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金秋9月,新中國成立前夕,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威震天下的第四野戰軍選出了12位代表,其中正式代表10人,候補代表2人。
他們代表著兵力超過百萬最強大的第四野戰軍,都是什麼樣的人能當這個代表呢?12人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下面就來簡單介紹。
先說前排。
右二,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是德高望重的羅榮桓元帥,第四野戰軍的政委。林彪沒有來,羅榮桓要掛帥,成為四野代表中的領隊。他自然也是當之無愧。
羅榮桓旁邊,左二,也是一位戴眼鏡的將軍,他就是開國中將鍾赤兵,湖南平江人,彭德懷紅三軍團的將領。長征路上,在慘烈的婁山關戰役中,鍾赤兵永遠失去了一條腿,成為獨腿將軍。
拄著柺杖,鍾赤兵戰鬥在東北戰場,他不能上前線殺敵,擔任了東北野戰軍後勤部長、炮兵縱隊政委等職,在後方兢兢業業工作,支援前線。建國後鍾赤兵擔任貴州軍區司令員。
左一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天佑上將了,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的主力部隊是由12個縱隊組成的,而執掌第一縱隊的李天佑就成為縱隊司令員中的絕佳代表。當然不是唯一的代表。
羅榮桓左側,右一的面孔有點生,他叫張軫。四野的將領中,有一個叫張軫的嗎?很多人估計不熟悉。確實有,但張軫的身份很特殊,他原本是國民黨將領,是國民黨的戰區司令、兵團司令,河南省主席。
1949年5月,在四野大軍席捲而下的強大態勢下,張軫果斷率部在武漢起義,2萬多人的隊伍加入瞭解放軍,被改編成第51軍,隸屬於第四野戰軍編制,張軫擔任軍長。
他以這個特殊的身份,也成為四野大軍的代表,進京開會。對於一位起義將領來說,那是無比光榮的。
接下來說最後面一排。
左二叫胡奇才,四野虎將,當過第三縱隊司令員,後來因為傷病,長期擔任副職,他是塔山阻擊戰的英雄將領。1949年的9月,胡奇才因為傷病離開部隊,到北京醫治,周總理親自接見了他。不久,胡奇才當選為四野代表。
右二那位虎虎生威的將軍叫曾澤生,他原本也是一位國民黨將領,也是戰場起義,加入瞭解放軍。所不同的,曾澤生在1948年遼瀋戰役的關鍵時刻起義,為東北的解放立下了大功。起義後,曾澤生的部隊被改編成第50軍,曾澤生擔任軍長。1955年,曾澤生被授開國中將。
不知道是特意為之,還是歷史的巧合,四野代表中的李天佑,鍾赤兵和胡奇才都出生於1914年,那是一個甲寅虎年,羅榮桓和曾澤生都出生於1902年,那是一個壬寅虎年。
12位代表,竟然有5位都屬虎,真是虎嘯山林,虎虎生威,不愧是東北虎組成的部隊。
最後排的兩邊是兩張生面孔,左一叫黃達宣,是一位屢立戰功的基層戰鬥英雄,“毛澤東獎章”獲得者。在解放瀋陽的戰鬥中,衝鋒在前的黃達宣俘虜了瀋陽守軍的最高長官國民黨兵團司令周福成。
右一的名氣其實也非常之大,他叫劉白羽,高中時候,我們應該都讀過他的《長江三峽》,那是必學的教科書課文。劉白羽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老革命,抗日戰爭時期在延安為革命工作,解放戰爭時期去了東北,擔任新華社隨軍記者。他是部隊文藝工作的代表。
最後是中間一排。
左一叫蘇靜,是林彪非常器重的情報處長,四野大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遼瀋戰役開打,林彪不擔心攻不下錦州,反而擔心第四縱隊能否守住塔山,他特意把蘇靜派到第四縱隊去,監督並協助守衛塔山。1955年,蘇靜被授開國中將。
右一叫劉梅村,也是一位著名的基層戰鬥英雄,“毛澤東獎章”獲得者。在血戰四平戰役中,劉梅村連續戰鬥五天五夜,在後來的兩廣追擊戰中,劉梅村親自活捉了國民黨兵團司令張淦,那也是兩廣戰役中被俘的國民黨最高長官。
右二是合影中唯一的女性,她是一位醫務工作者,叫丁志輝,救死扶傷的模範。1966年,河北邢臺發生地震,丁志輝個人捐款1200元,在當時,那絕對是一筆鉅款,那是丁志輝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最後一位,中間一排左二,那是誰呀?他就是威震天下的旋風司令韓先楚了。東北野戰軍總共12位縱隊司令員,李天佑被選為代表,韓先楚是另一位代表。
遴選為代表,他們都是當之無愧。李天佑善打硬仗,攻無不克,是一位攻堅猛虎,韓先楚善打巧仗,往往出其不意,兵行險著,出奇制勝。他們都是頂尖級高手,四野虎將的最佳代表。
從正面看,韓先楚的位置正好居中,這位毛主席和林彪都非常器重的虎將,後來當了長達23年的大軍區司令,成就之大,應該是這張合影中的佼佼者,當然除了羅榮桓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