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埃安智慧生態工廠,是一番忙碌的景象。焊裝車間產線上,機器手臂飛舞,火花濺起。隨著傳送帶移送,時而是四個機器手臂,時而又是六個機器手臂同時作業。
現在,埃安工廠的生產節拍已經按下加速鍵。曾經128秒產出一臺車的總裝車間,現在64秒一臺。2月15日,恢復生產的埃安工廠產能實現跨越式增長,用時僅15天。
這背後是工廠規劃的極早介入與準備工作前置,兼之數字化模擬技術縮短除錯時間。積極擴產的廣汽埃安是新能源車企的一個縮影。對於新能源賽道頭部企業來說,2022年有望成為產能拐點年,不管是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都在瘋搶產能,緊趕交付,以求在新的競爭格局中制勝。產能賽道捲了又卷,下一個卷王會是誰呢?
生產效率提升45%
2021年末,廣汽埃安月銷已高達1.6萬輛。快速攀升的銷量,對埃安產能帶來挑戰,產能利用率巔峰一度超160%。
產能擴建迫在眉睫,並且施工每多一天,生產進度就是停滯。“市場形勢那麼好,必須抓緊時間幹。”負責擴產工程的廣汽埃安工藝部負責人王先生說道,埃安智慧生態工廠在第一次做規劃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後期擴產,再加上這次擴充的前期準備充足,對一些較大工程,實行了模組化分解。
以塗裝車間烘乾爐為例,短短15天之內延長烘乾爐,其實是用了模組化處理,形象地理解,就是延長部分的烘乾爐在正式動工之間,就已經分段做好,最後運進工廠接上去。
化整為零,工作前置,爭分奪秒。“除了年夜飯那天大家下午四點多回家,其他時間都是加班加點,兩班倒的。”回憶起擴建工程,王先生表示,自動化裝置反而是最難啃的,因為自動化的高要求,加大了裝置除錯的難度。
就以焊裝車間為例,這裡產線的改造,不是簡單的裝置數目翻倍,增加裝置設施的同時,生產速度加快才是高效的關鍵。“比如原來一個工序有80個焊點,由4個機器人來完成,那麼要達到節拍提升的目的,我們把一個工序分為兩個,再增加4個機器人,讓它們更快速度完成80個焊點,這就意味著8個機器人都要重新除錯。”王先生估算道,焊裝車間產線的改造,約四百臺機器人需要重新除錯,並且每多一個車型,就都要除錯一次。
繁瑣的除錯工作只能靠人力與時間成本解決嗎?王先生介紹了廣汽埃安以魔法打敗魔法的前沿技術:自動化裝置的除錯和驗證,都提前以數字化模擬技術虛擬執行,這能縮短35%的除錯時間。與此同時,擴建後的埃安工廠自動化程度更高了,焊裝車間能擴前自動化率80%,能擴後自動化率100%。整個埃安智慧生態工廠擴建後生產效率提升45%,定製化能力提升35%。
產能賽道捲起來
乘聯會資料顯示,今年1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4.4%,而新能源車零售量同比增132%。2021年以來,新能源車是熱火朝天的話題中心,市場爆發元年滲透率提升顯著。與此同時,在缺芯、供應鏈成本上漲、補貼退坡等系列影響下,新能源車產品漲價成為必然,而市場對此的接受度尚好。
面對市場需求增長,產能跟不上成為頭部新能源車品牌的普遍問題,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2022年開年,車企就在擴產擴能上瘋狂內卷。
以廣汽埃安領頭,廣東車企都在擴充新能源車產能。在2022年廣州市重點專案中,廣汽集團自主與合資品牌涉及擴建新增新能源車產能共72萬輛。同時,去年建成投產的一汽-大眾佛山MEB工廠產能正在加速釋放,小鵬汽車肇慶智造基地也開展了一系列產線升級改造工作。
放眼全國也是如此。大眾安徽 MEB 工廠2021年4月動工,目前已完成70%以上的建築施工,計劃在2023年下半年量產投產,工廠最大年產能預計可達35萬輛新能源汽車。特斯拉上海工廠計劃零部件產線擴能。
現階段來說,要判斷誰卷贏了,標準也很簡單,誰的產能擴張最快,擴建後產能利用率最高,誰就是“卷王”。一聽這話,廣汽埃安可能在偷笑,目前,擴建後埃安工廠產能正在逐步釋放,3月起將有大幅增長。在產能的有力支撐下,廣汽埃安可以說是有了衝刺2萬月銷的資本。
下一個產能賽道上的卷王又會是誰呢?
【記者】魏泓泉
【作者】 魏泓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