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司馬遷“究天人之際”辨正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觀點,被公認為傳統史學之極則。錢穆稱之為“史學家所要追尋的一個最高境界,亦可說是一種歷史哲學”。但史公三句中“究天人之際”一語的確指究竟何在並不明確。對此,錢先生認為:“所謂‘天人之際’者,‘人事’和‘天道’中間應有一分際,要到什麼地方才是我們人事所不能為力,而必待之‘天道’,這一問題極重要。”他將“際”字明確對應為“分際”之“際”。我們認為錢先生的思路是正確的,事實上也已經把理解“究天人之際”句義的關鍵線索指出。但其中仍有未發之覆,今試略論之。

後世多以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全為史公獨創,實則前人就有類似的說法。《史記·儒林列傳》載公孫弘奏曰:“臣謹案詔書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此處,“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與“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二句極類似,其淵源關係是顯見的。那麼“明天人分際”是什麼意思呢?《漢書·儒林傳》亦載有公孫弘這一奏摺。幸運的是,彼處“分際”之“分”有“師古曰”一則,保留了其讀音:“‘分’音扶問反。”

司馬遷“究天人之際”辨正

檢《廣韻·文韻》“分”小韻:“分,賦也,施也,與也,《說文》:‘別也。’府文切。”《問韻》“分”小韻:“分,分劑,扶問切。又方文切。”按照顏師古注音,此處“分際”之“分”乃去聲問韻之“分”。我們認為顏師古的看法是正確的,這一點可以從下列文獻得到印證。《文子·上義》:“凡學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亂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見其終始,反於虛無,可謂達矣。”《淮南子·泰族訓》:“凡學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亂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見其終始,可謂知略矣。”二條中“分”字皆應讀去聲,意為“職分”。《文子》一句下文有“守職明分”一語,義尤顯豁。至於《淮南子》一則,後文分別講“天之所為”“人之所為”,可知其“明於天人之分”的“分”也是“職分”之“分”,即“所為”也。這兩則材料中的“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亂之本”顯然對應於公孫弘奏摺中的“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可知顏師古對“分際”之“分”音義的理解由來有自。

循著這一線索,再來看《淮南子》與《文子》“天人之分”的說法,文獻中相關材料就更多了。翻檢所及,最早的用例是出土文獻郭店楚簡《窮達以時》:“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此處之“分”,龐樸曰:“本句與下面兩句的‘分’皆讀去聲,用如名分、職分之‘分’。”龐說是也,並已獲得大多數學者的認同。此句意為“只有明察天人各自的職分,才知道應該怎樣做”。另外,傳世文獻《荀子·天論》篇中有著名的“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的說法。其中,“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一句,楊倞注曰:“知在人不在天,斯為至人”,乃撮述其義而非訓詁。考之上下文,此處“天人之分”的“分”,亦“職分”義。梁啟雄《荀子簡釋》引《禮記·禮運注》曰:“分,猶職也。”是也。荀子認為天有“天職”,人有“人職”,各安其分,所以《天論》篇下文即言“唯聖人為不求知天”。章詩同進一步註釋曰“‘天人之分’,自然和人事的分際”,將“分”字直接對應於漢人的“分際”。

“際”,界也。漢人所言“分際”之“際”,是對戰國以來“天人之分”中“分(職分)”之語義的進一步補足。相對而言,“分”偏重於人之作為的邊界而不表述與他物的關係;“際”則指物各有其邊界但又指向會合。《說文·阜部》:“際,壁會也。”段玉裁注曰:“兩牆相合之縫也。”要之,“分”“際” 核心義素皆為“邊界”,但“際”更多了一層基於界限而相接的內涵。由此可以看出,漢人於戰國以來“天人之分” 一語後加“際”字,背後反映的是其致力於溝通天人的思想趨向。

從“學”一方面而言,繼秦焚書坑儒之後,漢初儒術又興,其中主流即學者所謂的“漢有一種天人之學”。這一股潮流終至於“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隋書·經籍志》“緯書”類小序曰:“先王恐其惑人,秘而不傳。說者又云,孔子既敘六經,以明天人之道。”其中,“說者”所云一句,是在敘述讖緯之源,指緯書所出的“前漢”時代說經者之言。其論“孔子既敘六經,以明天人之道”,是說在西漢讖緯學家看來如此;“表章六經”者,其大旨也就是“明天人之道”,亦即“天人之學”。這是漢代儒家經學的主幹。從“政”一方面而言,據《漢書·公孫弘傳》,元光五年漢武帝策詔諸儒曰:“子大夫修先聖之術,明君臣之義,講論洽聞,有聲乎當世,敢問子大夫:天人之道,何所本始?”公孫弘在奉此對策中被漢武帝“擢為第一”。但他在此次對策中並未縱論天人,至其得用為學官,“悼道之鬱滯”,乃請曰:“臣謹案詔書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這就是本文開頭所引“天人分際”說法之所自出。我們認為,此數句雖載於公孫弘奏摺,但其反映的恐非其個人意見而是來自漢武帝的意志。事實上,只需一觀前引“臣謹案詔書律令下者”,即可知無論是“天人之道”還是“天人分際”,漢武帝一朝政治話語中的“天人”,其端皆在於天子的主動倡導。

要言之,以政統學,詔書律令者乃“明天人分際”;以學論政,“六經”之敘乃“明天人之道”。由此再來反觀太史公之著史,據其《自序》:“拾遺補缺,成一家之言,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五帝本紀》:“百家言多不雅馴。”《孔子世家》:“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劉鹹炘據此總結史公之意曰:“信《六藝》,表孔子,正百家。”史公之作可謂與漢武帝一朝“表章六經”以“明天人分際”的政學兩界主流思想完全一致。

如前所論,“際”與“分”有微妙的不同,前者有基於界限而相接的內涵。故史公於“天人分際”的說法中,不採“分”字而專言“天人之際”,進一步反映出他對自己所處時代主流思想的把握。而“封禪”大典,即“天人之際”之大者,亦為漢武帝一朝政學話語薈萃之極。對於這一大典的意義,《史記》收司馬相如《封禪頌》有云:“天人之際已交,上下相發允答。”結合我們的整個分析,可知所謂“天人之際已交”,其內在思想意蘊在於,天子(漢武帝)的作為合於其“職分”而達到天人“界際”之極,乃可得以上“交”於天,此即漢人心目中“天人合一”的中心要義。對這一層,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所以當他不能參與“封禪”大典的時候,甚至“發憤且卒”,因以託付“究天人之際”的修史重任於其子司馬遷。司馬遷即踵其事而完成《史記》這部史學鉅著。

(本文獲東華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2232019H—02)資助)

(作者單位:東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成富磊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8-23

相關文章

高車族源諸說辨正
作者:王石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高車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活躍於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漠北各族稱之為"敕勒".拓跋鮮卑入主中原後,因其所用車的"車輪高大,輻數至多 ...

同為巨擘,為什麼司馬遷給孔子立“世家”,老子卻只有“列傳”?

同為巨擘,為什麼司馬遷給孔子立“世家”,老子卻只有“列傳”?
老子 司馬遷號稱"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但他的筆下,為什麼孔子能得"世家",而老子才得"列傳"的待遇? 作為後世的中國人,即 ...

《春秋》“大一統”觀與秦漢的時期思想及創作
作者:劉躍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漢武帝劉徹元光元年(前134)十一月,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議,郡國舉孝廉各一人[1].五月,詔賢良對策,董仲舒應詔對策,提出了建立太學的構想,將儒家學說定 ...

延安精神與文學所傳統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主力抵達陝北吳起鎮,宣告二萬五千里長徵的結束.從這一年開始到1948年3月黨中央總部進駐河北西柏坡為止,在近13年的時間裡,陝北黃土高原上集結了幾十萬華夏兒女,為中華民 ...

張衡——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典範

張衡——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典範
編者按 張衡是我國古代著名科學家.張衡所發明的地動儀早已失傳,上世紀50年代所嘗試復原的地動儀模型並不成功,因此近年來這受到了一些人的質疑乃至否定.受此影響,現在的中學歷史教科書正文中已不再提到張衡. ...

一先學拼音還是先學寫字?二為什麼古人不學拼音,字也能寫好呢?
司馬遷曾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先學拼音還是先學寫字的論辯,好像很少有人拿出來去論述,可能有,恕我我孤陋寡聞,未曾見過. 我昨天發頭條號<影響學生書寫--人 ...

海昏“慨口”本義探析
"慨口"作為西漢豫章海昏地區的一個地名,包含了所謂海昏侯傳說.鄱陽湖形成前後水系變化等豐富的文化地理資訊,在海昏歷史上頗具文化象徵意義.實際上,"慨口"的本義並 ...

《史記》傳中華文化精神

《史記》傳中華文化精神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華茲生<史記>英譯本 <史記>日本現代語譯本 <史記>法譯本(友豐書局) 楊憲益.戴乃迭英譯本 <史記><水經注&g ...

週末薦書|為什麼羅馬帝國走向分裂,中國至今維持著大一統?

週末薦書|為什麼羅馬帝國走向分裂,中國至今維持著大一統?
有關<大國霸業的興廢>再思考 大國的興衰.大國的崛起,這是前兩年媒體炒作得沸沸揚揚的話題,然而媒體所作的紀錄片在坊間似乎也只是起到了一點普及世界歷史知識的作用而已,對於這個問題的進一步思考 ...

舌苔是白色、黃色,代表什麼呢?

舌苔是白色、黃色,代表什麼呢?
小編導讀 舌診是望診之一,透過對舌與苔的觀察,可從中獲得髒.腑.氣.血各種病理變化的部分情況,從而為辨證與論治提供一定的依據.望舌苔,重要的一點是對苔色的觀察,舌苔的顏色主要有白.黃.灰.黑幾種,其中 ...

百家姓,各姓氏來源持續解讀,供大家尋找自家姓氏的祖先來源

百家姓,各姓氏來源持續解讀,供大家尋找自家姓氏的祖先來源
華夏始祖,黃帝 [馮]據<元和姓纂>所記,周武王的弟弟畢公高受封於馮地,其子孫遂以馮為姓. [陳]據<通志·氏族略>等書記載:周朝初期,周武王封虞舜的後人胡公滿於陳,建立陳國. ...

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民族精神根脈
[奮進新徵程·建設文化強國系列談⑦·光明論壇] 民族精神體現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整體精神狀態與精神風貌,是激勵一個國家和民族不斷進步.永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 ...

每天學成語

每天學成語
沉魚落雁 [注音]chén yú luò yàn (出處]<莊子•齊物論>:"毛 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 之深人,鳥見之高飛,麋鹿見 之決驟,四者熟知天下之正色 哉? [解釋 ...

中醫知識每日一讀:敖氏傷寒金鏡錄 將瘟舌

中醫知識每日一讀:敖氏傷寒金鏡錄 將瘟舌
舌見紅色.熱蓄於內也.不問何經.宜用透頂清神散治之. (圖) [介按]舌色如淡紅.嫩紅.或白中帶紅.外證初起微寒.繼即發熱不已.口渴甚者.溫邪初起也.治宜辛涼清解. 如純紅或鮮紅起刺者.膽經與營分邪熱 ...

孔子: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孔子: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正名"最先由孔子提出,即"辨正名分,使名實相符"的意思,是中國禮制思想中關於名與實關係的一個原則. 孔子 面對由名實散亂所引起的禮崩樂壞的現實,孔子認為首要任 ...

明代官員的一斤九兩

明代官員的一斤九兩
董其昌書畫 沒有份量的書,是不值得關注的.2020年9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董其昌傳>,重達一斤九兩.這本沉甸甸的書,有著怎樣的價值呢? 對多數讀者來說,董其昌屬於熟悉的陌生人.因為 ...

毛選:正學風,勤究邏輯關係,實現像陳壽亭一樣揮斥方遒的人生
在<毛選>第三卷的<整頓黨的作風>中說到:"學風有些不正,就是說有主觀主義的毛病."而正學風主要是要做到"從客觀實際抽出來又在客觀實際中得證明&q ...

1952年朝鮮戰事正緊,陳賡卻向中央“告彭德懷一狀”,所為何事?

1952年朝鮮戰事正緊,陳賡卻向中央“告彭德懷一狀”,所為何事?
在共和國的開國將軍中,有一位將軍的個性是最鮮明的,那就是陳賡. 陳賡大將生性活潑.好動,且極具幽默細胞,最主要的是還文武全才.陳賡是我軍中堪稱"魁首"的虎將,打仗不含糊,做政工更是 ...

《命運賦》呂蒙正:悟透3個真相,生活蒸蒸日上

《命運賦》呂蒙正:悟透3個真相,生活蒸蒸日上
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1 呂蒙正的<命運賦>被稱為"千古奇文",在世上已經流傳了1300多年了,短短452字,寫盡一生,不愧是才子佳作,光耀千秋. 閒暇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