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年初的一天,一群領導來到,山東省日照市的某個村莊視察工作。當地的幹部熱情地迎接他們。工作結束後,幹部還安排領導去大隊裡休息,還吩咐大隊看門的王大爺招待一下領導。王大爺迅速給各位領導沏好了茶,“各位領導慢用。”說罷便想往回走,老人的精神面貌引起了,日照縣統戰部部長夏良柏的關注。
他發現這位老人,雖然已經年近60,但做事幹淨利落,渾身上下都充滿了軍人的氣息,還穿著一條空軍拉鍊褲,部隊的衣服平常老百姓不可能有。他猜老人應該當過兵,便趕忙叫住老人問:“老人家,您當過兵嗎?我看你整個人的氣質都像軍人,而且您這條褲子我一看就是軍褲。”
老人一聽哈哈大笑,自豪地說道:“您真有眼力勁,我確實當過兵,還是一名空軍。”經過一番交談,領導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是一位空軍戰鬥英雄,部隊的王牌飛行員,參加過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曾受到了總理的接見,還在1949年的開國大典中,作為飛行編隊的一份子接受了毛主席的檢閱。這位英雄為何隱姓埋名,成了村裡一個看大門的?他的身上發生了什麼樣的傳奇故事?
這位老人名叫王延周,1920年出生于山東省日照市。他的祖上都是秀才,所以家裡頭有一些家底,有能力讓王延周去私塾讀書。在讀書期間,王延周發現亂世中讀再多的書,都擋不住敵人的子彈。他便和父親商量學一門手藝,養活自己,一生平平淡淡,可能也不錯。但他表哥的話改變了他的想法。
表哥名叫王延德,他看著已經長大的王延周說道:“現在這個世道,你就算學一門手藝,也很難養活自己,還不如參軍,把敵人全部打跑,報效國家,這樣老百姓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王延周本就是一個熱血少年,他被哥哥的話感染了,再加上他親眼見到日軍在我國,犯下的種種罪行,毅然決然地跟著表哥參了軍。
參軍後的王延周被安排到了,北平第29軍軍事訓練團,開始他抗日的生涯。1937年盧溝橋事變,兇殘的日軍對北平發起了衝鋒。當時,王延周所在的軍事訓練團,便跟隨部隊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當時的敵人利用轟炸機在空中,對王延周他們進行了激烈的轟炸,地面上又有數輛坦克進行猛烈的掃射,形勢十分危急。
但面對如此兇殘的敵人,王延周卻從沒畏懼過。他跟隨著部隊衝在第一線勇猛殺敵。作戰時,一枚子彈突然打到了他的大腿上。刺痛瞬間讓他跪倒在地,但當時正在激戰,王延周便忍著劇痛,用兩根樹枝硬生生地把子彈,從血肉中取了出來,並進行簡單包紮。他整個人大汗淋漓,渾身顫抖起來。但他只是劇烈喘息一會兒,就又投入到戰鬥中。
日軍的攻勢越來越激烈,王延周所在的訓練團傷亡慘烈,為了防止更為慘重的傷亡,軍訓團撤退,但窮兇極惡的敵人並沒有放過他們,一路上對他們窮追不捨,最後,整個軍訓團只剩王延周和幾位戰士僥倖逃出。他雙眼冒著怒火暗自下定決心:小鬼子,我總有一天會把你們全部消滅掉。
為了更好地抵抗日軍,幾個人商量過後,來到了陝西報名黃埔軍校,成為了黃埔第16期的學生。他帶著一定要把日本鬼子全部打跑的信念,努力加強自己的軍事素養和身體素質。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所空軍學校正在招生,他想到當時的北平,日軍轟炸機輪番轟炸,無數戰友死在其中,便下定決心要在空中與日本人決一死戰。就這樣,他直接報名了空軍學校。
但他的表兄王延德知道後極力反對,他告訴王延周,那時候,中國空軍相比於日本的水平還是很低,在和日軍飛機對抗中,大部分時候都會機毀人亡。但王延周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去昆明學習駕駛飛機。表兄沒有辦法,只得放棄勸說王延周。他在這所空軍學校裡學到了很多,直到老年還記得空軍學校的校訓: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在王延周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時,經常會遭到敵人戰鬥機的轟炸。他們常常是剛起飛,便遇到敵人的飛機在空中阻撓訓練。升空後一旦被敵機發現,就會遭到猛烈的攻擊十分危險,稍不留神就會機毀人亡。
就在這種環境下,王延周白天在訓練場訓練,晚上在宿舍裡寫總結,反思自己今天出現的問題。王延周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國家想派遣優秀學生去美國深造時,王延周毫不意外地入選。在和同學乘飛機前往美國深造時,王延周看著中國的領土發誓,他回來的時候一定是位優秀的飛行員,把小日本全都消滅掉。
他在美國努力學習最先進的飛行技術,並順利通過了考核。當時的美軍看到他的表現十分欣賞,邀請他做美軍的飛行教官。但王延周拒絕了美軍的邀請,他選擇回到了祖國,繼續為國家的解放奉獻自己的力量。
回國後,王延周加入了中美空軍團,這是赫赫有名的飛虎隊的前身。王延周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駕駛戰鬥機把日本控制的火車站給轟掉。他和戰友們一起完美地執行了轟炸任務,但在返航期間出現了意外,王延周所駕駛的飛機在返航途中突然熄火。
飛機直線下降,王延周在這危急關頭,臨危不亂,他快速地尋找著事故的原因,在飛機即將墜毀時,王延周終於發現了問題點,原來是左邊的油箱沒油了。這時,飛機已經離地面很近,他立馬按動開關,更換油箱,引擎恢復正常,機身再次拉昇。
他趕忙駕駛飛機,想要和前方的戰友會合。就在這時,他的前方突然出現一個黑點,他本以為是戰友們在等他,誰知一接近,他才發現原來是敵軍的一輛運輸機。運輸機不具備戰鬥力,看到我軍飛機趕忙掉頭,王延周也加足了馬力追了上去。他看著前方逃命的運輸機,心裡想著戰場上無數犧牲的戰友火力全開,對著運輸機的油箱,展開了瘋狂的掃射。“轟”的一聲巨響,運輸機在空中爆炸成碎片。
第二天,根據日軍發出的播報中他們才知道,王延周轟炸的運輸機裡面有七名日本軍官,這一戰,王延周在整個飛行團出了名,他還榮獲了中美混合團的嘉獎和一等功。
此後,王延周更是作戰勇猛,在他的攻勢下,敵人先後墜毀了四架戰鬥機,王延周也被評為了王牌飛行員和空軍戰鬥英雄。
在王延周覺得終於可以迎來和平時,國內又爆發了內戰。王延周本不想看到同胞自相殘殺,但作為軍人,他別無選擇內心備受煎熬。不知是命運的幫助,還是巧合,王延周在一次執行任務的時,突然遭遇到沙塵暴,在惡劣天氣下他的能見度很低,更可怕的是,飛機的機箱也開始漏油,被逼無奈他選擇迫降。
他剛一迫降就被巡防的民兵發現了,原來他降落在解放區內。身為國民黨的王延周內心十分無助,但同時他也鬆了一口氣,他不想打自己人。
後來,劉伯承元帥親自接見了這位被俘飛行員,讓他放寬心,在解放區裡安心生活,瞭解下解放軍。王延周就在解放區住了下來,在這期間,他看到了戰士們和百姓相處融洽,也學習了我黨先進思想。他發現真實的解放區,和國民黨給將士們的宣傳不一樣。這裡的百姓生活得很好,這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他的內心受到極大觸動。
他的表兄王延德也聽說了王延周被共產黨俘虜的事,趕忙去找周總理要求放人。總理只說了一句話“來者歡迎,去者歡送。”是走是留,全取決於王延周。
王延周本就想加入解放軍,藉此機會他正式宣佈退出了國民黨。在解放區,他開始參與培養新中國第一代空軍飛行員的任務,為新中國培養大批優秀空軍人才。
1949年開國大典上,王延周作為飛行隊的一員,接受了主席和各位領導的檢閱。這是他最激動的時刻,也是他一生最驕傲的事。
後來,王延周還參與了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中英勇作戰,擊毀了美軍最先進的戰鬥機,被授予了二等功。
後來老人回到了農村,扛起鋤頭,下地幹活,他沒有和任何人說過自己曾經的功績。後來年齡大了,便被村裡安排去看大隊大門。直到1993年,老人的功績才偶然間被人瞭解。
在2005年,老人還受邀參加了抗日戰爭60週年紀念大會,和一同參與大會的各位將軍,相談甚歡,這些將軍們有的人喊他老戰友,有的人喊他老師,還有的人喊他教官。
2012年4月30,王延周與世長辭,他駕駛著自己的戰機,飛向了另一片天空。那裡沒有戰爭,沒有動盪,只有和平。致敬英雄王延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