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鄧子恢是我的父親,請幫我找一下他!”位於中南海的中組部招待所裡面來了二位不速之客,一位女子攙扶著一位病重老人。

女子對工作人員說了上面那句話。工作人員不敢怠慢,迅速向上級彙報。

不久,身為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子恢匆匆趕來,接走了二位來客。

原來這位病重老人是鄧子恢的髮妻曹全地,那位女子是他的女兒鄧芳梅。她們倆來北京找鄧子恢是為了治病。鄧子恢雖然曾經身居副總理高位,但如今,瞭解他事蹟的人並不太多。

他到底有何特殊的經歷?他的家庭和子女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來了解革命先輩鄧子恢的傳奇故事。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鄧子恢

鄧子恢與曹全地的愛情故事

1896年8月17日,鄧子恢出生於福建龍巖縣東肖鄧厝村,原名鄧紹箕,在八位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母親在他十三歲那年因病去世。

1913年,鄧子恢進入龍巖中學讀書,在這裡他接受了革命思想。曹全地1899年龍巖黃坊社南陽村,父親在江西贛州做生意,母親在家裡操持家務,家境殷實。曹全地在五個孩子中排行第三。

1915年正月,鄧子恢和夥伴們去墟場觀賞“遊天子”大會。一年一度的盛會上,聚集了四面八方的來客。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鄧子恢一眼就看到了端正美麗的曹全地。他一見鍾情,不能自拔。打聽到這是哪家的姑娘後,回去便請求父親去上門提親。

曹全地的母親聽說鄧子恢家境不好,就直接拒絕了。但鄧子恢沒有死心,幾次上門,終於打動了曹母,曹父打聽到鄧子恢人品不錯,有發展前途,於是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曹全地

1916年正月初十,20歲的鄧子恢與17歲的曹全地舉行了婚禮。鄧家張燈結綵,燈籠高懸,洋溢著喜慶。親朋好友、鄉里鄰居紛紛前來祝賀,婚禮辦得很隆重。

婚後,兩人情投意合、相敬如賓。鄧子恢親切地稱呼曹全地為“梅子”,平時教她讀書寫字,給她講解革命道理,曹全地慢慢地接受了革命思想。不久,曹全地生下了長子鄧毅生。

1917年,鄧子恢赴日本公費留學,一年後,因病退學回國。鄧子恢回到龍巖後,在母校桐岡小學任教半載,因薪水微薄無法養家,他投奔了在江西崇義縣開雜貨店的堂哥。

在這裡,鄧子恢接觸了馬克思主義,創辦了《巖聲》月刊,並組織了奇山書社,開始傳播馬克思革命思想。他經常在家裡寫作到深夜,曹全地抱著鄧毅生陪在身邊,為他磨墨、泡茶。鄧子恢因為勞累過度,肺病復發,曹全地在病床前盡心照料。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鄧毅生

1926年底,鄧子恢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3月,時任縣委宣傳部長的鄧子恢奉命參與發動了龍巖後田暴動,建立閩西蘇區,成立了第一支農民游擊隊。一個月後,鄧子恢深入上杭縣,協助發動了蛟洋農民暴動。和張鼎丞一起在農村開展土地革命。

鄧子恢遭到了國民黨政府的通緝,作為家屬的曹全地也在通緝之列。正懷有身孕的曹全地只得帶著孩子東躲西藏。最後曹全地躲在姨媽家的廁所裡生下了女兒鄧芳梅。

端午節時,曹全地帶著兒子和剛滿月的女兒偷偷地回到家,不幸被當地保長告發,她們和父母一起被抓到了國民黨縣部。敵人威逼曹全地提供鄧子恢的下落,曹全地咬緊牙關,不肯就範。關押了兩個月後,敵人一無所獲,只得讓人作保放她們回家。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鄧子恢

後來,曹全地帶著孩子來到閩西根據地和鄧子恢團聚,在紅軍被服廠工作。不久,第三個孩子出生了。一個月後,敵人趁黑偷襲了工廠,曹全地只得帶著孩子轉移到了長汀,剛出生才兩個月的小兒子患上肺病夭折了。

1934年秋,紅軍被迫開始了長征,形勢十分嚴峻,曹全地拖兒帶女,十分不方便。為了不給隊伍添麻煩,曹全地提出帶著孩子回家鄉。鄧子恢擔心國民黨找她們母子的麻煩,於是寫了一份離婚書給曹全地簽字帶回去。

夫妻倆揮淚作別。

鄧子恢一直掛念著曹全地和一雙兒女。新中國成立後,他讓在湖南湘潭工作的大兒子鄧毅生把曹全地和鄧芳梅接到了湘潭一起生活。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長征

1954年,曹全地不幸患了子宮癌,在當地醫治無效,鄧芳梅只得進京找鄧子恢求助,於是就有了文中開頭的那一幕。遺憾的是,曹全地已是癌症晚期,只能保守治療。

在京期間,鄧子恢和夫人陳蘭給了她很好的照顧。鄧子恢在百忙之中,抽空陪伴曹全地遊覽了北京各大公園,陳蘭為她編織了毛衣。

病情有所緩解後,曹全地和女兒回到了湖南,年底,曹全地去世,享年55歲。

曹全地和鄧子恢在革命初期結婚,經歷了艱苦的戰爭年代,她三進國民黨監獄,並含辛茹苦養育兒女成人。曹全地去世後,鄧子恢非常難過,再三叮囑鄧芳梅代他去墳前敬鮮花圈。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鄧子恢

鄧子恢另外的兩任妻子

除了曹全地,鄧子恢後面還有二段婚姻。巧合的是,後兩任妻子也都是龍巖老鄉,三任共為他生下了12個孩子,每一任妻子都有一個孩子夭折,因此鄧子恢存活下來的有9個孩子。

鄧子恢第二任妻子叫黃秀香。黃秀香生於1910年,龍巖縣東肖鄉榴坑村人,與鄧家相距不遠。鄧子恢發起龍巖暴動時,黃秀香就投身了革命,後跟隨鄧子恢來到閩西根據地。

1932年,鄧子恢任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財政部長,並代理土地部長。負責第四、五次“反圍剿”鬥爭的物資籌備和後勤供給。同時,他在中央蘇區制定和頒佈了一系列財稅法令和政策,鞏固了土地革命的成果。黃秀香在財政部任會計,兩人在瑞金革命鬥爭中相愛結婚。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鄧子恢

可惜的是,黃秀香第一個女兒沒能保住。

1934年10月,她在長征途中生下兒子鄧瑞生。因為長征路上帶孩子不方便,黃秀香把兒子交給紅軍家屬局長範樂春照看。範樂春是林伯渠的夫人,當時也恰好生下一個兒子。於是,範樂春把兩個孩子一起交給了贛南的堂哥撫養。

新中國成立後,鄧子恢與林伯渠前來尋子,陰差陽錯領混了孩子,後經中央調查後才互換回來。不過林家的孩子為支援鄧子恢,沒有改回林姓,一直沿用鄧蘇生這個名字,因此,嚴格意義上說來,鄧子恢是9個子女加一個養子。

黃秀香在長征路上與丈夫分別,鄧子恢返回閩西繼續游擊戰爭。黃秀香在會昌突圍戰中受傷被俘,不幸被敵人殺害,犧牲時年僅24歲。黃秀香與鄧子恢在戰火中相識,兩人互相支援,他們的婚姻雖然短暫,但足夠輝煌。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林伯渠

鄧子恢第三任妻子是陳蘭。

陳蘭出生於1913年,原名陳金娣。因家庭貧窮,她六歲那年被賣給石匠家做童養媳。幸運的是夫家待她不薄,夫妻倆投身了革命。丈夫謝正金以保長的身份作掩護,暗地裡為共產黨做交通員。後遭叛徒出賣不幸犧牲。

在叔公陳新梅的介紹下,陳蘭參加了鄧子恢領導的的閩西遊擊隊,繼續做交通員,在工作中與鄧子恢相識相愛。

1936年春節,在張鼎丞的主持下,23歲的陳蘭和40歲的鄧子恢結婚。從此,兩人相濡以沫,共同走過了36載歲月。陳蘭生下了鄧淮生、鄧湖生、鄧漢生等七個孩子,除鄧湖生夭折以外,其他孩子都長大成人。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陳蘭和鄧子恢

陳蘭性格寬厚仁慈,是典型的賢妻良母。他對鄧子恢兩任前妻所生的孩子視為己出。盡力維持大家庭的運轉。孩子們對她也很親近,鄧毅生的兒媳婦生孩子,特意來到奶奶陳蘭家分娩。陳蘭2005年在北京去世,終年92歲。

鄧子恢在孩子們面前沒有架子,但在原則問題上卻要求非常嚴格。

1957年,鄧瑞生高中畢業,他填報了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鄧子恢卻建議兒子去學農業,因為農村急需專業的技術人才。對於兒女找物件,他也要求不要有門當戶對的觀念,要和工農相結合。鄧瑞生的妻子高松秀就是農民出身。

在工作分配上,鄧子恢堅決要求不搞特殊化,要服從國家的需要。鄧瑞生和妻子畢業後調到湖南湘潭電機廠,在兩間簡易的平房內安了家,鄧瑞生在工程師崗位上一直幹到退休。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鄧子恢和子女們

三農專家鄧子恢

鄧子恢有著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是我黨著名的三農專家。他在建國後擔任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和分管農業的副總理。他和毛主席的交往也是從土地革命開始的。

1929年,毛主席在閩西期間患了瘧疾,鄧子恢四處求醫問藥,還燉了牛肉湯、雞湯給他補身子,當時物資稀缺,做到這一切是費了很大功夫的。在此期間,兩人交流了許多觀點,尤其在土地革命問題上,兩人思想上完全一致。

具體在農民土地分配方案方面,鄧子恢提出了“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的方針,得到了毛主席的充分肯定和認同。閩西的土地革命推行得很順利。共產黨在這裡獲得了閩西農民的大力支援。

鄧子恢對農民懷有深厚感情,解放後的一天,他帶著家人去參觀《收租院》泥塑展,在一個插著草標的小女孩塑像旁久久佇立,熱淚盈眶。他對孩子們說:“中國農民是最老實的,我們要保護他們的利益。”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毛澤東與鄧子恢(中)

為了更好地聯絡群眾,鄧子恢從中南海搬了出來,住進了位於西郊萬壽路的中央農村工作部機關大院。因此,鄧子恢瞭解基層農民的的想法,他從農村的實際情況出發,來制定農村政策和向中央提出建議。

最大限度地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更好地發展農村經濟和促進農業生產。鄧子恢主管農村工作期間,曾六次回到家鄉閩西農村進行調查研究。看望那裡的鄉親和烈屬。

1953年,鄧子恢第一次回鄉,他探望了革命烈士的親屬。鄧子恢看到農民積極參與互助組,大搞農業合作化,心裡非常高興。他向大家宣傳了黨的農村政策,鼓勵大家發展生產、改善生活。

1956年11月,擔任了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子恢第二次回鄉。這次主要是參加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舉行落成典禮,緬懷犧牲的戰友,同時深入閩西農村基層調查研究。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閩西革命烈士紀念園

他應邀在龍溪作報告時,風趣地向當地幹部介紹自己:“我就是那個被領導批評,思想保守的小腳女人鄧子恢。”他在報告中介紹了全國的經濟形勢,告誡大家要從實際出發,不負父老鄉親所託,搞好農村工作。

一年以後,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鄧子恢第三次回鄉。除了座談以外,還幫當地解決實際問題,接待來訪群眾七百餘人。還和當地駐軍協調了某縣水庫的使用權。

1961年初,鄧子恢四下龍巖,帶領農村工作組去了福建、廣東、江西等地農村考察,向中央寫了八次報告,反映農業合作社經營不善,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問題。三年自然災害,導致農業持續減產。

鄧子恢的心情十分沉重,他提出應允許農民保留一些自留地,搞一些家庭副業。在年底的廣州會議上,肯定了鄧子恢重視調查研究的作風,稱讚他是“農村工作專家”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鄧子恢

但農村的實際情況還是讓鄧子恢心裡不安,他在一年內又兩次回到龍巖。他目睹當地群眾的困難,心裡很難過。他買了20多斤黃豆和白糖,分給那些貧困戶,支起大鍋煮了些麵條,請大家吃飯。

回京後,他向中央提出全部停辦食堂、允許社員開荒、以生產隊為單位進行核算等建議。

鄧子恢一直在思考如何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問題。他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掌握大量事實和資料。鄧子恢經深思熟慮後,提出了“包產到戶”的主張。儘管當時沒有被採納,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鄧子恢思路的正確性。

1972年12月10日,鄧子恢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

鄧子恢年輕時投身革命,他的革命經歷曲折輝煌,南征北戰,戎馬一生。他的家庭生活也具有典型的時代特點。三位妻子都對他的革命工作給予了巨大的支援。

女子攜重病老人來到中南海,指名找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是我父親


鄧子恢

革命成功後,相對於那些將帥的榮光,鄧子恢略顯低調,只是兢兢業業地為黨的事業奮鬥。他雖身居高位,但一直沒有忘本,以赤誠之心,敢於為四億農民請命。

他對農村問題的看法,以及“包產到戶”的探索,對我國以後的三農政策影響深遠。其謀略、膽識和風骨值得後人敬仰。 


參考文獻:

[1] 郭楨, 《鄧子恢》, 中央政府入口網站,2008年11月04日.

[2] 鄧子恢, 《鄧子恢自述》,人民出版社, 2007年11月.

[3] 蔣伯英,《鄧子恢對農業生產責任制的探索與貢獻》,《維普期刊》,1996年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8-10

相關文章

1929年,農民冒死救下毛主席,兩人相約革命成功後相見,結局如何

1929年,農民冒死救下毛主席,兩人相約革命成功後相見,結局如何
1953年的夏天,福建省永定縣岐嶺鄉牛牯撲村來了幾位縣領導幹部,村民們都圍過來,看到這麼多縣城的幹部來山裡,都以為發生了大事.縣領導問旁邊村民:"村裡有沒有一位叫陳添裕的同志,以前參加過赤衛 ...

陳毅逝世16年後,江西一農婦來到北京:我是陳毅54年未見面的妻子

陳毅逝世16年後,江西一農婦來到北京:我是陳毅54年未見面的妻子
1959年,在江西于都的一家小雜貨鋪裡,一位農村中年婦女帶著兒子,準備來這裡買點糖給兒子吃.只見兩人穿的都破破舊舊的,身上的衣服也是打了不少的補丁. 但這位中年婦女來到雜貨鋪時,各種好吃的還有小物件都 ...

農民幫解放軍帶路,求找離家18年的哥哥,說出名字戰士急送司令部

農民幫解放軍帶路,求找離家18年的哥哥,說出名字戰士急送司令部
大革命失敗後,詹才芳按照董必武指示回黃安(今湖北紅安)組織農民開展革命活動.他很快組織起一支游擊隊在黃安高橋.八里區一帶開展群眾宣傳.打土豪.為窮人除害. 這支游擊隊後來被編入紅軍第11軍31師,詹才 ...

1937年,何叔衡的女兒來延安找父親,謝覺哉說:他已經犧牲兩年了

1937年,何叔衡的女兒來延安找父親,謝覺哉說:他已經犧牲兩年了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何叔衡的兩個女兒何實山.何實嗣姐妹輾轉來到延安,尋找自己的父親,但找遍了延安,始終沒有見到父親. 後來父親的好友謝覺哉接見了她們,他含著熱淚說:"你們的父親,早在兩 ...

旋風九日:79年小平訪美,9天內多次遇襲,8名中南海保鏢枕戈待旦

旋風九日:79年小平訪美,9天內多次遇襲,8名中南海保鏢枕戈待旦
2015年5月,一部講述鄧小平 1979年第一次訪美的歷史記錄片在全國公映. 在這部紀錄片中,美國前總統卡特.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等人,以及當時保護小平的FBD特工 ...

兒子首次領女朋友回家,徐向前親自下廚:滿眼綠油油,肉絲找不到

兒子首次領女朋友回家,徐向前親自下廚:滿眼綠油油,肉絲找不到
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局面,那就是反腐敗運動的不斷深入和不受限制. 成果當然是顯著的,同時也是令人痛心的:竟然有那麼多的高階官員,在各種各樣的誘惑下,犯下令人觸目驚心的罪行. 對此,一位解 ...

1959年,得知常香玉未入黨,鄧小平:你們河南不發展她,我來發展

1959年,得知常香玉未入黨,鄧小平:你們河南不發展她,我來發展
195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與彭真.胡喬木.劉瀾等領導同志考察河南,在鄭州聽取了河南省委的工作報告.會上,中央領導曾關切地向河南省委書記過問豫劇大師常香玉的近況,比如:她現在何處?在做什麼工作 ...

他為革命多次身陷絕境卻奇蹟反殺,無實職但毛主席特批與元帥同級

他為革命多次身陷絕境卻奇蹟反殺,無實職但毛主席特批與元帥同級
序章:他沒有行政職務,毛主席卻批准他為行政三級 1955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對所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實行行政級別工資制.工資級別的評定嚴格按照國家機關幹部在任的職務進行. 其中行政一級是國家主席.副 ...

76年王震前去探望鄧小平,鄧小平連發幾問:葉劍英住哪裡?怎麼樣

76年王震前去探望鄧小平,鄧小平連發幾問:葉劍英住哪裡?怎麼樣
引言 葉劍英和鄧小平是在中國漫長革命歲月中建立起感情的兩位戰友. 多年以來,鄧小平對葉劍英非常愛戴.在黨和國家危難時刻,對他予以倚重和重任.葉劍英也深知鄧小平的才幹和為人,對這位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卓越領 ...

劉思齊為毛岸英掃墓,回來大病一場,毛主席說:意識為主醫藥為輔

劉思齊為毛岸英掃墓,回來大病一場,毛主席說:意識為主醫藥為輔
1950年10月7日,中央決定出兵抗美援朝,確定彭德懷掛帥出征.毛主席親自在家設宴餞行. 彭老總來到院子裡,主席迎上前,兩雙大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幾十年的革命友誼,一切盡在不言中. 彭德懷說:" ...

農民智救毛澤東,守口如瓶半個世紀 | 往事

農民智救毛澤東,守口如瓶半個世紀 | 往事
福建南靖縣梅林鎮科嶺村是閩南革命老區,這裡傳頌著一個故事:1929年秋,紅四軍七大結束後,在黨內受到錯誤排斥的毛澤東,又遭國民黨民團"圍剿"追捕.在極其危險的處境中,當地農民王鼎榮 ...

1979年,鄧小平訪美僅帶8名保鏢,9天內多次遇襲,如何化險為夷?

1979年,鄧小平訪美僅帶8名保鏢,9天內多次遇襲,如何化險為夷?
1979年2月2日,美國休斯敦. 這座有著"太空城"之譽的城市,今天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從這位客人踏足美國土地的那一刻起,就在這個"超級大國"裡颳起了一陣猛烈 ...

1988年蔣經國病逝,收到訊息後鄧小平嘆息:可惜,經國死得太早了

1988年蔣經國病逝,收到訊息後鄧小平嘆息:可惜,經國死得太早了
1926年1月17日,一群在歐洲勤工儉學的中國青年輾轉來到蘇聯首都莫斯科,這群人一共17人,將在中國共產黨莫斯科支部人員的帶領下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 這群青年都是20多歲的年紀,風華正茂,為首的正 ...

恭王府騰退工作歷時28年,谷牧:工作不完成,沒法向總理交代

恭王府騰退工作歷時28年,谷牧:工作不完成,沒法向總理交代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多年以來,不少紅學家一直四處勘察,尋找曹雪芹筆下那如夢如幻的大觀園原址. 有人斷定南京江寧織造府花園就是大觀園,曹家三代襲官居住於此,曹雪芹的出生地, ...

何叔衡犧牲後:死因27年後才查清,妻苦等至死,3女1兒令人欽佩

何叔衡犧牲後:死因27年後才查清,妻苦等至死,3女1兒令人欽佩
"何鬍子是一條牛,是一堆感情." 這是毛澤東年輕時,評價好友何叔衡的一句話,也是對其性格最準確的概括."何鬍子"是同志們給何叔衡取的綽號,毛澤東一直這樣叫他. ...

1969年山西女子監獄轉來一位老婦,說是毛澤東鄰居,人們以為吹牛

1969年山西女子監獄轉來一位老婦,說是毛澤東鄰居,人們以為吹牛
1969年,山西榆次女子監獄轉來一位身份有點神秘的老太太,她個子不高,衣著樸素,兩鬃斑白,已經六十多歲,怎麼看都是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但是跟別的犯人比起來,她有點不普通,她情緒穩定,對工作認真負責.打飯 ...

何叔衡: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 |《紅色法律專家①》

何叔衡: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 |《紅色法律專家①》
<紅色法律專家>系列報道之一 何叔衡:為蘇維埃 流盡最後一滴血 文/張志然 身上征衣雜酒痕, 遠遊無處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 風雨登輪出國門. 這是何叔衡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途經哈爾 ...

1955年毛岸英遷葬,朝鮮老婦:這是我兒子,誰也不能遷!她是誰?

1955年毛岸英遷葬,朝鮮老婦:這是我兒子,誰也不能遷!她是誰?
毛主席和彭德懷 1954年12月24深夜,北京天寒地凍,中南海永福堂燈火通明.彭德懷在屋子裡來回走動,無法入眠,此時他的身份是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彭德懷臉上盡顯愁容,他被一封電報所困擾.電報是軍 ...

千封家書展示“尺翰之美”,陳獨秀信札手稿收藏細節披露

千封家書展示“尺翰之美”,陳獨秀信札手稿收藏細節披露
提起家書,人們的內心總會湧起無限的柔情.它是連天烽火裡的慰藉,是孤單歲月中的寄託,是過往時代的迴響. 在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常設展覽"尺翰之美--中國傳統家書展"裡,千封家書靜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