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點,天還沒有亮,70歲的李仁貴奶奶就開始了忙碌了。做完早餐,照顧兩個雙胞胎孫子洗漱穿衣吃飯至少得一個多小時,然後抱一個牽一個趕往醫院,因為沒錢租房子,祖孫三人借住在親戚家,但離醫院有30公里,每天只有早早起床,才能在8點準時趕到醫院開始兩個孫子的康復治療。
這樣的日子年復一年,老人已經堅持了整整6年,她的背越來越駝,腰越來越痛了,體力越來越差了,但為了兩個孫子的康復,她不能倒下。
李仁貴來自雲南省昭通市的一個偏僻小山村。辛苦了一輩子,終於盼到兒子姜英興結婚成家,而更令她高興的是婚後不久媳婦就懷上了孩子,並且還是雙胞胎。一家人都激動而喜悅地盼著小生命的降生。可是天不遂人願,一場意外摧毀了所有的幸福。
2013年11月,孕期7個月的兒媳突然毫無預兆地羊水破了,一家人慌慌張張地將兒媳送往鎮醫院生產。幾個小時後,兒媳生下了雙胞胎姜蘭見和姜蘭開,因為早產2個人加起來還沒有4斤重。剛出產房就被醫生告知需要轉院到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住院1天就是1萬多,兩個孩子待了28天,情況才終於穩定可以出院。而家裡一下子就欠下了十多萬的外債,可悲劇卻遠不止於此。
雙胞胎兄弟倆2歲時還不會走路,只能在學步車裡拖著腿滑動幾步。李仁貴覺得孩子不對勁,和媳婦一起帶著孩子去了昆明市兒童醫院檢查,沒想到2個孩子竟都被診斷為腦癱。李仁貴眼前一片漆黑,癱坐在地上傷心痛哭,曾被村裡人羨慕地擁有一對雙胞胎孫子的幸福頃刻轉化為巨大的悲痛、恐懼和焦慮。
醫生告訴他們,腦癱沒有根治的辦法,但堅持儘早康復治療有助於康復,不過康復效果怎樣卻無法保證。“不能讓娃一輩子就這樣毀了……”雖然難以接受殘酷的現實,李仁貴還是決心要給孫子做治療。
但是現實的殘酷遠超出了李仁貴一家的想象,康復治療需要做很多專案,每個月最低需要數萬元,這讓李仁貴不得不“望而卻步”。家裡一直靠種地為生,本就沒有攢下積蓄,兩個孫子意外早產,不僅花光了所有還欠下一大筆債,至今還沒還清。沒有錢治療就是一句空話,無奈李仁貴只能先帶孫子回家。
回到家後,由於巨大的經濟壓力,兩個孫子一直得不到治療,症狀越來越厲害,每天大部分時間只能躺在床上。看著同齡孩子已經能跑能跳,李仁貴卻只能默默地流眼淚。“兩個孫子都腦癱,老天爺為什麼要這麼殘忍,我寧願躺在病床上的是我。”
一家人不甘心就這麼放棄,孩子爸媽每天4點就外出工作,希望忙完自家地裡的農活能去別人家幫忙,能賺取一份額外的收入,李仁貴則獨自在家照顧患病的雙胞胎孫子。兩個孫子不會自己吃喝拉撒睡,因為身體不舒服時常大哭大鬧,李仁貴只能兩個人輪流餵飯喂水,抱起來上廁所,常常是剛給這個換完褲子,那個又尿溼了衣服,儘管沒錢買尿不溼,可是李仁貴從來沒有讓孫子穿著尿溼的褲子睡覺,只是她自己忙得焦頭爛額,經常連飯也顧不上吃。
兩個孫子的病像一塊大石頭始終壓在李仁貴的心上,聽說按摩有一定作用,她總是想方設法帶孫子去村裡衛生室學,在家裡也總是為兩個孫子按摩。“我知道作用也許不大,可是多少總有點作用啊。”李仁貴哭著說。
隨著兩個孫子慢慢長大, 李仁貴抱著孫子越來越吃力,心裡也越來越著急。每天她做得最多的就是架著兩個孫子練習走路,每當兩個孫子能比昨天多邁出去一步對李仁貴來說都是莫大的安慰。
這些年,雖然家裡貧困,不能到大醫院接受正規治療,可是對於兩個孩子一家人從來沒有放棄過,但沒有錢他們只能選擇一些便宜的偏方草藥維持著,苦難的一家人堅信只要不放棄就一定會有希望,更盼望著奇蹟發生。
2021年,好訊息傳來,昭通有一家康復醫院,不僅治療非常專業,而且可以免除部分治療費,一家人激動得一夜沒睡。反覆商量後,決定孩子爸爸在家全力掙錢,李仁貴帶著孫子前去治療,不管有多難,一定要為兩個孩子求來一份希望。(圖為李仁貴和孫子坐著)
6月份,李仁貴帶著兩個孫子在昭通醫院辦理了住院。醫生檢查後說,哥哥的病症輕一點,如果兩個孩子堅持做康復訓練,有很大的希望能夠自理。醫生的話讓李仁貴激動不已,兩個孫子終於有救了。
但做治療的過程是艱難的,針灸、按摩、理療,言語引導,平衡訓練……日復一日,單調枯燥更痛苦。看著兩個孫子做治療時,難受得大哭大鬧,李仁貴急得直搓手,一個勁往下掉眼淚。她暗暗下定決心,孫子吃了這麼大苦,就算再難也要治好孫子。(圖為李仁貴教孫子練習走路)
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幾個月康復治療,兩個孩子的康復治療效果非常明顯。兩個孩子都已經可以往前走出一大段路了,尤其是哥哥,現在更是可以簡單地開口說話。李仁貴還清楚地記得孫子喊出那句奶奶時,她哭得眼淚一把,鼻涕一把:“有救了,我的孫子有救了……”
雖然兩個孫子進步明顯,但醫生告訴李仁貴,兩個孩子還要做很長時間的康復治療,才會有可能康復到自理。可是這些年,兩個孫子斷斷續續的檢查治療,已經讓家裡欠下了一堆債,面對後續昂貴的康復治療費用,家裡一點辦法也沒有。(圖為李仁貴帶孫子爬樓梯)
“如果沒有希望也就認命算了,可眼看著兩個孫子越來越好,我不能就這樣放棄呀!兩個孫子治好了,我這輩子也沒有什麼遺憾了。”李仁貴數著口袋裡僅剩的一元一元的零錢,不知道祖孫三人在醫院的生活該怎麼繼續,更不知道該拿什麼來拯救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