澴圓太極功法
第二部分 認識太極拳
第二章 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為太極拳說話
第三節 全息反射區的健康工程師——碾腳
借用全息醫學來作為太極拳養生健身論證理論的一部分。生物全息律的“全息”這一個詞,它來源於鐳射全息技術,指的是生物資訊全息。生物全息學是研究生物部分與整體、區域性與區域性之間的全息對應性,揭示相關部位有序的全息分佈形式。它的每個獨立相關部位,都可以看作是一個全息胚胎,胚胎細胞處於功能相似而組成全息元。全息元是有一定形態和基本功能的結構單位,它具有反映整個機體資訊的功能,而且與周圍部分有著相對明顯的邊界。
在高等生物中,全息元在不同程度上是整體的縮影,全息元之間在不同程度上相似。以此說明每個全息元就是一個潛在的向某個方向轉化了的小個體,使全息在不同程度上成為整體資訊縮影,也稱為胚胎縮影。
早在 1923 年《論應用眼睛作各種疾病的診斷》被世界醫學界廣泛應用,它描述了機體各部分的病理狀態,陳舊性損傷,以及正在發生的功能紊亂在眼睛上都有異常的改變。唉,我們中醫的望、聞、切、診,對眼睛的觀察,何尚又不是這一樣的一個道理呢! 千百年的經驗居然又要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被”證明。
1957 年《德國針術雜誌》發表了外科醫生諾吉爾博士的“形如胚胎倒影式的耳穴分佈圖譜”,從此耳針全息療在德國應用後推廣到全世界。
早在 1917 年前,英國的耳鼻喉科醫生菲特茲格拉德將人體縱向劃分為 10 個區帶,每個區帶都是人體資訊的縮影,出版了《區域療法》一書。受到中醫經絡學啟發,根據反射區帶圖繪出了足部反射區帶。後根據解剖學分析研究,將人體的各個器官系統投射到足及射區帶內, 繪出人體在足部的生息圖,而後足反射療法正式應用於臨床。至此, 美國、英國、徳國的醫療界的學者在這一領域,不斷髮表反射區療法的論著,他們用解剖學、神經、生理學等基本醫學理論為指導,結合臨床中的經驗,逐步形成了現在的足全息圖。
1984 年成立了英國反射學協會。1989 年成立了北美反射學協會。
1980 年日本東京舉行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國際研討會。
經過醫學界學者們的長期實踐,手部、耳部、足部的全息治療圖也廣泛應用於臨床和保健。隨著研究和推廣的深入,足部反射區的作用和應用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會被更多的人接受推廣,為人類的健康會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催生出無以數計的足療場所,水準參差不齊的足療師,褒貶不一的保健效果,從社會需求到人體健康需求來考量,都是足療業無法承載的。為了讓太極拳更好地應用於養生和健身, 提高運動效益,澴圓太極功法在吸收楊氏太極拳“碾腳”精華的基礎上,借用李雅軒大師“波浪勁”原理,形成了易學,易練全方位碾揉腳掌的“蜿蜒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