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Joel Sartore
這是我們虎年開年最“兇萌”的一次推送,
你想吸貓嗎?
你想吸豹子嗎?
你想一口既吸到豹子又吸到貓嗎?
那種奇妙的頂不住的感受,
大致如此了——
攝影:Joel Sartore
攝影:Joel Sartore
上面一系列兇萌小野獸,便是發表在我們雜誌2月刊「物種」欄目、“奶兇界”的天花板——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地“雲擼”一波。(欲購買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華夏地理》2月刊,請點選文末“閱讀原文”)
一隻四周大的雄性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
攝影:Joel Sartore
菲律賓阿維隆動物園(Avilon Zoo)的一隻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rabori)
攝影:Joel Sartore
我超兇的!奶兇奶兇的!
攝影:Joel Sartore
撰文:沈成
豹貓
Leopard Cat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哺乳綱 食肉目 貓科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易危VU
《禮記·郊特牲》有記載“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在當時,近東地區馴化的家貓還沒被引入中國,更為古人所熟悉的小貓是出沒于山林間的豹貓——這種於亞洲分佈最廣泛的小型貓科動物,在《禮記》中與虎一同被當作受人崇拜的“貓神”。
這隻豹貓正叼著剛剛捉到的老鼠在路邊坐下,齧齒類動物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攝影:黃耀華/西南山地
豹貓在中國東部、西南大部地區,東南亞,和南亞都有分佈,並有諸多俗名:山貓、狸、金錢貓、石虎、抓雞虎等;在臺灣省,如今還把它們叫做“石虎”。豹貓與家貓體型相仿,但頭更小,尾巴更粗大。它們是主要棲息於森林的物種,同時也有著頑強的適應力;比家貓更善於爬樹,同時也是典型的食肉動物,主要以小型獸類,尤其齧齒類、鼩鼱、野兔等為食。在北方,豹貓每年春夏時節繁殖;在南方熱帶地區,全年均可繁殖。
攝影:黃耀華/西南山地
不僅分佈廣泛,其數量曾經也很豐富,其皮張一度是對外貿易出口的主要裘皮之一。20世紀60-70年代,中國豹貓數量不少於100萬;而在80年代的收購高峰期,每年毛皮收購數量超過40萬張;80年代末,豹貓毛皮出口量下降,直至1993年政府宣佈停止出口,而當時庫存的豹貓皮張大約還有80萬張。
兩隻四周大的豹貓
攝影:Joel Sartore
四周大的雄性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
攝影:Joel Sartore
過度捕殺顯然是中國豹貓瀕危的主要原因;棲息地衰退、投毒等也使該物種生存雪上加霜。90年代以來,中國對槍支和野生動物狩獵嚴加管理,對豹貓來說是重要轉機。但過去30年,非法狩獵依然對它們構成嚴重威脅。
去年,豹貓正式成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雖然豹貓並未曾被人們成功馴化,但透過和家貓雜交,在名為“孟加拉豹貓”的家貓品種中依然能一窺它們身影。
攝影:Joel Sartore
柬埔寨暹粒吳哥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 (ACCB) 的豹貓
攝影:Joel Sartore
當然,
豹貓屬的其他物種還是有些許不一樣的——
扁頭豹貓
攝影:Joel Sartore
上面的這隻小可愛就是一隻扁頭豹貓(Prionailurus planiceps),也有很多人叫它們扁頭貓。這是一種體型較小的野外貓科動物,瀕危,分佈在泰國南部、馬來西亞、汶萊及印尼的森林。扁頭豹貓非常喜愛戲水,會把整個頭部沒入水中,抓放在水裡的東西,比如抓只魚玩一玩。
“Tony老師,你把我頭髮打得太薄了。”
攝影:Joel Sartore
鏽斑豹貓
攝影:Joel Sartore
鏽斑豹貓(Prionailurus rubiginosus),也叫鏽斑貓。由於雌貓僅有1公斤重,所以它們與黑足貓並列世界上最小野貓之一。鏽斑貓主要是在夜間活動,是天生的攀爬高手,在樹上也能輕鬆捕食。以鳥類和齧齒目類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分佈在印度南部及斯里蘭卡。
漁貓
攝影:Joel Sartore
漁貓(Prionailurus viverrinus)在豹貓家族中相對醜很多。它們是南亞和東南亞的一種中型野貓,自2016年以來,於IUCN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易危。其短而緻密的毛皮既防水又隔熱,使其成為游泳高手。漁貓種群飽受溼地破壞的威脅,其數量在過去十年急劇下降。
奶兇界顏值天花板中的異類,漁貓
攝影:Joel Sartore
《華夏地理》2月刊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