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蘭雪慶
2月17日,精研科技釋出可轉債預案,擬向不定特物件發行不超6億元可轉債,募資淨額用於新建高精密和高效能傳動系統元件生產專案、MIM(金屬注射成形)生產線智慧化資訊化升級改造專案和補充流動資金。
對於上述投資,精研科技表示:“消費電子行業是MIM產業的主要運用領域,為滿足迅速變化的下游消費市場,公司將透過升級改造提升MIM產品柔性化生產能力。同時,隨著柔性屏的推廣,市場對於精密傳動給予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公司將順應傳動發展趨勢,促進產品由單一零部件向元件的延伸升級。”
提升MIM工藝
應用場景大幅擴張
成立於2004年的精密科技,主要為智慧手機、可穿戴裝置等消費電子領域提供高複雜度、高精度MIM核心零部件,產品涵蓋智慧手機攝像頭支架、可穿戴裝置結構件等。2018年,公司陸續佈局傳動結構及散熱業務,為消費電子、通訊領域提供精密傳動、散熱產品。
從經營情況看,受益於下游消費電子客戶訂單量的增長,公司業務規模逐步擴大,預計2021年歸母淨利潤達1.8億元-2.1億元,同比增長26.89%-48.04%。
談及本次募投“MIM生產線智慧化資訊化升級改造專案”的必要性時,精研科技表示:“消費電子行業更新換代頻繁,電子產品朝著小型化、便攜化、多功能的趨勢不斷髮展,也對上游零部件供應廠商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實施MIM升級改造專案,將第一時間針對市場需求推出新型產品,實時響應客戶需求。”
對此,有業內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智慧手機、可穿戴裝置等消費電子產品正向著輕量智慧化、多元化和場景融合化發展,尤其是智慧穿戴領域,據IDC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可穿戴裝置的出貨量約為4.5億臺,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近8億臺。這將為MIM市場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談及精研科技在MIM工藝在可穿戴裝置領域的優勢,國盛證券研究員鄭震湘分析:“精研科技早期本就以給手錶手環廠商Fitbit加工錶殼、底殼為主,目前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終端巨頭紛紛對智慧手錶產品進行大幅創新迭代,同時AR/VR裝置趨於輕量化,內部結構複雜度亦有明顯提升,MIM工藝加工優勢越發突出。”
在鄭震湘看來,MIM工藝正加速切入可穿戴領域,業務邊界大幅擴張。精研科技作為MIM工藝龍頭廠商,有望深度受益可穿戴裝置升級紅利。
摺疊屏掀起熱潮
精密傳動已有“批次訂單”
除了改造提升MIM工藝外,精研科技擬使用募投資金3.05億元新建“高精密、高效能傳動系統元件生產專案”。據悉,該專案主要產品將包括智慧手機柔性屏轉軸、智慧電視攝像頭升降機構、電機齒輪箱模組、TWS耳機盒轉軸等。
談及上述專案建設,精研科技表示,公司擬加強對精密傳動部件的研究,緊跟手機摺疊屏的發展趨勢,從零部件延伸至元件製造領域。同時,突破生產瓶頸,實現傳動規模化生產。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8月三星推出新款摺疊屏智慧手機GalaxyZFold3和GalaxyZFlip3,創下韓國智慧手機當日首銷27萬臺紀錄後,其他品牌陸續跟進佈局,摺疊屏成為各大廠商新的逐力點。
國內方面,華為於去年2月推出摺疊屏手機MateX2後,再度於同年12月釋出新款摺疊屏手機P50Pocket。小米也於去年3月釋出首款摺疊屏手機MIXFold,榮耀、vivo、OPPO等品牌也有計劃推出摺疊屏手機。創新驅動下,摺疊屏正掀起發展熱潮。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三星透過將摺疊機降至一萬元以內,讓海外市場摺疊機市場開始升溫,國內廠商看到摺疊機市場爆發的希望,也開始嘗試透過進一步降低摺疊機價格,測試國內消費者的接受度。目前蘋果沒有摺疊機,國內手機廠商嘗試用差異化策略,藉助摺疊機衝破蘋果價格屏障,邁向高階手機市場。”
在林芝看來:“摺疊機解決大屏與便攜衝突,兼具平板與手機的功能,是智慧手機大屏化演變的結果,能夠滿足高效辦公與娛樂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潛力。”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摺疊屏的市場接受度和需求量正逐步上升,從事精密傳動業務的廠商也迎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據精密科技介紹:“截至目前,公司傳動業務方面已經與小米、海信集團、添可智慧和冠傑科技等客戶達成了意向合作,為其提供了智慧電視攝像頭升降機構、智慧手機柔性屏轉軸、耳機盒轉軸等產品。近年來,公司陸續在進行摺疊屏手機轉軸等傳動產品的試生產工作,客戶滿意度較高,目前已有客戶簽訂批次訂單。”
談及公司對未來市場的預期,精密科技表示:“根據研究機構Omdia和Counterpoint的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已達230萬臺,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4000萬臺,複合增長率為104.21%,市場前景廣闊。公司將透過新建生產車間及配套設施,滿足公司傳動業務產能規劃的需要,進一步擴大公司整體收入和盈利規模。”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