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 School 的研究表明,定期參加與降低絕望死亡風險相關的宗教儀式
根據哈佛大學 TH Chan 公共衛生學院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每週至少參加一次宗教儀式的人死於“絕望之死”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包括與自殺、吸毒過量和酒精中毒有關的死亡。研究表明,女性的服務出勤率與因絕望而死亡的風險較低之間的關聯性要強於男性。
“絕望是任何處理嚴重困難或損失的人都會面對的東西。雖然“絕望之死”一詞最初是在美國工人階級與失業鬥爭的背景下創造的,但它是一種更廣泛相關的現象,例如我們研究中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可能正在努力應對過度的需求和倦怠,或任何面臨損失的人。因此,我們需要尋找可以預防它的重要社群資源,”哈佛陳學院流行病學教授 Tyler VanderWeele、John L. Loeb 和 Frances Lehman Loeb 說。VanderWeele 還是哈佛大學人類繁榮計劃的主任和健康、宗教和靈性倡議的聯合主任。
該研究今天線上發表在 JAMA Psychiatry 上。
宗教可能是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之前的研究表明,參加宗教儀式可能會降低與絕望相關的各種因素的風險,包括酗酒、濫用藥物和自殺。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護士健康研究 II 的 66,492 名女性的資料以及來自衛生專業人員後續研究的 43,141 名男性的資料。在這些女性中,有 75 人死於絕望:43 人自殺,20 人死於中毒,12 人死於肝病和肝硬化。在這些男性中,有 306 人死於絕望:197 人自殺,6 人死於中毒,103 人死於肝病和肝硬化。
研究表明,與從未參加服務的女性相比,每週至少參加一次服務的女性因絕望而死亡的風險降低了 68%。
在調整了許多變數後,該研究表明,與從未參加服務的女性相比,每週至少參加一次服務的女性因絕望而死亡的風險降低了 68%。每週至少參加一次服務的男性死於絕望的風險降低了 33%。
該研究的作者指出,宗教參與可能是消除絕望的重要解毒劑,也是維持希望和意義感的資產。他們還寫道,宗教可能透過培養和平感和積極的態度以及促進社會聯絡來增強社會心理復原力。
“在當前的 COVID-19 大流行中,這些結果可能特別引人注目,”哈佛大學定量社會科學研究所人類繁榮計劃的研究助理和資料科學家、該論文的第一作者陳英說。“他們之所以引人注目,部分原因是臨床醫生面臨如此極端的工作要求和困難的條件,部分原因是許多宗教服務已暫停。我們需要考慮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那些面臨絕望風險的人。”
哈佛陳學院的其他作者包括 Howard Koh 和 Ichiro Kawachi。波士頓醫學中心格雷肯成癮中心的邁克爾·波提切利也是合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