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經常疲憊,休息也沒辦法緩解?或是這4個問題的“幌子”

身體保持健康且有良好習慣養成,會發現精力充沛,精神狀態良好,不會白天莫名疲憊,乏力,但是,有部分人長期處於疲勞狀態中無法緩解,要了解背後的影響因素是什麼,並透過正確的調理來恢復正常狀態,否則疲憊持續,工作效率降低,學習能力下降,後續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廣泛。

經常疲憊,休息也沒辦法緩解?或是這4個問題的“幌子”

1、睡眠時間不足

長期疲勞無法緩解,可能和睡眠時間不足有關。部分人睡眠質量差,但是沒有透過有效的手段來調節,每天睡眠時間不足六個小時,但按照成年人的需求每天至少要有七個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

若持續處於失眠,睡眠障礙的狀態中,精神狀態就會變差,還容易影響內分泌,加速衰老。因此,要透過好習慣養成來提高睡眠質量,例如保持睡眠環境舒適、懂得壓力釋放、規律作息保持生物鐘穩定,這些方法都能提高睡眠質量。

經常疲憊,休息也沒辦法緩解?或是這4個問題的“幌子”

2、營養缺乏

長時間的疲勞還可能和營養缺乏有關,人體每天都需要有足夠的能量和營養提供,才能保持精神狀態良好,支撐身體保持生命活動正常,但是,有部分人過度節食,為了控制體重需要的營養獲取量少,可能會透支身體,營養不良時抵抗力下降,後續還容易疲憊。如果是這種原因帶來影響,可要引起重視,促進健康的過程中三餐飲食規律,葷素搭配正確,這樣才能營養獲取後健康靠近。

3、甲減發展

長時間疲勞不排除和疾病有關,很多型別的疾病發展會影響內分泌,甚至讓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變差,表現出精神不振,活力不足,特別是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狀腺作為內分泌器官,功能保持正常可以讓甲狀腺激素分泌,但是,在該疾病的影響下甲狀腺激素分泌量過少,交感神經興奮程度降低,代謝速度變緩慢,很多人就會疲憊乏力,總想要睡覺。

經常疲憊,休息也沒辦法緩解?或是這4個問題的“幌子”

4、沒有勞逸結合

表現出明顯的疲憊症狀,還可能和沒有注意勞逸結合有關。很多人長時間幹體力活,或者每次運動的時間過長,強度過大,都會讓身體被透支後處於疲憊的狀態中。每個人的運動耐力不同,體力情況有差異,需要量力而行,不可過度鍛鍊或者幹體力活,否則除了肌肉痠痛,容易帶來勞損,還會持續疲憊乏力。

綜上可知,疲憊症狀持續,多半和以上這些原因有關,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改善。#醫聯媒體超能團##清風計劃#

分類: 健康
時間: 2021-11-11

相關文章

揭秘常見食物中的一級致癌物,長期食用或有風險,快從餐桌撤下

揭秘常見食物中的一級致癌物,長期食用或有風險,快從餐桌撤下
"酒.鹹菜.泡麵......都有致癌物,不能吃!" 午餐時間,小張看著小李的食物,緊鎖眉頭,憂心忡忡地提醒道. "沒事,我都吃了好幾個月了,身體好著呢."小李覺 ...

雙靶點抗癌RNAi療法來了!83%的小鼠腫瘤完全緩解,持久具特異性

雙靶點抗癌RNAi療法來了!83%的小鼠腫瘤完全緩解,持久具特異性
9月16日,Phio Pharmaceuticals在2021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大會上公佈了INTASYL平臺開發的雙靶點RNA干擾(RNAi)療法的最新研究結果,Phio開發的雙靶點RN ...

英國《醫學快訊》:高鈉飲食被發現可抑制小鼠腫瘤的生長
[英國<醫學快訊>2021年9月20日文章]題:高鈉飲食被發現可抑制小鼠腫瘤的生長. 轉化健康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研究人員證明,加鹽飲食可抑制小鼠癌性腫瘤的生長.發表在<科學進展> ...

省腫瘤醫院最新研究成果可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發生和患者預後生存

省腫瘤醫院最新研究成果可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發生和患者預後生存
省腫瘤醫院最新研究成果 可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發生和患者預後生存 本報訊 (記者馮金燦 通訊員常榕)近日,由河南省腫瘤醫院牽頭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體下丘腦分泌一種神經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以下簡稱GnR ...

低鈉鹽是“送命鹽”?最新研究:吃低鈉鹽,可顯著減少死亡風險

低鈉鹽是“送命鹽”?最新研究:吃低鈉鹽,可顯著減少死亡風險
最近幾年,一則關於低鈉鹽的訊息傳遍全網,那就是"低鈉鹽是送命鹽".曾有媒體報道,"一女子在吃了一個月的低鈉鹽後險些丟命",還有人說,高鉀血癥越來越多,就是因為吃 ...

聚焦中國生育率問題!上海大學最新研究成果,引發國際關注!

聚焦中國生育率問題!上海大學最新研究成果,引發國際關注!
近日,上海大學亞洲人口研究中心副教授Guillaume Marois以第一作者身份(上海大學為第一單位)在PNAS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題為"China's low fertilit ...

老了就會“糊塗”?最新研究證明:老年人在這些方面更“聰明”

老了就會“糊塗”?最新研究證明:老年人在這些方面更“聰明”
你敢相信嗎?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保持專注的能力會越來越強. 人們普遍認為,年齡的增長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然而近日,越來越多的證據對上述觀點發起了挑戰. 新的研究表明,年齡增長對注意力和執行功能的影響是 ...

經常喝茶,到底能防癌還是能致癌?最新研究給出答案

經常喝茶,到底能防癌還是能致癌?最新研究給出答案
生活當中可可,咖啡,茶可謂是並稱"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對於中國人來說,自古至今就特別喜歡喝茶,而且茶在生活當中擁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現實生活當中,茶葉當中的營養成分和一些藥理 ...

最新007電影中,主角為什麼用諾基亞手機,而不是蘋果手機?

最新007電影中,主角為什麼用諾基亞手機,而不是蘋果手機?
最新的007電影--<無暇赴死>(Mourir peut attendre)上映了,這是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最後一次扮演特工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 這 ...

復旦大學劉雯/楊雲龍研究員合作報道高血糖透過巨核細胞促進腫瘤轉移的新機制

復旦大學劉雯/楊雲龍研究員合作報道高血糖透過巨核細胞促進腫瘤轉移的新機制
腫瘤轉移是腫瘤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受多種因素調控.其中,高血糖被認為是腫瘤轉移的重要危險因素.高血糖可能由糖尿病.肥胖.胰腺炎.不當飲食等多種因素誘發,且與癌症患者不良預後密切相關.高血糖可增加腫瘤的 ...

運動抗癌是真的!最新研究發現:可以在身體內創造“抑癌環境”

運動抗癌是真的!最新研究發現:可以在身體內創造“抑癌環境”
在許多成功抗癌的患者經歷中,很多人都提到了"運動"!運動真的能抗癌嗎?很多人並不清楚,甚至很難說出原因. 近日,一篇最新的研究證實:長期鍛鍊可以在身體內創造"抑癌環境&q ...

國際最新研究:西班牙發現一萬多年前大象育幼化石足跡

國際最新研究:西班牙發現一萬多年前大象育幼化石足跡
腳趾完整的幼象足跡,這些足跡屬於古菱齒象(圖片來自論文作者).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中新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 ...

國際最新研究:莫扎特音樂或對耐藥性癲癇有治療潛力
中新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聆聽美妙的音樂,不僅能讓人身心愉悅,可能還對某些疾病有一定治療效果與潛力.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健康研究論文稱 ...

兩年在《科學》雜誌連發4篇長文 復旦腫瘤醫院專家最新研究顛覆經典教科書

兩年在《科學》雜誌連發4篇長文 復旦腫瘤醫院專家最新研究顛覆經典教科書
汪禎儀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 日前,2021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佈,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其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生物醫學研究院的徐彥輝以他在生命科學領域的表現,脫穎 ...

日本最新研究:現代日本人或是中國漢族等後代,遺傳特徵幾乎一致

日本最新研究:現代日本人或是中國漢族等後代,遺傳特徵幾乎一致
身穿和服的當代日本人 9月18日,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當天,由日本金澤大學和鳥取大學等學術機構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科學進步>上發表論文,透過最新的研究,認為現 ...

最新研究發現:乳腺癌患者慎用TA

最新研究發現:乳腺癌患者慎用TA
8月18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教授邵志敏.江一舟團隊釋出的一項前沿研究成果,線上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該研究發現了三陰性乳腺癌轉移的一 ...

啟用沉默的抑癌基因,細胞核內微小RNA藥物治療前景光明!復旦大學於文強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出爐

啟用沉默的抑癌基因,細胞核內微小RNA藥物治療前景光明!復旦大學於文強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出爐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我們生物醫學領域耳熟能詳的名詞,癌基因的高表達或獲得性突變以及抑癌基因的低表達或缺失性突變被認為是腫瘤發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抑癌基因一個顯著的特徵是在腫瘤中低表達.究竟是因為高甲基化導 ...

中國漢族是日本人的直系祖先?最新研究結果出爐,日本網友:合理

中國漢族是日本人的直系祖先?最新研究結果出爐,日本網友:合理
據環球網報道,近日,由日本金澤大學和鳥取大學等學術機構構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並提出了一個新的說法,認為現代日本人可能是中國漢族等東亞民族的後代. ​據悉,該研究團隊之所以得出這 ...

最強飲食殺手並非油和糖!柳葉刀最新研究顯示,致死率排前三的飲食因素是這些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作者:石晗旭 不好好吃飯到底對人類健康有多大影響?<柳葉刀>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研究結論是:能死. 在追蹤全球195個國家自1990年至2017年25歲及以上成年人的飲食 ...

最新研究!美國新冠“零號病人”大機率2019年4月出現

最新研究!美國新冠“零號病人”大機率2019年4月出現
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釋出平臺(ChinaXiv)9月22日發表一項基於新的大資料分析方法得到的溯源結果顯示,美國新冠"零號病人"大機率出現在2019年9月前後,最早是羅德島州首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