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諺講“春季釣灘”,按照這個思路走,確實能有不錯的魚獲。
但春釣“灘”只是一個釣魚的大方向,真正要釣好魚還要理解其中含義。
春季雖然是一年中第一個“黃金”釣時節,但想釣的多釣的對也不是一件易事。今天就分享一下這麼多年垂釣經驗,淺談一下春釣為何要釣“灘”?怎樣才能釣好“灘”。
春季為何要釣灘?
1、淺談溫度高
在溫度升高後,處於淺水的“灘”處,升溫速度比深水要快,魚在趨溫性的習慣下,會優先到這些地方停留。
2、淺灘食物豐富
冬季寒冷,除了鯽魚或是偶有的幾條鯉魚之外,基本沒有其它魚類開口進食。但是到了春天之後,隨氣溫不斷升高,像青魚、鰱鱅、草魚等魚,都開始逐漸恢復食性,而在冬季也開口的魚,到了春季食慾也會更旺。
這時,淺灘處水草大量繁殖,小昆蟲、浮游生活等生物也開始大量聚集,魚可選擇的食物變多,魚群自然會在此處聚集。
3、水草繁多
到了春季,進入鯽魚的繁殖期,水草基本都生長在淺灘區域。水草多不僅能為魚群提供遮擋和保護,還能作為魚類產卵時的天然產床。
什麼時間才是“釣淺灘”的最佳時機?
春季有三個時段,早春、仲春、暮春。我這邊地處中原,真正的“春釣灘”時間,基本在清明到穀雨前後。但是也不能完全按照節氣劃分,還是要根據天氣具體判斷。
依據多年經驗總結,在氣溫有明顯升高時,平均氣溫能穩定在15度左右,就是釣灘的最佳時機。
溫度穩定在15度之後,不僅僅利於水草以及各類藻類植物生長,也達到魚類繁殖所需溫度。
什麼地形才是真正的“灘”?
從字面上看,就是“淺灘”的意思。但春季釣“灘”還要滿足以下兩點條件:
1、靠近岸邊,伸向河水的中心,地勢較為平緩的地方。
2、要有水草,明草或是暗草,至少有其一。
只有滿足這兩個條件的“灘”才真正適合作釣,要是能有明顯障礙物就更加完美了。
“春釣灘”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不要驚擾魚群
釣“灘”,而淺灘水淺,操作稍有不慎,就會驚擾魚群,該如何解決呢?
1、改用長竿:到了淺水,魚群的警惕性會隨之增強。建議選長竿,在離岸邊稍遠的位置釣魚,竿長最短也要在4.5米以上。
2、光線問題:因為水淺的原因,光線也成為需要考慮的問題。可以改為釣渾水或是陰天出釣。
二、餌料味道要濃
溫度剛回暖,魚群還需味道濃郁的食物來刺激食慾。可以在打窩時加入適量垂心者利誘,激發魚群的食性。
垂心者利誘是市面唯一敢亮出真材料的誘餌,其質檢報告材料是由湖南立諾檢測公司所出的,十分可靠,用料安全。
其中含有天然荷爾蒙,均是從魚類體內提取,對魚群吸引力強,聚魚極快,在打窩時加入5ml,最快20分鐘之內就能發窩。
垂心者利誘中還添加了大量的DMPT素,有“魚咬石”之稱。對淡水魚開口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在魚不餓的情況下也能激發魚群食慾,產生進食衝動,咬鉤很猛。
開啟後,水草香味十分濃郁,人都感到香氣十足,更別說魚了。在水中的穿透力可達50米,釣大咖也不是夢。
下水後,只見打窩處不斷地有魚泡冒出,光看都非常激動,周圍的釣友眼都直了,加入之後,爆護不再是難事。
三、換較粗的線組
由於魚的活性變大,魚口有所提升,可以適當地選擇更粗的線組釣魚。如:1.0+0.6或1.2+0.8均可。釣目小於調目的1-2目即可。
寫到最後:春季產卵魚類較多,釣到懷孕的母魚,還需既釣之則放之,不能涸澤而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