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追逐闖王50年,“文化痴人”毛彥鬥:擇一事而終一生

來源:咸寧日報

全媒體記者 查生輝 王恬 特約記者 孔帆升 通訊員 譚崇飛 實習生 費霖好

掌上咸寧報道

有人說,“痴”是一種病態的專注。然而,卻有人能將“痴”變成生活和快樂的源泉,這個人就是通山“文化痴人”毛彥鬥,一名沉迷於闖王李自成文化研究的基層文化工作者。



幕阜山脈之中的一主峰太平山,為鄂贛界山,山層巒疊翠,霧靄緣繞,鸚鵡銜花,仙鹿食草,恰似仙域。這裡孕育了李自成的故事,流淌著李自成的文化。

聖廟之畔,從1971年被聘用為通山縣文化幹部至今,毛彥鬥用50年時光默默護佑著李自成文化。行走深山,他用腳步丈量出李自成文化的版圖,50年寫下百萬字手稿,將傳流數百年的故事,完整記錄成書。

自幼在太平山上玩耍,毛彥鬥是在李自成的故事裡“泡”大的,雖然一直心有所好,真正與李自成文化結緣,卻是在他29歲那年。

1963年,毛彥鬥在黃沙鎮毛楊小學當民辦教師,8年後經當地考核,1971年,被聘用為通山縣文化幹部,從此開始31年的基層文化工作生涯,後於2003年退休。

毛彥鬥一心撲在了這個清水衙門。1981年通山縣文化局委派毛彥鬥參加全省文物普查訓練班。一天,在駐地宣傳櫥窗裡見到兩張報紙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張是《北京晚報》上說李自成去石門當了和尚,一張是《長江日報》載文談李自成去湖南夾山為僧之說不可信。

毛彥鬥當時心血翻滾,他說:作為文化戰線的一兵,我能不管嗎?他當即取下報紙,併發誓回去以後一定將它搞個水落石出。從這時起,毛彥鬥開始了他的“傻子”生涯。

其時,毛彥鬥與全國各大圖書館書信聯絡,居然都有回信。國家圖書館藏康熙四年《通山縣誌》,因不能影印,但寄來膠捲約253個鏡片。收到膠捲後,毛彥鬥如獲至寶,把自己關在黑屋裡一張張洗,洗好抄錄裝訂。每天都有滿滿的幸福感,汗水與疲勞都遁跡了,上了癮般泡在史料中。上海圖書館也回了話,有民國時的《通山鄉土志略》,他出錢復印收集起來。

有四本民國版《九宮縣誌》,武漢有人三次上門,出價兩千元,見毛彥鬥不動心,再一次上門,以一萬元高價求收藏。那時一萬元是好大的數字了,誰知毛彥鬥似乎只愛書不愛錢,乾脆直接回絕了對方,“十萬也不賣,賣了就成通山罪人了。”

2018年,他無償將這套志書連同另外105本書籍資料,和“明末清初馬鐙”等七件文物捐給了縣博物館。給記者出示捐贈證書時,毛老一臉的滿足。

1983年,著名作家姚雪垠到通山,給通山縣幹部講《李自成為什麼失敗》,毛彥鬥至今還儲存著此文稿。受姚老創作研究李自成的影響,毛彥鬥更加痴迷於李自成研究。

“都說我是個文化幹部,為什麼不給子孫留下一些永恆的紀念呢?”聽完講座,毛彥鬥決定,要把李自成的文化遺產系統整理出來。

李自成文化浩繁深厚,但此前並無人試圖系統挖掘。毛彥鬥靠雙腳走進每一個村莊,向當地村民求教。有些史料,年輕人已經不懂了,有些故事,要靠全村老人才能拼湊完整,毛彥鬥不怕被人當做騙子,每天50裡的行程,他總在兜裡揣上一包煙,透過煙來做每個人的思想工作。

當年冬天,為徵集李自成是如何從江西過通山的史料,毛彥鬥在太平山結識了位刻碑的肖姓人,肖姓人告訴他一個訊息,說緊鄰太平山的江西回頭山人湯某有本《太平山志》,記錄了李自成到過太平山。於是,毛彥鬥約上與江西交界的本縣三源鄉文化站幹部,請湯某帶路,買了薄禮踏上拜訪回頭山之路。

湯某雖熱情接待三位陌生人,但對他們持有戒備之心,謊稱志書在另一人家,要等那人回來,故意拖延時間。約等到下午5 點, 主不留客,要他們下山去,最近的客棧是離此十五華里的橫路客棧。三人無奈,只好餓著肚子,高一腳低一腳摸黑下山。毛彥斗的腳崴了,忍著疼痛走,那夜想著無功的一天,他一宿無眠。

天剛矇矇亮,三人一合計,買上香紙鞭炮上山進香,以期打動湯某。毛彥鬥想借腿疼留下,好與湯某細聊,他又只得一走一拐的爬上山,一路套近乎。湯某終於感動了,上樓取出一個包裹,開啟三層紅布,令人喜出望外。雖不是《太平山志》,卻也是一個意外的收穫,原來是一部《太平道譜》。

毛彥鬥顧不得一天的勞累,翻閱、查詢、抄寫、拍照。裡面果然記有李自成到過太平山,雖只寥寥幾十字,也足以給予毛彥鬥信心,於是他又廣集湘鄂贛毗鄰地區的縣誌。終於收集到大量史料,證實李自成從北到南,是如何從湖北陽新富池口至江西瑞昌、武寧,到湖北通太平山、東平寺、九宮山、李家鋪,一路潰敗至牛跡嶺小月山的。

為此,毛彥鬥又去武漢住了十天,到省圖書館翻閱資料,撰寫了《野史說李自成之死》,結合正史記載撰寫《闖王陵志》,成為李自成研究最有權威的資料之一。



毛彥斗的書籍資料

有人說,毛彥鬥就是個“文化痴人”,“痴”到什麼地步?

那些年,毛彥鬥一雙眼睛只盯舊書市場,平常也打聽些文化人資訊,及時抄錄報刊雜誌中有用的史料,還向本縣的古物玩家、廢舊回收站回收涉及李自成的史料。

他說:“熱天去廢品收購站淘東西,異味撲鼻,每徵集一份史料無不費盡周折。走過街頭,看到一件衣服,幾次都捨不得買,若是看到一本中意的書會立即買下,生怕失之交臂,對特別有用的書不惜千金也要淘來。”

從事文化工作多年,毛彥鬥最先是靠兩腳行走,後來有了腳踏車,一直騎到報廢,再後來坐公共汽車下鄉,再徒步,通山縣每個村組的每一個旮旯都走到了。通山的鼎、鍾、馬鐙、香爐、鐵磬、銅器、印章異常豐富,他一一拍攝收集整理文字,還對各地石器、石窟、石洞、碑刻、匾額、石雕等的方位、特點,一一詳盡記錄,幾乎涵括了通山縣的天文地理。對通山土地上曾發生過的歷史事件,毛彥鬥也沒放過,比如《通山七百年災情》的小冊子,就能很好地供人銘記與參考。

有故紙堆鑽不厭其煩,有陋室居住心滿意足。毛彥鬥始終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早年租住在老城羅漢灣,之後搬到聖廟的偏房住了若干年,風雨飄搖中翻書寫字,日子就這麼老了。

2011年,政府打造聖廟,他從那間陋室搬到了聖廟斜對門的廉租房。這樣子,他很滿足,說還可以一出門就看到聖廟,感受到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盛景。

記者來到毛彥斗的40平米廉租房裡見到他時,他臉色好,耳朵靈,思路清。他說這是因為心情平和,“現在蠻簡單,每天吃些五穀雜糧。還到白鶴山下的小橋走兩個來回,一萬步呢。”

一進門,立即讓記者感受到他家濃烈的讀書氛圍。客廳的茶几上,擺放著一摞足有半人高的報紙,角落裡也堆放著一捆捆書籍。除了客廳,臥室裡放了書架,書架上的書滿滿的,不少書沒地方放了,只好放在了地上。

隨行人員告訴記者,“毛彥鬥先生的書架上可都是寶貝,很多資料只能在他家找到。”

問到家人,毛彥鬥說兩個兒子在外地經商落戶,孫子也參加工作了,可自己捨不得離開通山。他說人一走,那麼多書籍資料就沒有個主了。好在女兒嫁在當地,來一趟十來分鐘,不時送點水果牛奶與菜蔬來。

“有人說,搞了一輩子本土文化研究,至今窮得只能住廉租房,值不值得?”

“別人賺錢快樂,我搞文化,更有樂趣。” 毛彥鬥說,他這一生很幸運、很值得,也很充實。

讓他最高興的是自己也算“著作等身”。自費出版印刷《自成春秋》《通山金石》《毛彥鬥雜論文集》等十多本書籍資料,投入的錢至少在十多萬。他的名字被收入《中國當代歷史學學者辭典》。

去年毛彥鬥還學會了簡單的上網,開啟平板電腦一搜,毛彥斗的頁面有60多頁,老人覺得真是太神了,自己也算是名人。從他的神態與語調中,那如山般沉重的付出,極為清貧的生活,似乎早已雲淡風輕。

責編:張歡

編審:向東寧

本文來自【咸寧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8-17

相關文章

清華計算機系畢業生前50名中41人留校深造

清華計算機系畢業生前50名中41人留校深造
"前10名中的9人.前20名中的17人.前50名中的41人,都選擇了留在校內深造."最近,清華大學馬少平教授在一則微博裡透露了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生的深造情況.其中絕大部分優秀畢業 ...

為什麼在50歲以後,人總在凌晨就醒了?醫生:這3點或是罪魁禍首

為什麼在50歲以後,人總在凌晨就醒了?醫生:這3點或是罪魁禍首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會發現,越到老年睡眠越淺,睡眠時間越短,尤其是很多50歲以後的人,往往在凌晨3點多就自動醒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俗話說:前三十年睡不醒,後三十年睡不著.幾乎所有人都逃不脫這個定 ...

為何老人身上常有臭味?50歲後最好少做這幾件事,或可預防老年臭

為何老人身上常有臭味?50歲後最好少做這幾件事,或可預防老年臭
導語:老人味在民間有多種稱呼,比如老年臭.加齡臭.老人臭等等,之所以這麼多說法,是因為在生活中有那麼一部分老人,身上總會出現一種難聞的味道,而且自己卻察覺不到,就像是喜歡吃臭豆腐的人感覺不到臭,長期吸 ...

“人生多的是無可奈何之人,悔恨無知之事。”

“人生多的是無可奈何之人,悔恨無知之事。”
春風十里,清晨的早茶是最令人懷念的 ,所以無論長大多少年,以後便一直想著. 豆漿.油條.紅糖粑粑--都是南方人的心頭愛.口味便一直延續下來,處事方式也增添家鄉風味,連帶情緒都能從早茶裡窺探出個一二來. ...

中國文化對人的設計
要分析中國人的良知系統,要對人的定義開始,人是隻有在社會關係中才能體現的,他是所有社會角色的總和,如果將這些社會關係都抽空了,人就會被蒸發掉了,這種傾向,很可能與中國文化中不存在西方式的個體靈魂觀念有 ...

廣彩文化傳承人鍾忠:用心用情描繪“熱鬧人間”

廣彩文化傳承人鍾忠:用心用情描繪“熱鬧人間”
廣彩之美,在於出俗而入雅,濃縮廣袤人間故事.近日,記者走進了位於番禺區市橋西坊大院的非遺傳承人鍾忠的廣彩瓷工作室,聆聽那些關於歲月的聲音迴響,瞭解鍾忠用心用情描繪一個個奼紫嫣紅的"熱鬧人間& ...

煤穩了?誰解“燃煤之急”?記者實地探訪山西煤礦,50多萬煤炭人棄假加班

煤穩了?誰解“燃煤之急”?記者實地探訪山西煤礦,50多萬煤炭人棄假加班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黃坤 9月下旬以來,部分省份出現供電緊張局面.多地限電的背後,是全國煤炭緊缺.煤價高企. 煤炭網最新資料顯示,截至9月底,秦皇島港口5550大卡的混煤價格創下了1700元/噸 ...

運動不要拘泥於形式,尤其上了50多歲的人
第一,不追求超過自己身體承受能力的運動專案,比喻非常劇烈的快跑,大載荷的器械訓練,等等. 第二,不選擇自己感覺不到快樂和興趣的專案,否則,很難堅持下來. 第三,不選擇自己很理解到精髓的專案,否則,可能 ...

農村人死後,這些事是需要籌辦好的,儀程是這樣的(三)
人老了,猶如莊稼成熟了,猶如機子油幹了,猶如蠟燭蠟燒完了,老了就要去了.這就是自然規律.而一旦歸西,幾天之中,根據農村傳統風俗,是有許多事情要辦的. 而人的一生經辦這樣的事又極其少,所以瞭解一點農村風 ...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擇一事終一生的“敦煌女兒”
"幾代莫高窟人為保護.研究和弘揚敦煌石窟文化藝術,付出畢生精力.對我來說,沒有愧對祖先和先輩交給自己的事業,就是最大的幸福."被稱為"敦煌女兒"的敦煌研究院名譽 ...

德耀中華·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事蹟(下)

德耀中華·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事蹟(下)
418 孫景坤 419 孫濱生 420 杜發榮 421 李玉蘭 422 李 蘭 423 李 凱 424 李順清 425 李俊賢 426 李 恆 427 李 夏 428 楊 寧 429 楊 偉 430 ...

為回國他絕食與美國抗議,8年後煉出我國首塊鈦錠

為回國他絕食與美國抗議,8年後煉出我國首塊鈦錠
20世紀五十年代,鈦合金以其密度低.比強度高.耐腐蝕性好等優點,被廣泛用於航空航天領域,特別是航空發動機中.常言道:"一代材料,一代裝備",當時,如果能研製出高效能的鈦合金,中國航 ...

啥都不可怕,沒文化真的讓人可怕

啥都不可怕,沒文化真的讓人可怕
由於當時社會呈現出動盪不定,混亂無序,在這一時期,講的是幫派勢力,一錢莊黑老大,根本不把王法放在眼裡,為爭奪地盤,叫他的手下找機會,讓對面洋行的那個狗雜種快一點從地球上蒸發掉. "大哥,您放 ...

莊浪人的傳統玩樂方法和內容
本文作者: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薛邦成 莊浪在過去,有很多玩耍和娛樂的方法,有的簡單,有的複雜:有的藝術,有的實在:有的需要動些腦筋,有的需要活動筋骨.有的是季節性活動,有的屬於經常性活動.總之,只 ...

《少有人走的路》:自律,是治癒一切不幸的良藥

《少有人走的路》:自律,是治癒一切不幸的良藥
美國詩人弗羅斯特在他的<未選擇的路>詩中寫道:一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平坦的康莊大道有人走,曲折離奇的羊腸小道亦有人走. 人生苦難從未間 ...

毛岸英之妻改嫁,毛澤東親自挑選夫婿,後來她替兒子取名“小英”

毛岸英之妻改嫁,毛澤東親自挑選夫婿,後來她替兒子取名“小英”
1963年,劉思齊生下了與丈夫楊茂之的第一個兒子.她懷抱著可愛的孩子,思索了很久,在和丈夫商量之後,決定為兒子取名"小英". 平常人家的夫妻給孩子取名,名字裡包含的都是對孩子的期許 ...

毛澤東族兄毛新梅,41歲犧牲留下5子女,妻子乞討將兒女送往延安

毛澤東族兄毛新梅,41歲犧牲留下5子女,妻子乞討將兒女送往延安
1959年6月,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之久的故鄉韶山. 全國解放後,韶山的父老鄉親們多次前往北京看望毛澤東,每個人走的時候,都懇請毛主席抽空再回家走一走,看一看. 一路上毛澤東的心情極不平靜,走下汽車踏 ...

10副修心對聯:讀前人智慧,做通透豁達之人

10副修心對聯:讀前人智慧,做通透豁達之人
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瑰寶,短短几句話,言簡意深,凝結著大智慧.今日與大家分享10副對聯,值得再三體會和琢磨. 01 讀書隨處淨土: 閉門即是深山. 手握一卷好書,所待之處就是一方淨土:關上門窗,獨處修心 ...

鄭強教授再發驚人言論:中國男人從小被人玩,他怎麼可能拿諾貝爾

鄭強教授再發驚人言論:中國男人從小被人玩,他怎麼可能拿諾貝爾
網紅教授鄭強,一向敢於在允許的有限空間裡直言不諱,雖然引起不少的爭議,但作為一個教育者,他敢於發聲,已經很難得了.昨(18)日,針對目前教育現狀,他又語出驚人了. 網紅教授鄭強,9月18日應邀參加在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