,愛馳U5搭載單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150kW(204Ps),最大扭矩310Nm,動力資料不算亮眼,但得益於上鋼下鋁的車身架構,車重僅有1.77噸,比起同級車型輕量化上做得更出色,因此動力輸出也是完全足夠。續航方面,提供53kWh和63kWh兩種能量的三元鋰電池,NEDC綜合續航里程分別對應405km和503km。
底盤方面,採用前麥弗遜獨立式+後多連桿獨立式的懸掛組合,均為前置前驅佈局。底盤經過“奧迪quattro之父”——Roland Gumpert先生的調校,採用了低重心佈局和前後軸荷50:50的配重,具備更出色的防側傾和更精準的操控感。
侃弟點評:
愛馳U5採用了先做海外市場,再做國內市場的策略。透過從西安到法蘭克福,歷經53天行駛15022公里的歐亞大陸穿越之旅,獲得了歐盟整車認證,成為目前在歐盟國家中銷量最好的中國品牌車型之一。這臺車總體感覺是沒有頭部幾家新勢力那樣多黑科技配置,各方面的表現都比較均衡,該有的都有,但並不顯得突出,不過我們估計它的整體品質上會比新勢力初期的產品略好,畢竟有傳統車企高管來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