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2026年之前的投 資 機會:關注北京燕郊的房產。
來捋一下:
一、2016那波房價猛漲時,燕郊均價飆到了3.2萬。之後房產價格一路調整,到了2021年12月,燕郊二手房均價18722元/平方米,許多熱門小區的掛牌價,不及當初售價的一半。這是切切實實的“腰斬”。
燕郊房產的慘狀還體現在“斷供潮”上,許多在房價高點買入的房主們已經熬不住房貸壓力,選擇了斷供。斷供並非是一了百了、讓銀行收房子那麼簡單,拋開應該償還的本息、罰金不說,如果房子被拍賣,所得款仍抵不上房貸,購房者仍要背上一身債務。
種種跡象表明,燕郊房價斬到已經沒有再跌的空間了。
二、雖然房價起起伏伏,但需要看到,仍有源源不斷的年輕人湧入燕郊。現在北三縣日均進京通勤人數是10萬,大量的年輕人聚集在這附近,構成了這裡的基本盤。“北漂”已經在燕郊形成規模,候鳥般的生活每日在燕郊和北京兩地發生著。與其他房價暴跌的城市不同,在今天燕郊有著實打實的剛需,還肩負著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任務,依然還是北京人口外溢紅利最多的環京地區。
三、地鐵規劃:2021年6月,北京地鐵平谷線燕郊段已經開工,據悉將於2025年建設完畢,貫通後將串聯燕郊和北京。2025或2026年地鐵完工時,也許會成為一個契機。
加之,今天早上看到新聞:北三縣進京檢查站有望外移,跨省上班族效率將提高。這是將北三縣進一步納入北京輻射的做法。
燕郊限購仍然較為嚴格,但在2020年5月,燕郊開始實施人才引進計劃,大專以上學歷,繳滿一年社保即可在燕郊落戶。目前,買房買房者依然寥寥,說明當地房價仍在“底部震動”。
綜合以上訊息,剛需+低價+地鐵規劃+限購,四者共同構建了燕郊的房價底部區域。這個底部可短可長,取決於地鐵通車時間和限購變動時間,預計在2026之前都可能在此區域徘徊。這是底部區域,如果有不著急用的“長線”資金,可以考慮佈局。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地鐵規劃圖
