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願 北京報道在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支援力度的背景下,相關貸款正式明確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口徑。
2月8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釋出《關於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稱為貫徹落實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決策部署,加強相關金融政策支援,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支援力度。
在分析人士看來,上述政策的釋出是重大利好,既有利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也是助力宏觀經濟穩定的政策之一。
“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有利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的信貸投放,支援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有助於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通知》稱,下一步央行、銀保監會將加快建立完善住房租賃金融制度,繼續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長租房市場發展的金融支援力度,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接近監管人士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21年6月《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出臺後,各地正抓緊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聯審機制,對於透過聯審的專案發放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認定書。央行、銀保監會近期均已基於住建部提供的認定標準,根據專案認定書單獨設立了保障性租賃住房貸款的統計指標,將符合條件的有關貸款單獨統計。
為何明確不納入口徑?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於2021年正式實施,指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含境外分行)房地產貸款餘額佔該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的比例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該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的比例應滿足相關要求,即不得高於央行、銀保監會確定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
上述檔案中,央行、銀保監會即明確,可綜合考慮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規模發展、房地產系統性金融風險表現等因素,適時調整適用機構覆蓋範圍、分檔設定、管理要求和相關指標的統計口徑。
“為支援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住房租賃有關貸款暫不納入房地產貸款佔比計算。目前,人民銀行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住房租賃金融業務有關意見,並建立相應統計制度,屆時對於符合定義的住房租賃有關貸款,將不納入集中度管理統計範圍。”彼時,兩部委在答記者問時就明確。
對於此次房地產貸款集中度口徑正式明確不納入住房租賃有關貸款,業內人士表示並不意外。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併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隨後,央行、銀保監會在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提出要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快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加大對長租房市場、保障性住房建設金融支援力度,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而1月下旬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也明確,今年將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以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為重點,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推動出臺住房租賃條例。
“央行政策的正式明確,將使得房企的申請貸款動力增強,對於今年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更快更好發展,將提供更大的動力。”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已單獨設定統計指標
在具體操作上,《通知》明確,自1月30日起,銀行業金融機構向持有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認定書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發放的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支援力度,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並嚴格執行央行、銀保監會有關統計制度,確保資料真實準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接近監管人士瞭解到,為確保上述政策落地實施,相關部門已經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如2021年6月《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出臺後,各地正抓緊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聯審機制,對於透過聯審的專案發放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認定書;央行、銀保監會近期均已基於住建部提供的認定標準,根據專案認定書單獨設立了保障性租賃住房貸款的統計指標,將符合條件的有關貸款單獨統計。
“上述措施落地後,不將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有關貸款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也就具備了實施條件。”接近監管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也意味著銀行發放相關貸款不再受集中度管理指標約束,有充足的空間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的信貸投放。
接近監管人士表示,《通知》釋放了加大金融支援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積極訊號,有利於推動《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關於加大金融支援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要求的具體落地,有助於支援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對於房企來說,嚴躍進認為,房企應該主動在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方面積極發力,這是商業銀行2022年重點推廣的房貸產品,應該主動把握此類信貸機會。
1月26日,建設銀行與保利集團簽署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共同搭建住房租賃金融合作平臺,加大優質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末,建設銀行保障性租賃住房授信金額超過1000億元,投放金額超過430億元,涉及400多個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
2021年國家開發銀行出臺《支援保障性住房工作意見》等政策舉措,持續加大對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等支援力度。截至2021年9月底,該行已累計發放保障性住房貸款5.09萬億元,累計助力解決超過200萬戶居民租房需求。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