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又有5家公司A股IPO“折戟”。
具體而言,浙江優全護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潛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久策氣體股份有限公司主動撤回了IPO申請,擬上市板塊均為創業板。成都貝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紫光照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最終“倒在”註冊階段,主動撤回註冊申請檔案。
年初IPO撤單率高不是規律,在排隊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撤單有可能是由於公司出現2021年度業績下滑等情形。
兩家公司已走到註冊程式
在1月11日撤單的5家公司中,紫光照明、倍特藥業已走到發行註冊程式。其中,紫光照明闖關科創板,倍特藥業則準備登陸創業板。
證監會官網顯示,由於公司和保薦機構主動要求撤回註冊申請檔案,根據《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第三十條、《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證監會決定終止對倍特藥業、紫光照明發行註冊程式。
招股書顯示,倍特藥業主要從事高階仿製藥、創新藥、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以創新驅動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
據瞭解,倍特藥業創業板IPO此前處於中止階段,2021年12月31日,因IPO註冊申請檔案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根據《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的相關規定,倍特藥業發行註冊程式中止。倍特藥業還未補充提交財務資料,就撤回了註冊申請。
回顧倍特藥業創業板IPO之路,倍特藥業創業板IPO於2020年7月6日獲得受理,同年7月27日進入已問詢階段,2020年12月17日即上會透過,目前已過會逾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倍特藥業的招股說明書註冊稿中,提示了業績下滑的風險。倍特藥業表示,2020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歸屬淨利潤同比下降32.03%。淨利潤下降主要是由於期間費用的增長。未來需要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可能在短期內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導致公司經營業績下滑甚至出現虧損。
紫光照明作為唯一一家科創板撤單公司,其科創板IPO於2020年6月30日獲得受理,同年7月28日進入已問詢階段,2021年2月5日,紫光照明上市委會議透過,同年9月1日提交註冊。
招股書顯示,紫光照明主營業務為工業照明裝置和智慧照明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提供工業照明領域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等。
開年14家公司終止IPO程序
截至1月11日,2022年已有14家公司終止IPO程序,日均逾1家,其中6家撤回、4家終止註冊、1家註冊被否、1家上會被否,另有2家擬在北交所上市公司終止審查。
從保薦機構來看,其中華泰聯合2家,華安證券、五礦證券、民生證券、國信證券、中天國富、中信證券、華福證券、國泰君安、東莞證券等各1家。
按證監會劃分行業來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最多,為4家,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有3家公司,另有2家為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
值得一提的是,終止IPO首現“負面清單”申報企業。
申報檔案顯示,優全護理所處行業為“紡織業”。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該公司為“負面清單”申報企業,根據深交所規定,“紡織業”屬於原則上不支援其申報在創業板發行上市的行業。
2021年,共有524家公司成功IPO,累計募資5427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在上市公司供給持續擴大的同時,終止IPO也成為新常態。
2021年全年,滬深主機板、科創板、創業板共有198家公司終止IPO,其中創業板、科創板、上交所主機板、深交所主機板各有101家、69家、17家、11家,從終止原因來看,終止審查、終止註冊、終止(撤回)、終止(稽核不透過)分別為29家、14家、141家、14家。
2022年開年至今,已有6家公司過會後被終止,而2021年全年僅有14家。
其中,三問家居2021年9月過會,還未提交註冊便主動撤回了IPO申請,鑫甬生物在註冊階段被證監會否決,成為2022年註冊制被否首單,力同科技、金智教育、紫光照明、貝特藥業在註冊階段主動撤回申請。
撤回的企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要麼是自己選擇放棄,要麼是被逼著放棄。IPO總量在增長,說明放行家數還是很多的,撤的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報的多,與稽核尺度稽核門檻沒什麼關係。
一家中小券商投行保代表示,註冊制強調充分的資訊披露,證監會不再對發行人做實質稽核,只能透過否決一些專案來傳達稽核導向和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