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女足贏得有多瀟灑,男足被對比的就有多慘。
這不,中國足協也用實際行動向男足痛下狠手。
根據2月10日的《足球報》訊息,2022年中超可能會再次降薪,也就是說,本土球員的最高年薪,將會從稅前500萬降至300萬,稅後到手可能連200萬都達不到。
很多人都對男足的印象都是:躺平拿錢。足協這次降薪的舉動,我只能說:幹得漂亮。
01#
丟人
男足3年降薪3次
算起來,這已經是中超最近3年實行的第 3 次限薪令了。
中國足協剛開始限薪令的時候,原本年薪被限制在稅前1000萬,但誰能想到,許多球員還因此得到高達20%的漲幅。
2021年,有10位本土球員最終拿到的年薪,都超過了1000萬,最高年薪一度達到1850萬,和當時中國女足的薪水一對比,簡直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2021年初,因受疫情影響,也被國足戰績牽連,本土球員的稅前年薪被限制在500萬元。
不得不說,男足能拿到現在這麼多的年薪,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比女足優秀,只是因為資本的投入和關注。
這次降薪:逼著水平高的球員往高出走,也讓那些原本過著勒緊腰帶過日子的球隊有喘息的機會,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了。
02#
降薪
只是讓工作迴歸正常
球員踢球,就和我們上班沒什麼兩樣。
一份能耐,拿一份薪水,這事兒再正常不過了。
能力不足,就只能拿低薪水(實際上並不低),中超球員的這次降薪,使球員的薪酬與自身的競技水平相匹配,這是一件好事。
能力高的球員更有動力去高水平的聯賽追求高薪,從這個角度講,對球員能力的提高是有幫助的。我特別理解,目前國內球員不願意出國踢球,工作嘛,誰不想錢多事少離家近。
前幾年,球員的高薪證明了一件事情:⻛⼝上的豬都能⻜。
現在球員降薪,又證明了:退潮後才知道誰在裸泳。
但作為一個管理類的公眾號,小匯在這裡還是提醒一下中國足協:
1、⼀是降薪可以,但也要優勝劣汰;
2、二是降薪可以,但不能欠薪,長時間不發工資;
3、三是降薪可以,但特別優秀的球員,請額外獎賞。
03#
任何人
請對得起自己的職業
職業球員,最重要的就是職業兩個字。
什麼叫職業?那就是作為球員,要好好踢球,上場就要好好拼搏,踢出自己的水平,這樣才能拿到錢。
但其實,這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知名足球評論員劉越老師,在自己的微博上是這樣說的:
中國足球目前的原因:道德品質低下是主因。
青訓越熱鬧,救的更多是那些足球痞子,很多好的機構都被這幫人擠壓。投資越多,提供給蛀蟲貪腐的食量越大,近十年的中超就是例子。輿論越大,靠被收買的輿論水軍和意見領袖就越肥。關注度越高,拿自己說事的足球道貌岸然者越多。首先把行業風氣淨化,良幣驅逐劣幣,才能持久發展。此理平移的中國其它行業一樣適用。
你發現了沒有,在哪裡都有江湖,到哪裡都有不熱愛自己職業,搞亂環境的人。
希望大家都不要成為那個破壞行業環境的人。
也願男足能夠重振,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