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材(Eisai)近日宣佈,Lenvima(樂衛瑪,通用名:lenvatinib,侖伐替尼)與Keytruda(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聯合用藥方案已在中國臺灣獲得批准:用於一線治療晚期腎細胞癌(RCC)患者。此次批准,標誌著該方案在亞洲地區的首次批准。該方案中,Lenvima是衛材開發的一款口服多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Keytruda是默沙東開發的一款抗PD-1腫瘤免疫療法。
Lenvima+Keytruda是一種“靶向+免疫”組合療法,已分別於2021年8月、11月獲得美國和歐盟監管機構批准一線治療晚期RCC成人患者。
此次批准,基於關鍵3期臨床試驗CLEAR(Study 307/KEYNOTE-581)的資料。該試驗在晚期RCC成人患者中評估了聯合用藥。結果顯示:與舒尼替尼(sunitinib)相比,Keytruda+Lenvima在多個療效終點(總生存期[OS]、無進展生存期[PFS]、客觀緩解率[ORR])上均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1)死亡風險降低34%(HR=0.66[95%CI:0.49-0.88];p=0.0049);(2)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61%(HR=0.39[95%CI:0.32-0.49];p<0.0001)、PFS顯著延長(中位數:23.9個月 vs 9.2個月);(3)ORR顯著提高(71% vs 36%;p<0.001)。
據估計,2020年,全球新診斷的腎癌病例超過43萬,死亡人數超過18萬。在2018年,中國臺灣地區新增病例1400多例,死亡600多例。腎細胞癌(RCC)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腎癌型別;大約90%的腎癌診斷為RCC。大多數RCC病例是在其他腹部疾病的影像學檢查中偶然發現的。大約30%的RCC患者在診斷時會有轉移性疾病,多達40%的患者在區域性RCC的主要外科治療後會發生轉移。這些患者的預後很差,因為生存率高度依賴於診斷階段,而被診斷為轉移性疾病的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12%。
Lenvima+Keytruda組合療法是衛材與默沙東腫瘤學戰略合作的一部分。2018年3月,雙方簽署了總額高達58億美元的合作協議,開發Lenvima單藥以及與Keytruda聯合用藥用於多種型別腫瘤的治療。
Keytruda是一種抗PD-1腫瘤免疫療法,透過提高人體免疫系統的能力來幫助檢測和對抗腫瘤細胞。Keytruda是一種人源化單克隆抗體,阻斷PD-1與其配體PD-L1和PD-L2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啟用可能影響腫瘤細胞和健康細胞的T淋巴細胞。
Lenvima是一種口服多受體酪氨酸激酶(RTK)抑制劑,具有新穎的結合模式,除了抑制參與腫瘤血管生成、腫瘤進展及腫瘤免疫修飾的其他促血管生成和致癌訊號通路相關RTK(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受體PDGFRα,KIT和RET)之外,還能夠選擇性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受體(VEGFR1,VEGFR2,VEGFR3)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受體(FGFR1,FGFR2,FGFR3,FGFR4)的激酶活性。
目前,衛材與默沙東正在透過LEAP(LEnvatinib和Pembrolizumab)臨床開發專案在10多種不同型別腫瘤(子宮內膜癌、肝細胞癌、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尿路上皮癌、膽管癌、結直腸癌、胃癌、膠質母細胞瘤、卵巢癌、胰腺癌和三陰性乳腺癌)的超過20項臨床試驗中繼續研究Lenvima+Keytruda組合。來自該專案的資料顯示,Lenvima+Keytruda組合已在多種型別腫瘤中展現出了強勁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