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路平臺上有很多被稱為“德棍”或“精德”的網友,喜歡德意志和普魯士曾經充沛的武德、理性的哲學,還有精密的工業與嚴謹的作風,儘管現在的德國已經變成了“聯邦肥宅”。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伊朗曾經也是個“精德”,甚至為了親近德國不惜捱了兩次狂揍,差點丟掉北方的國土。
為什麼當初伊朗會陷入親德的“戀愛迴圈”當中呢?
- “夾心餅乾”的共情
伊朗的祖上可是闊過的,三代波斯帝國的前兩代(波斯帝國、薩珊波斯)都曾是西到埃及和小亞細亞半島、東到中亞的中東霸主。但是到了第三代薩菲波斯後的愷加王朝,東面和北面迎來了兩個前所未有的強敵——俄羅斯帝國和大英帝國。
上圖_ 愷加王朝中期疆域
英國在完全征服印度地區和進攻阿富汗地區之後,愷加王朝試圖趁機奪回阿富汗境內的赫拉特城,而英國借保護赫拉特之名發動了對伊朗的戰爭,最終迫使伊朗撤出在赫拉特的擴張成果,並直面英屬印度的巨大威脅。
俄國則在19世紀吞併了伊朗北部的幾個遊牧汗國,並侵入伊朗北部地區,迫使伊朗簽訂了割地賠款喪權的不平等條約,俄國人為主體的哥薩克騎兵師成為了伊朗的主力部隊。西邊的奧斯曼帝國雖然曾是波斯人的對手,但是此時也已經衰微成了“西亞病夫”。一起挨列強們的打。這兩個國家成了19世紀英俄大博弈的主戰場。
上圖_ 普魯士 (德意志的統一)
再看西歐的德國,在神羅時期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被法國多次騎臉輸出。在天才的俾斯麥主導下,普魯士透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了德意志,建立了現代意義上的德國。新生的德國面臨著來自西邊宿敵法國、競爭對手英國和東邊強敵俄國的威脅,只有南邊的德意志兄弟奧匈帝國是同盟。因此德國和伊朗同樣處於強敵環伺的外交孤立境地中,迫切地希望能夠結交遠方的盟友來“遠交近攻”。
德國國力強大,周邊國家不會去輕易挑釁它。伊朗雖然在中東算是大國,但國力和英俄不是同一級別的,隨時都有捱打的風險。東邊的清王朝也在捱揍指望不上,那就把目光往西看,新生的德國成了伊朗人結交的目標。於是試圖臥薪嚐膽的伊朗國王愷加王朝國君納賽爾丁分別於1873年、1878年及1889年出訪俄、英、法等國。去這些國家是為了穩住和西方列強們的關係,避免它們再打自己,但是每次他都會特意去德國面見德國皇帝和首相俾斯麥。
德皇和俾斯麥見來自遙遠中東地區的大國特地前來和自己結交,十分高興。此前德國在中東地區並沒有什麼勢力範圍,現在見伊朗國王親自前來,正是一個結交盟友,擴充套件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好機會。
上圖_ 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1815年-1898年), 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1871年—1890年),人稱“鐵血宰相”
於是雙方於1873年簽訂了貿易和通航條約,並達成了一項同盟性質的條款,聲稱如果波斯和另一個國家發生戰爭,德國會介入並從中斡旋,以充當伊朗和其他國家衝突的調停者。雖然這一條款沒有規定軍事上的幫助,但是有德國的強大國力軍力影響,其他國家再想侵略伊朗也是要掂量一番的。
到了1885年,德國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建立了第一個公使館,並出售了兩艘大噸位的艦船給伊朗,並派德國船員負責駕駛。德國在伊朗設定了德文學校,開通了兩國之間的航線,還試圖在伊朗北部建設鐵路。德國巨頭馮克豪斯公司也在伊朗建立了代辦處,客觀上促進了伊朗工商業的發展。
在這個階段,兩個“夾心餅乾”處於一種互相需要的狀態。德國需要藉助伊朗擴大自己在中東伊斯蘭世界的政經影響力,將工業發展的成果輸出到中東地區,並藉以“遠朋”來牽制英俄法的勢力。伊朗一方面需要藉助德國來制約英俄對自己進一步的侵略行動,另一方面也需要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來幫助自己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更快地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
上圖_ 第二次工業革命
- 配合德國卻因此滅亡的愷加王朝
由於德國曆史上從未侵略過伊朗(波斯),現在德國人又來幫助伊朗搞建設,伊朗人對德國人的好感度很高。而英俄兩國不願意看到伊朗人親近德國人,對兩國之間的貿易聯絡橫加干擾。1910年,英俄發現伊朗西南部有巨大的石油礦,於是加緊了對伊朗的資源掠奪。再這樣的情況下,伊朗在外交上更加親近德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的同盟國陣營處在英法俄的三面包圍之中,想要在中東開闢第二戰場牽制協約國。德國的戰略是促使伊朗代表伊斯蘭世界參戰,然後中東的伊斯蘭世界就會一同切斷英俄在中東的運輸線,在印度和阿富汗爆發民族起義以牽制英國的軍力。
上圖_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那麼德國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它一方面鑑於英俄勢力深度沁入伊朗社會,伊朗國內各民族和部族混雜而缺乏統一的局面,提供大量金錢和武器志願給當地民族和部族武裝,煽動他們在伊朗各地發動反英反俄的武裝行動,甚至派軍事別動隊襲擊英俄駐伊朗的代表,將當地的英俄僑民全都趕走。
另一方面,德國外交官展開添油加醋的宣傳工作,謊稱德國上至威廉二世下至普通臣民都皈依了伊斯蘭教,試圖獲得伊朗佔政治主導地位的宗教勢力的支援。伊朗的宗教人士毛拉們紛紛為德國的勝利祈禱。
經過德國這一番操作,愷加王朝內部的英俄勢力被大幅削弱,親德勢力大大加強,原本被英國控制的伊朗南部地區也成了德國的勢力範圍。德國順便也把西邊的奧斯曼帝國拉入了同盟國陣營,試圖組建一個反協約國的伊斯蘭陣營。但是伊朗深知自己的武力不足以與英俄抗衡,一旦開打,德國軍隊還沒來得及前來救援,自己就先被英俄軍隊踩扁了。因此伊朗政府並不想向協約國宣戰,想要保持中立,但是國內勢力在德國的一番操作下,主戰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上圖_ 一戰期間的英軍
不過還沒等伊朗政府宣戰,英俄兩國率先發動了攻擊。俄國在伊朗北部的亞塞拜然省擊敗了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進而拿下加茲溫,兵臨伊朗首都德黑蘭。英軍則利用其世界最強的海上力量進駐伊朗南部地區,切斷了德國對伊朗的海上援助。德國陸軍在歐洲和協約國鏖戰,無法分出兵力到中東援助伊朗,坐實了伊朗政府之前的判斷。
無奈之下,政府的親德勢力逃出德黑蘭,輾轉來到克爾曼沙赫組建臨時政府。隨後同盟國勢力被協約國壓制,伊朗全境幾乎都被英俄佔領,這股親德勢力只能跑到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林組建流亡政府。
《凡爾賽和約》簽訂後,伊朗失去了德國的支援,而新生的蘇俄面對國內外反動勢力自顧不暇,無法顧及伊朗事務,因此英國試圖單獨將其收為保護國,扶持威信較高的禮薩汗為代理人控制伊朗,同時將伊朗北部的領土分裂成為吉朗蘇維埃共和國。
上圖_ 《凡爾賽和約》(英文:Treaty of Versailles,又稱:《凡爾賽條約》)
- 聯德抗英蘇政策最終破產
禮薩汗表面上親近英國人,內心卻想讓伊朗獨立自主。於是在他的策劃下,英國人幫助他發動了政變,推翻了伊朗國王阿罕默德·沙阿,他開始掌握全國軍權。1925年,他策動議會廢除了愷加王朝,建立了新的巴列維王朝,他成為新朝的第一代國王。
他在位期間,著力消除英俄(蘇)法對伊朗的干涉。在這之前,他利用蘇俄內戰,將俄國人排擠出了伊朗軍隊,實現了軍事自主化。隨後和蘇俄廢除沙俄時代的不平等條約,簽訂了新的《蘇伊條約》,約定蘇方可以在伊朗領土被利用來進行反蘇的敵對行動時派遣軍隊暫時進入伊朗。
隨後禮薩汗消滅了吉朗蘇維埃共和國,恢復了國家統一。他成為一把手後,對老東家英國人說:“你們可以走了,拜拜。”政府機構和軍隊中包括英國人在內的歐洲人都被解職,權利統歸自己領導下的政府,列強搶去的治外法權和關稅自主權也被廢除和收回。
上圖_ 禮薩·汗(1878年3月16日-1944年7月26日),伊朗國王
在完成了中央集權過程後,禮薩汗大力推行資本主義改革,限制宗教人士的土地權利,實行土地私有,政府撥款資助幫助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他下令以法國民法典為藍本制定伊朗法典,取代之前的伊斯蘭教法,實現了政教分離。又在全國開設世俗學校,讓民眾接受教育,允許婦女進入國家機關工作和上大學。
甚至廢除原有的頭巾、面紗等伊斯蘭傳統裝飾,王室帶頭穿戴歐式服飾,提倡文化世俗化。這些明擺著就是禮薩汗學習隔壁土耳其領導人凱末爾的世俗化改革做法。
要實現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世俗化,不像西方學習是不行的,禮薩汗又把目標轉向了老朋友德國。興情緒強烈的德國為了擺脫戰敗的影響,也再次佈局在伊斯蘭世界的戰略。鑑於“一戰”時期因過於明顯地親德而被英俄暴打,禮薩汗與魏瑪共和國和納粹德國選擇了更加低調的合作辦法。雙方不再簽訂政治同盟條約,而是由伊朗開放軍事、技術和金融的大門給德國人。
上圖_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納粹德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
從20年代末起,德國企業和人員掌握了伊朗的國家銀行、郵政專營特許權等重要機構和權力,和伊朗開啟了大批的經濟合作專案,幫助伊朗建立了初步的現代工業體系。德國在伊朗的外貿比重也迅速超越了英蘇兩國。在民族文化方面,希特勒宣傳雅利安人的後裔日耳曼人是最優秀的種族,應當去征服和統治非雅利安人族群。而伊朗人(波斯人)也是雅利安人的分支,所以兩國有著共同的民族情感,應當加強合作。
經過希特勒的一番外交宣傳,伊朗人的親德情緒再一次被調動起來。儘管德國人的援助對伊朗主權也有一定的損害,但是為了對抗英蘇,伊朗人還是選擇相信德國。
1939年“二戰爆發”,納粹德國在歐洲攻城略地,一時風光無兩。伊朗國內的主戰派又開始呼籲加入軸心國陣營,站在德國一邊對抗英蘇。但是禮薩汗還是清醒地認識到如果開打,自己還是會被英蘇按著頭打,於是選擇暗中偏向德國的中立。
上圖_ 希特勒 與 納粹黨
但是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形勢就不允許伊朗中立了。蘇聯和英國政府要求伊朗政府驅逐所有德國技術人員,取締國內的德國特務活動,以免干擾蘇聯的衛國戰爭。禮薩汗不敢同蘇聯翻臉,但也不願得罪幫助了自己這麼多年的德國,因此採取拖延戰術,不答應也不拒絕蘇聯的要求。
而直性子的蘇聯人也不跟你廢話,直接依據《蘇伊條約》派遣軍隊進入伊朗北部,進逼德黑蘭向伊朗政府施壓,不僅是為了驅逐伊朗境內的德國特務,也是為了開闢一條經伊朗通往印度洋的海上運輸線,以支援前方戰事。
英國為了保護英伊石油公司的財富,害怕伊朗倒向軸心國陣營,德軍進攻英屬印度,也藉著《蘇波條約》派兵進入伊朗。這一回又是兩大強國伺候伊朗一個,禮薩汗實在無法抵擋,被迫傳位給兒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然後被逮捕到他國,最終客死異鄉。德黑蘭再次被蘇英兩國佔領。
上圖_ 1940年代的巴列維
不過英蘇兩國這一回並不是為了拿下伊朗,而是為了推翻親德的禮薩汗,並加強對伊朗經濟和交通的控制,美國軍隊也在1942年入場。在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即位後,英蘇美三國宣佈尊重伊朗的主權,並承諾在戰爭結束後的六個月內撤軍。德國就這樣看著老盟友又被敵對陣營拿下而毫無辦法,打到離伊朗最近的高加索地區卻無法進一步推進,沒法來救援禮薩汗。
1945年,納粹德國敗亡,英美軍隊遵守協議按期撤出了軍隊,但是蘇聯想再伊朗扶持社會主義政黨執政,不願意從伊朗北部撤軍。準備開啟冷戰的英美哪能容許這個局面?積極採用外交和經濟手段向蘇聯施壓,最終讓蘇聯同意於1946年撤出伊朗領土。而德國戰後被分裂成了兩部分,徹底剝奪了發動戰爭的權力,無法對伊朗再提供什麼政治軍事支援了。
上圖_ 英蘇入侵伊朗:攻入伊朗城市的蘇軍士兵
二戰後,德伊政治親善的環境不復存在。德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和解而成為了夥伴,大大改善了自己的地緣條件,也就不再有“遠交近攻”的迫切需要。英國的殖民勢力被美蘇肢解,英屬印度獨立,蘇聯(俄羅斯)和自己的關係也愈發緊密,美國和自己的關係在前期也還不錯,伊朗的外部壓力大大減輕,獲得了喘息和發展國力的難得機會,也不再需要德國來支援自己。
儘管伊核協議談判中德國站在了英美陣營,德國仍舊和伊朗保持了緊密的經貿和文化交流關係,一度曾是伊朗最大的貿易伙伴,至今在伊朗的進出口貿易中仍佔20%以上的比例,德國人去伊朗經商旅遊往往受到當地人的熱情歡迎。伊朗與德國的“戀愛迴圈”在捱了兩次打後,依舊不離不棄。
作者:鐵騎如風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伊朗史》 埃爾頓•丹尼爾
〔2〕《戰時中東》 喬治•柯克
〔3〕《一戰與二戰期間伊朗親德傾向探因》 武文超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