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嬰兒哭了,抱還是不抱?孩子不乖,理還是不理?瑣事影響大了去了

姐姐生了二胎,不惜重金請來月嫂幫忙照看。一天,姐姐見小寶貝睡醒哭了,就馬上將她抱起。不料,被月嫂糾錯:不能小孩一哭就抱,抱慣了,以後你很難帶她的。

姐姐詫異:小寶貝哭了還不讓抱嗎?孩子不乖就可以不理會嗎?

《從出生到獨立:寫給父母的養育心理學》一書很好地解決了這個疑問。一線專家沈世琴指出:3個月內的孩子需要大人立即做出反應回應他們的需求。之後,隨著大腦的發肓,孩子們才漸漸發展自我控制能力。

沈世琴教授師從國際嬰兒心理協會(WAIMH)主席Campbell Paul教授,學習嬰兒心理評估與干預,並從事家庭治療10餘年。她在瞭解和恰當回應孩子心理需求的章節中,對如何更好地帶大孩子作了具體介紹,從而幫助父母更好地面對孩子的“不是”。

接下來,我們就透過專家的認知,來補上科學帶娃這一課。

01讀懂孩子的“語言”

2個月大的小寶貝睡醒就哭。小姨趕緊將奶瓶放進寶寶嘴裡,可是被拒絕了。小姨又檢查尿片,是乾的。寶寶越哭越來勁,吵醒了補覺的媽媽。媽媽說,讓她哭會兒,哭累了就不哭了。於是,小姨抱起寶寶哄著。寶貝不哭了。

幾個月大的孩子還不會說話,“哭”就是孩子表達訴求的語言。這個孩子被小姨抱著哄就不哭了,說明孩子的哭聲翻譯過來正是“求抱抱”。

對於2歲多會說話的孩子,他們的語言也不僅僅侷限於說出口的話。

妞妞和姥姥去公園玩,看到一處積水,小腳剛要踩上去,便被姥姥抱起。姥姥抱著妞妞直接越過積水,然後將她放下。妞妞一落地,又要返回積水處。姥姥便又將她抱起,走出很遠。她告訴妞妞,那水很髒,會髒了她的雙腳。

妞妞表現出對積水的興趣,想要上去踩一踩,實則是對身邊世界的探索。小豬佩奇和他的弟弟喬治就很喜歡踩水坑的遊戲。豬媽媽會讓他們知道,要玩踩水坑的遊戲,得先穿上雨靴才行。

3歲的圓圓總是說“我不去學校”,到學校時還掉眼淚。但她每次從學校回來都很開心。老師反映圓圓只是入園的那刻有些情緒,到教室便能很快融入氛圍,經常能看到她的笑臉。

這種“不去學校”訴求,是分離焦慮所致。準確地說,應是“我不想和媽媽分開”,並不是字面意思:不喜歡學校的學習生活。

大人說話會有“言外之意”,孩子在語言能力的發展期間,更需要大人的細心解讀。孩子的非言語表達裡,有他們真實的心理訴求。而大人的回應方式決定著他們如何看待自己、評價自己,決定著他們與這個世界的相處方式。

02理解孩子的“不懂事”

為什麼所有的嬰兒在最初的時候都很愛哭?為什麼才2歲的孩子總是鬧情緒搞破壞?

黑格爾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

剛出生的嬰兒在和照顧者的互動中建立調節情緒的神經迴路。

如果是文中開頭提到的月嫂式帶娃,那麼,孩子很可能在哭泣無效中習得安靜。表面上看,似乎能讓孩子變得乖巧懂事,大人也少了些麻煩。

但對孩子的發肓卻是很不利的。哭累了也沒人理,只能讓嬰兒的迷走神經調節功能弱化,以致吸吮、吞嚥、消化功能受影響,情緒表達、自我安撫、與他人互動能力發展受限,沒有安全感。

如果照顧者能及時回應,做出與嬰兒需求一致的舉動。那麼,孩子的神經迴路就能被照顧者說話的聲音和肢體動作啟用,從而心跳減緩、漸漸平靜。隨著良好互動的重複,小嬰兒便能學會預測,並調節自己的情緒。

一般來說,對3個月內的嬰兒要立即回應,隨著孩子大腦的逐漸發肓,他們能等待的時間也會延長。

孩子大了,也會出現新的問題。比如,鬧情緒。

2歲之前需要時常接種疫苗。鬧鬧每回都要大哭一場,注射前哭,注射後還哭。每回媽媽都對他說:不痛的,男子漢要勇敢,不能哭。

孩子都害怕打針,恐懼的情緒與生俱來。大人也會害怕打針,但沒有哭的。差別不僅在於大人能很好地控制情緒,還在於大人知道自己處於何種情緒中。

3歲之前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被什麼情緒困擾,鬧情緒是很正常的。他們的前額葉還不具備管理和調節情緒的能力。

當孩子處在不適的情緒當中,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不懂事”。其實,消極的情緒也是一種非常正常的情緒,就像魚兒游泳、鳥兒飛翔一樣自然而然。

03提升父母的“勝任力”

假如做父母也需要考證,我們能合格嗎?怎樣的父母才算是合格的?看到孩子想去踩積水,是不是該阻止?孩子不想去學校,不想接種疫苗,是不是要鼓勵一番?

父母會很欣喜孩子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學會唱歌。其實,孩子對積水的興趣,也是學習動機的某種表現。

正確的做法是支援孩子去探索,也歡迎孩子滿足了好奇心後的迴歸。

在安全的情況下,儘量跟隨孩子的需求;在危險的情況下,適當掌控孩子的安全;和孩子有了不愉快,及時修復親子關係。

妞妞要去踩積水,就讓她去試下吧,只要她安全就好。她會感受到自己是被喜愛的,大人對自己的喜愛不是因為她保持了乾淨整潔,而是喜歡她這個人。這種認知能幫她建立深根蒂固的自我價值感,成長為陽光、自信的孩子。

妞妞姥姥的做法看似在護著孩子,其實孩子的探索欲總是無法被滿足,是會導致獨立性、自主性、學習力,以及抗壓、抗挫能力發展受阻的。

如果妞妞在玩水坑時,有個皮球朝她飛來,姥姥就可以及時地將她抱離水坑,避免危險。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樣,在妞妞看來,姥姥就像英雄一樣保護了自己。姥姥的權威和妞妞的安全感都得到加強。

鬧鬧在接種疫苗時,自己的哭泣不被媽媽理解,內心是痛苦的。他不懂:明明自己就是感受到了痛,為什麼媽媽要說不痛?媽媽不喜歡他哭的樣子,可他就是想哭,媽媽會不會不愛自己了?自己是不是不配做男孩?

媽媽的鼓勵本意是想讓孩子堅強、勇敢,不料卻給孩子傳遞了負面資訊,影響著親子關係。其實,在孩子鬧情緒時,說教基本無效。孩子是在他人的照顧下學會緩解和消除痛苦感受的。

孩子鬧情緒時,父母能做的是幫助孩子識別情緒。可以溫和地說:打針讓寶貝恐懼了,因為打針會痛。但是,你放心,媽媽會一直陪著你的。這樣,鬧鬧能知道自己的心理感受叫“恐懼”,針扎的肢體感受叫“痛”,而且媽媽和先前一樣愛著自己。這些資訊能及時緩解鬧鬧的恐懼情緒。

父母說出孩子的感受一方面能夠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感受是被別人理解的。而這種被理解的感覺能夠讓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

與鬧鬧媽媽相反,有的媽媽傳遞著無力、脆弱的資訊。她們看到小孩哭,會顯得憂心、手足無措,無形中加強了孩子的恐懼和痛感,變得更加焦慮,哭鬧得也更厲害。

做父母的,在孩子需要被支援、安撫時,表現得更有力量、更強大才是。

寫在最後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百善孝為先”。難道常舉“棍棒”就是父母該有的樣子?非也!

長期以剝奪性回應和冷漠回應處罰孩子,會讓孩子隱藏真實的自己,壓抑真實想法和負性情緒,表現得訓從、懂事,博得大人的肯定,保護好自己。甚至2、3歲就發展出虛假的正性情緒討好他人。比如,假笑。

愛孩子,又不想看到孩子“惱人”的一面,需要父母不斷地在操練中學習精進,只有和孩子共同成長,孩子們才有更多的養分長成參天大樹。因為,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看自己的一面鏡子。只有當孩子表達負面情緒時,依然能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孩子以後才能有力量、有勇氣追逐夢想。

無條件的愛不是縱容犯錯,而是冷靜、理智地面對“不是”的孩子。幫他們分析當下的情緒,認知自己的內心,找到更好的處理方式。將孩子的心理活動變成可以理解的語言,同時說明規則、邊界和必要的懲罰。不僅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來源,也是父母樹立權威的最好方式。

分類: 親子
時間: 2021-10-14

相關文章

嬰兒到這個月齡或許就可以豎抱了,抱得過晚,可能會有這3大危害

嬰兒到這個月齡或許就可以豎抱了,抱得過晚,可能會有這3大危害
導語: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特別是現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家中的老人對於孩子也像掌上明珠一般對待,所以當孩子的媽媽去工作時,孩子的奶奶或姥姥也會心甘情願的帶孩子長大. 如今隨著科學育兒的逐漸盛行, ...

嬰兒到這個月齡或許就可以豎抱了,抱得太晚,可能會有這2大危害

嬰兒到這個月齡或許就可以豎抱了,抱得太晚,可能會有這2大危害
對於這一說法,有很多年輕人並不認同,他們認為孩子到了一定的月齡,就可以豎著抱了,如果抱的太晚,反而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現在的寶媽們也都講究科學育兒,對於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會諮詢醫生或者育兒師. 正是因 ...

民間故事:書生夜夜聽到嬰兒哭,道士割開他的胸口,露出一張人臉

民間故事:書生夜夜聽到嬰兒哭,道士割開他的胸口,露出一張人臉
宋朝淳化年間,揚州有個名叫吳遷的書生.此人相貌英俊,才華橫溢,是當地許多少女的夢中情人.吳遷考上舉人後,為了自己的仕途,娶了當地知府的女兒.可兩人婚後不久,卻發生了一件怪事. 吳遷每天夜裡,總能聽到嬰 ...

你的孩子是乖還是討好呢?

你的孩子是乖還是討好呢?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感受啊,這是一句很常見的話,如果把這句話藏在一段話裡,一段情緒中,好像很難有怎樣的感受.我把這句話拎出來了,大家可以感受下自己的理解. 我的感覺是會覺得父母孩子的 ...

我們總說孩子不乖,其實你真的懂他們麼
夜深了,孩子折騰了一天終於抵擋不了睡意睡下了.而我拖著疲憊的身軀還要繼續應付電腦上的工作,同時腦子裡也不斷的在反思著自己. 最近由於疫情孩子跟我都只能被禁錮在家裡,忘記了暑假是怎麼度過的,還沒從開學的 ...

人類三組實驗催淚揭秘:孩子為什麼總讓媽媽抱,不抱行不行?

人類三組實驗催淚揭秘:孩子為什麼總讓媽媽抱,不抱行不行?
我家小姐姐今年4歲了,是我自己一手帶大的,所以她只黏我一個人,3歲前就只讓媽媽抱,我懷著二寶8個多月挺著大肚子那會兒還得時不時地抱她. 生完弟弟後,我們請了育兒嫂專門帶他,其實平時育兒嫂陪二寶的時間更 ...

這樣抱寶寶,當心孩子以後駝背、高低肩,圖解3種正確抱法可收藏

這樣抱寶寶,當心孩子以後駝背、高低肩,圖解3種正確抱法可收藏
面對剛出生不久的寶寶,真是怎麼抱都不夠,可問題來了:寶寶那麼小又那麼軟,怎麼抱?成為了一項技術活. 也許你會說,抱孩子,睡不好?看看網上那些新手爸媽,會抱娃的人還真不多.文文爸當初面對剛出生的女兒,就 ...

兒童標準身高表,你家孩子達標沒?7大因素影響孩子身高,需瞭解

兒童標準身高表,你家孩子達標沒?7大因素影響孩子身高,需瞭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莫過於焦慮的是孩子的身高問題,許多家長看到同齡人家的孩子比自家孩子要高一些,不少家長都陷入到了"身高焦慮"當中. 在去年,國家釋出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 ...

潛龍之穴(民間故事)
關注我,不迷路,每天帶你暢遊在中國古代民間故事中! 1.俠義為先 鄰山縣境內有一座錦石山,山腰上有一個潛龍之穴.據百餘年前"第一卜"蔣運算元先生推算,此穴乃千年難得一遇的風水寶地, ...

有一種危險叫抱著孩子乘汽車!
乘車出行時,許多家長都習慣將孩子抱在懷裡,他們認為這樣比較安全,如果乘車時抱著孩子,在發生事故時,還能護著點.關於這種做法,許多網友卻持反對意見,網友認為,發生意外時,大人自己可能都反應不過來,更不用 ...

抱嬰兒的正確姿勢是什麼?別讓錯誤的抱姿,傷了小寶寶的脊椎

抱嬰兒的正確姿勢是什麼?別讓錯誤的抱姿,傷了小寶寶的脊椎
導讀:孩子出生後,可以說是家庭希望的延伸,家人對於孩子也是愛不釋手.但是在和孩子接觸時要注意.如果說自己的抱姿不正確,他們很可能受到誤傷. 尤其是新手父母可能沒有育兒經驗,所以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成長髮育 ...

義大利兩女嬰出生時被抱錯,兩家庭共同撫養二女 20 餘年

義大利兩女嬰出生時被抱錯,兩家庭共同撫養二女 20 餘年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華輿訊 據義大利歐聯網報道,事情發生在1998年,當時義大利一間醫院發生新生兒抱錯事件,而2名女嬰卻被不同家庭撫養長大.直到孩子上幼兒園時,其中一名母親才發現,3歲女兒的一名同 ...

你是不是也經常讓孩子“不要哭了”?

你是不是也經常讓孩子“不要哭了”?
無論在什麼場合,我們都可能會看到這一幕: 孩子嚎啕大哭,家長先是柔聲安慰:別哭了,別哭了,待會兒給你買好吃的去. 小朋友可能被好吃的"收買"了,於是努力想憋住哭,但哭是一種向外噴發 ...

有一種“為難”叫新手爸爸抱娃:隔著螢幕,都能感覺他們太難了

有一種“為難”叫新手爸爸抱娃:隔著螢幕,都能感覺他們太難了
我還記得兒子剛剛出生的時候,需要去打疫苗,我老公抱起他來的樣子.這個身高接近兩米的人,伸出兩隻大大的手,像拿起一塊燒熱的鐵板,輕輕地抱起孩子,渾身緊繃著.回來放下孩子也是輕輕,深深地出了一口長氣,彷彿 ...

寶寶能一直抱著睡嗎?

寶寶能一直抱著睡嗎?
寶寶需要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讓孩子獨自躺在舒適的床上睡覺,不僅睡得香甜,也有利於心肺.骨骼的發育和抵抗力的增強. 寶寶在抱著時睡得很好,放到床上睡一會兒就醒了,能一直抱著睡嗎? 如果經常抱著孩子睡覺, ...

不滿足需求就哭發脾氣,整治孩子“急性子”,不僅要慢還得“裝”

不滿足需求就哭發脾氣,整治孩子“急性子”,不僅要慢還得“裝”
剛剛和婆婆帶著2歲的娃去超市買菜,結賬的時候娃順手拿了一袋糖果,當時人比較多,看著孩子都拿了就順帶一起結賬了. 還沒出超市門口,孩子就拿著糖吃了起來.因為孩子的手到處亂摸很髒,我便把糖從孩子手裡拿了過 ...

孩子哭著說“不想上幼兒園”,別打罵,試試這3個方法,親測有效

孩子哭著說“不想上幼兒園”,別打罵,試試這3個方法,親測有效
當孩子哭鬧著不去上幼兒園的時候,咱們家長千萬不要只會用鼓勵或者是強迫的方法,讓孩子去上幼兒園. 因為這樣做,只會讓孩子牴觸情緒越來越大. 如果說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甚至說都走到幼兒園門口了,還是嚎啕大 ...

媽媽自顧低頭玩手機,一歲女兒差點被抱走,多虧服務員發現及時

媽媽自顧低頭玩手機,一歲女兒差點被抱走,多虧服務員發現及時
人販子是所有父母害怕的人之一,他們像影子一樣存在孩子的身邊,一不留神孩子就可能會被其抱走.而在生活中此類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與家長的粗心大意有關,因為孩子較小辨別壞人的能力很弱,稍加用東西誘惑就會被人 ...

孩子愛哭怎麼辦?1杯茶1碗湯,健脾疏肝

孩子愛哭怎麼辦?1杯茶1碗湯,健脾疏肝
很多家長帶孩子來看診的時候,都會和我抱怨幾句,說孩子很愛哭.為什麼孩子總是動不動就哭?我不是教育孩子方面的專家,但如果孩子長期都動不動就哭,那就不只是因為性格脆弱,可能還和體質有關,這關係到一個經常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