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老年人一般有兩種體型,一種是胖胖的,坐下來肚子上一圈贅肉,一種是精瘦的,兩條胳膊就像乾枯的木頭。不知道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會覺得精瘦的老人更健康,真是如此嗎?
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到底是多瘦?來看看標準,或許你剛剛好
如果老人身體很健康,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計算:
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m)?
將老人的身高和體重代入其中,計算一下便知。正常情況下<18.5屬於消瘦,>28為肥胖。如果你算出來的結果在18.5一下,身材就太瘦了,出現骨折、流感、胃病的風險比較高,不能算是健康體型。
最好能將BMI指數保持在21至26.9以內,這樣的體型剛剛好,令人羨慕,所以,如果你本來覺得自己很胖,正準備減肥,現在就可以打消這個念頭了,繼續保持目前的體重是比較好的。
可能有人會說,家裡的老人一直很瘦,年輕時就不胖,現在身體很好,平時還能吃上一大碗米飯,頓頓都要吃肉,這難道不算健康嗎?體型一直很瘦,飲食沒什麼變化,這種情況不用擔心,就怕突然消瘦下來,可能是生了大病。
62歲奶奶一個月之內瘦了6斤,在她身上發生了什麼?
劉奶奶一家人都覺得老人身材瘦一點更健康,只要平時吃喝睡覺沒什麼問題,就不用關注體重。從4個多月前開始,劉奶奶覺得自己變瘦了一點,在她看來瘦一點沒什麼不好,可是子女卻覺得不太對勁,這瘦得太明顯了,有點不正常,不會是得了什麼病吧?
可是劉奶奶不願意去醫院,一個是她自己沒有覺得哪裡不舒服,另一個是擔心子女花錢。就這樣又過去了一個多月,劉奶奶一稱體重發現自己又瘦了,她有點擔心,難道真的是生病了?於是到醫院檢查,最終確診為肝癌。
老年人突然變瘦,家人不要不當回事,可能是生病了
比如說癌症,癌細胞剛進展的時候可能沒有疼痛症狀,但是會吸取養料,讓機體變得瘦削和虛弱,有的患者到後期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臉頰深深凹陷。所以,當老人發現自己變瘦了要重視,可能是肝癌、腸癌。
除了消瘦,若是還出現了飯量增加、容易餓、頻繁排尿的情況,有可能是血糖升高。這類老人通常本來是個大胖子,但是在發生異常後體型逐漸變瘦,可是自己明明飯量很大,怎麼會變瘦呢?想到這一點也要引起重視。
年輕人都希望自己瘦一點,穿衣服才有型,可是年過六十這種觀念就要轉變了,胖一點才有利於長壽,這一點研究已經證實,所以大家就不要再覺得“老來瘦”才是健康的。
體重和壽命的關係被發現,你瞭解嗎?
年齡<60,BMI為18.5-24.9死亡率最低,也就是大家說的瘦一點、勻稱一點的身材,不管是對健康而言,還是對外在形象而言,這樣的體型都是比較合適的。
年齡>60,BMI為25-29.9死亡率最低,這是從死亡和疾病風險上來說的,但是為了更貼近亞洲老人的實際情況,保持在21至26.9以內更合適。
比如說一個老太太今年65歲了,身高158cm,體重65kg,BMI指數是26,在別人眼裡她可能有點偏胖,但是在醫生眼中,這種體型剛剛好,同時還能看出兩點。
首先,老太太的腸胃是比較好的,吃得飯菜也不差,否則不會有這樣的體型,其次,萬一老太太生病了,這樣的體型護理起來沒那麼困難,而且經得起消耗,不會一場病過後就虛弱了,後期恢復起來比較容易。
如果一個老人太過瘦弱,身上的肌肉就會太少,不足以維持運動量,而運動量不足又會使得關節僵硬、肌肉減少,形成不良迴圈,所以微胖一點,再適當鍛鍊肌肉,這點很重要。
參考資料:
[1]體重與死亡的關係被發現了,原來這樣的體重最長壽!.健康時報.2018-12-28
[2]千金難買老來瘦,但要警惕短時間“暴瘦”.紫牛新聞.2022-01-06
[3]“千金難買老來瘦”?專家提醒:並非越瘦越好.新華網客戶端.2020-12-18
[4]醫生:老人突然消瘦要警惕這4種大病傍身,兒女別不當回事.光明網.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