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青少年家長找到我,他們的孩子出現了厭學、網癮、抑鬱等嚴重問題。家長們非常焦慮,試圖喚醒孩子,可是換來的卻是孩子的對抗和逃避。這讓家長們沉浸在憤怒、恐懼、和絕望的情緒中,非常地痛苦。孩子的狀態也變得越來越糟糕。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今天呢,我和家長們說1個小故事,幫助家長們看清眼前的處境並且從困境中走出來。
故事說的是有一隻駱駝行走在沙漠中,又熱又渴,內心焦躁萬分。這時一塊玻璃碎片把它的腳掌咯了一下,疲憊的駱駝火冒三丈,狠狠地將碎片踢出去,結果卻把腳掌劃開一道深深的口子,鮮紅的鮮血頓時染紅了沙子。血跡引來了空中的禿鷲,駱駝嚇得狂奔起來。跑到沙漠邊緣時,濃重的血腥味引來了狼,駱駝再次狂奔來到了一處食人蟻的巢穴附近。血腥味惹得食人蟻傾巢出動,疲憊且失血過多的駱駝再也跑不動了,眨眼間被食人蟻裹的嚴嚴實實,可憐的駱駝很快就一命嗚呼了。
這隻駱駝為什麼會死掉?因為駱駝剛開始遇到小的挫折時,表現出負面情緒,做出過激的行為,結果讓處境越來越糟糕,自己也越來越被動。
其實我們家長也是如此,當孩子說他不想去上學了,當孩子抱著手機不放,家長也會感到恐慌和憤怒,表現出過激的行為,訓斥孩子,或者不停地嘮叨孩子。結果孩子對家長非常排斥,和家長對立起來,更加不願意去學校,更加依賴手機,家長和孩子陷入到一個惡性迴圈之中。
這就像廚房裡的油鍋突然著火,沒有經驗的人在恐慌之中會往油鍋里加一勺水,結果火焰會更加猛烈,甚至引發火災。
那我們家長應該怎麼辦呢?這裡我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
一個初中女孩有一天回家情緒非常低落,很堅決地跟媽媽說:媽媽明天我不想去學校了。媽媽心裡咯噔一下,她看出來女兒是認真的,心裡十分恐慌。但是她努力表現得很平靜,對女兒說:好啊,我們明天不去學校了,我們出去玩吧。女兒對媽媽的態度非常意外,也答應了媽媽。第二天,媽媽和女兒一起去遊樂場、動物園,一起去看電影、吃美食,一天下來玩的非常開心。女兒心情很好,挽著媽媽的手,母女兩個人說個不停。媽媽聊了很多女兒小時候的趣事,說了很多女兒的優點,誇的女兒心花怒放。晚上的時候,媽媽對女兒說:明天還去學校嗎?如果你不想去,我們繼續出去玩。女兒想了一下說,媽媽,明天我去學校吧。媽媽對女兒說:如果你以後遇到什麼困難,告訴媽媽,媽媽會幫助你的。
大多數家長在聽到孩子說不去上學時,是不是立刻急了,想要趕快糾正孩子這個不正確的想法呢?
其實家長忽略了,孩子不去上學的行為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孩子此時的情緒。
如果家長沒有看到和安撫孩子的情緒,反而用自己的負面情緒去影響孩子,這隻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糟糕,孩子怎麼可能改變呢?
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更加需要家長冷靜下來,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去安撫孩子的情緒,獲得孩子的信任,找到問題背後的原因,再去解決問題。
王陽明說過: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希望家長們面對孩子問題時能夠有定力和靜氣,這樣才能給孩子帶來安定感和力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