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過年已經進入倒計時了,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樣,關於過年最深刻的印象之一,莫過於各種各樣的年俗和規矩,如吃年夜飯、貼門紅、守歲、祭祖等等。這些都是經由老祖宗代代相傳下來的民俗,也可以說是年味的重要來源。
雖說春節年年有,但是關於年俗的傳承,卻是逐漸變得淡薄。提到春節的習俗和講究,很多年輕的朋友是知之甚少。這些傳統文化在慢慢地被人們所遺忘。就比如提到除夕的一句俗語,“除夕三不滅,來年財不稀”,相信很多朋友一時半會還反應不過來是啥意思。
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有關除夕的話題,一起來看看,“除夕三不滅,來年財不稀”是啥意思?具體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得不說,這裡面的講究還不少,下面就逐一跟大家說說。
“除夕三不滅”,指的是啥?
這句老人們經常說的除夕俗語,“除夕三不滅,來年財不稀”,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除夕有3樣東西是不能“滅”的,這樣來年的財富才不會變得稀少。那這“三不滅”,究竟指的是什麼呢?
一不滅“燈”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有個怪獸叫“年”,他頭長尖角,兇猛異常。每年到了除夕的時候,“年”就會出來傷害人們。後來,大家發現“年”很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就有了除夕貼年紅、不滅燈和放爆竹的習俗。
除夕開燈守歲的傳統由來已久,只是最初的時候條件有限,人們點的是煤油燈,隔一段時間會挑一次捻子,以防燈在天亮之前滅掉。如今,人們會在除夕夜將所有房間的燈都開啟,保持燈火通明的狀態,象徵家族興旺、人丁不滅、代代繁榮。
由此可知,這句除夕俗語裡的“一不滅”,指的就是除夕不要滅“燈”,晚上要將燈一直開著,直到正月初一天亮後才可以關。老傳統認為如此“照歲”之後,可以將晦氣都趕跑,來年日子會越過越富足。
二不滅“火”
舊時候人們過年,不像現在有那麼多豐富的娛樂活動,於是除夕夜大家會在庭院外點燃一堆篝火,鄉里鄰居會圍坐在火堆前烤火,來抵禦寒冷,迎接新年鐘聲的敲響。這樣的活動,既可以拉進鄰里之間的關係,還可以保障整個村落的安全。
除夕點的篝火,也被稱作“旺火”,熊熊燃燒的火焰,讓人感受到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也象徵著新的一年,日子越過越興旺。通常,這堆篝火不會被人為撲滅,而是讓其燃盡後自然熄滅。不過,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住進小區樓房,這個習俗也在慢慢消失。
由此可知,這句除夕俗語裡的第一個“不滅”,指的就是除夕不要滅“火”,將篝火點燃後,讓其一直自然燃燒著,寓意將厄運趕走,新年好運連連。
三不滅“香”
除夕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莫過於祭祖了。在祭祀祖先的時候,人們都會點上香火。一般來說,會點三炷香,第一柱香是敬天的,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第二柱香是敬地的,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第三柱香是敬祖宗的,祈求來年得到祖宗的庇護。
在香火燃燒的時候,不能人為把它吹滅。因為老傳統認為,香火燃燒的時間越長,代表香火延續的代數越多。因此,人們自然是希望香火長明不絕,更別提把它吹滅了。
由此可知,這句除夕俗語裡的第三個“不滅”,指的就是除夕不要滅“香”,在點香祭祖時,不要將香火吹滅了,要讓其燃燒得越久越好,寓意香火不斷。
【懶喵心得】
除夕老傳統,“除夕三不滅,來年財不稀”,說的就是除夕不要滅“燈”、不要滅“火”、不要滅“香”,這樣來年才會財運亨通。中國有句老話,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在我看來,若條件允許,還是要尊重這些老傳統和老習俗為好,為虎年祈福,新的一年萬事如意。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